道路排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220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10067.5

    申请日:2024-09-19

    Abstract: 本发明道路排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道路排水系统包括: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位于道路基体的下方且沿道路基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排水管,第二排水管位于第一排水管的下方且沿道路基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排水管可选地与第一排水管连通;第三排水管,第三排水管位于第二排水管的下方且沿道路基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三排水管可选地与第二排水管连通;第四排水管,第四排水管位于第三排水管的下方且沿道路基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第四排水管可选地与第三排水管连通。根据发明的道路排水系统,实现多层次的排水网络,提高道路排水系统的容量,使得道路排水系统可以缓解长时间的特大暴雨带来的排水压力,减少城市内涝等现象出现。

    自动化污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61950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1089389.1

    申请日:2024-08-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保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自动化污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采集污泥处理过程中的污泥参数;基于污泥参数计算污泥总质量以及评估污泥流动性;基于污泥参数、污泥总质量以及污泥流动性对当前污泥处理状态进行预测,生成化学剂投放指令;在污泥处理过程中基于化学剂投放指令分别投放对应化学剂。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化确定污泥处理过程中化学剂的投加,能够根据化学剂投放指令精确掌握投放化学剂的投放时间和投放量,确保了化学剂的使用始终处于最优状态,避免过量或不足,同时提高了污水处理过程的能效,解决了不能自动化的实现污泥处理过程中化学剂投加的问题。

    跌水井和排水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6390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10446.7

    申请日:2024-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跌水井和排水系统,跌水井包括:跌水井本体,跌水井本体中具有跌水空间;进水管,进水管设于跌水井本体外周壁的上端且与跌水空间连通;出水管,进水管设于跌水井本体外周壁的下端且与跌水空间连通;跌水阶梯,跌水阶梯设于跌水空间中,跌水阶梯形成为跌水通道,泄压池包括相互连通的集水区和缓冲区,集水区设于跌水通道末端与出水管之间,且与出水管和跌水通道均连通,缓冲区设于集水区的背离出水管的一侧,且与集水区连通,缓冲区的最低处不低于集水区的高度,缓冲区的最高处的高度大于集水区的高度。根据本发明的跌水井,提高了对雨污水的消能效果,提高了出水管以及下游管道的使用寿命。

    检查井清淤装置及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0289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31318.X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查井清淤装置及方法,检查井清淤装置包括:底架及设置于底架的滚轮;设置于底架上的升降单元;设置于升降单元上的水平移动单元,升降单元带动水平移动单元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输泥单元,输泥单元包括输泥管以及排泥管,输泥管的顶部设置于水平移动单元上并与排泥管相连,水平移动单元带动输泥管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输泥管管内设置有绞龙,输泥管的底端还设置有喷头;过滤单元,过滤单元用以对检查井内的污水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水输送给输泥管底端的喷头,来进一步循环冲洗清理检查井内的污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检查井清淤通过高压水枪进行冲洗的方法,水资源消耗大、清理污水多、效率低且需要人工配合等问题。

    一种可调型溶气气浮池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3426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822592.0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型溶气气浮池,包括絮凝系统、布水溶气系统、渣水分离及排泥系统、出水系统、气源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絮凝系统用于对废水进行絮凝处理,布水溶气系统通过产生大量气泡对絮体进行吸附处理,渣水分离及排泥系统用于清除废水中的絮体和污泥,出水系统用于承接渣水分离及排泥系统排出的可循环利用的清水,气源系统用于为布水溶气系统和气动阀门提供气源,自动控制系统根据废水的实际情况对溶气气浮池调节系统的溶气量、回流比及加药量,以保证废水的气浮效果。从而实现了对废水中悬浮物和化学需氧量的稳定去除,同时满足的污废水的多种不同的处理要求,降低了污水处理能耗,摆脱污水处理调控过程对人工的依赖。

    一种絮凝沉降状态观察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4259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97908.4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絮凝沉降状态观察装置,包括絮凝沉淀池连接板,横承梁,横吊梁板,远程控制手机,远程控制电脑,通信电缆,监测镜头清理辊组件,絮凝沉淀状态观察机组件,警示灯,信号收发器,升降控制杆,延长杆,连接支杆,移动滑块,滑槽孔和纵支梁。本发明驱动电机,毛刷辊和清理刷的设置,有利于对絮凝沉淀状态观察机组件的表面进行自动化的擦拭清理,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满足清洁的需要,避免杂物细菌的附着;通过设置毛刷辊的转动方向,使得毛刷辊能够带动清理刷在防水罩表面自上至下的清理,从而能够促进防水罩表面的杂质掉落清理,同时清理刷在转动时也能将表面粘附的杂质向斜下方甩出,从而提高了清理刷自身的清洁度。

    用于污水处理的加药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控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31187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20371.0

    申请日:2024-06-0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加药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控制设备,属于污水治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计算前馈控制的预期加药量;确定反馈控制器的基础参数,并基于所述反馈控制器的基础参数、前馈控制的预期加药量、参数优化目标函数对所述反馈控制器进行迭代优化,确定所述反馈控制器的最优运行参数;所述反馈控制器在最优运行参数下控制污水处理加药设备进行加药。本申请采用前馈加反馈控制方式进行加药。通过前馈预先估计出过程在基本扰动下的动态特性,然后提早进行补偿控制,力图使被延迟了的被控量提前反映到反馈控制器中,并使之动作,以此来减小超调量和加快调节过程,有效提高污水处理的加药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一种曝气沉淀池的超细沙含量测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26902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981244.1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测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曝气沉淀池的超细沙含量测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设置有显微镜,所述底板的顶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垫片,所述垫片的顶面开设有导流槽;通过将盖玻片储存在储存盒内,以方便对盖玻片随取随用,在需要对絮状污泥内的超细沙含量进行测定时,可以将絮状污泥放置在垫片上,然后启动电磁铁与连接片磁吸,这时连接片会带动储存盒移动到垫片上方,这时可以借助移动机构对定位板进行移动,这时盖玻片会滑落到垫片上,之后使用显微镜对絮状污泥内的超细沙含量测定,测定完成后可以直接将盖玻片进行丢弃,需要新的盖玻片放置在垫片上时,重复上述操作即可,达到方便快捷对絮状淤泥进行测定的效果。

    一种管道排查清淤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7663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50504.1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管道排查清淤装置,在管道排查清淤装置中设置有浮板,可漂浮在管道水面上,通过探测结构探测管道内淤泥厚度,根据淤泥厚度转动上料结构,调整上料管的角度让上料管插入淤泥内,可适应于淤泥高度不同的清淤、扩大了清淤面积;通过绞龙上料的方式将淤泥抽吸到上料管内,挤压淤泥让淤泥快速从污泥输送软管输送出去,不会造成堵塞,当该淤泥清理完成后,上料管会回到机架上,不会阻碍排查清淤装置在管道内游行,该排查清淤装置在机架侧面两端处采用划水板旋转的方式提供辅助动力,采用螺旋桨的方式提供主动力,让排查清淤装置在高水位管道行走高效稳定、灵活性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