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发电和摩擦纳米发电的复合波浪能转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436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83801.2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发电和摩擦纳米发电的复合波浪能转换装置,涉及波浪能利用领域,包括集成发电单元,所述集成发电单元由多个发电单元结合组成,所述发电单元包括方形外壳、摩擦纳米发电部分,以及电磁发电部分,金属电极紧贴于方形外壳内壁设置;所述方形外壳内部设置有磁铁动子,所述磁铁动子与方形外壳内部的铜电极组成摩擦纳米发电部分;所述方形外壳外壁缠绕多层线圈,所述磁铁动子与线圈组成电磁发电部分。本发明利用摩擦纳米发电与电磁发电的形式进行波浪能收集,两种发电方式互相配合,可以有效拓展可用波浪范围、提高转换效率、降低启动条件,从而适应随机性强、时变性强的实际海况。

    水膜生成设备、方法、上位机、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928499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153638.9

    申请日:2024-08-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环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膜生成设备、方法、上位机、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检测装置、驱动装置和喷洒装置,分别用于检测目标水面的环境数据、驱动设备本体移动、喷洒目标溶剂在目标水面生成水膜;控制器,用于根据目标水面的环境数据计算目标水体中目标藻类的产生概率,根据产生概率确定目标水面的水膜的目标厚度和目标面积,根据目标厚度、目标面积和目标水面的环境数据计算驱动装置的目标驱动参数和喷洒装置的目标喷洒参数,基于目标驱动参数控制驱动装置和目标喷洒参数控制喷洒装置。由此,该设备可以生成水膜,以阻碍大气中的热量传入水体中,有效地抑制藻类的生长和水华生成,维护水体生态环境。

    一种海流能捕获装置、使用方法及海流能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4206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75887.8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流能发电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流能捕获装置、使用方法及海流能发电系统。这种海流能捕获装置能布置在水下,能满足海水流速极低海域使用,对海流能的捕获能力较强。上述海流能捕获装置包括:安装组件和摩擦‑电磁发电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弹性连接座、安装架体和外壳体,安装架体设置于弹性连接座上,外壳体罩设于安装架体外侧;摩擦‑电磁发电组件包括多个设置于安装架体上的发电机构,当海流沿第一方向冲击安装组件时,安装架体和外壳体沿第二方向周期性摆动使发电机构发电。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波浪能捕获装置不适合随分布式水下设备布置在水下,而且不能满足一些海水流速极低海域使用,对海流能的捕获能力较差的问题。

    一种基于电磁-摩擦复合的滚筒式波浪能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370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15394.0

    申请日:2024-04-0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提供电磁‑摩擦复合的滚筒式波浪能采集装置,涉及波浪能采集领域,包括多个摩擦纳米发电单元和电磁发电单元堆叠放置,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的框架部分包括外框架,外框架的底面设置PCB板,滚筒体部分包括若干个PTFE管和尼龙管依次间隔平行排列;电磁发电单元的磁路框架部分包括外框架,外框架的底面挖槽内并列放置硅钢片,硅钢片上缠绕铜线圈,每个硅钢片中间放置PTFE片;滚筒体部分的PTFE管和尼龙管依次间隔平行排列并内放置磁铁。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中PTFE管、尼龙管和叉指电极为线接触,提高其接触面积,且PTFE管、尼龙管间隔放置,防止相同材料运动中与异侧电极摩擦发电抵消,输出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基于机器学习的鱼类数据处理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

    公开(公告)号:CN11927420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153126.2

    申请日:2024-08-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鱼类数据处理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鱼类数据和目标水域的环境数据;提取鱼类数据中至少一种鱼类形态特征和环境数据的环境特征;将至少一种鱼类形态特征和环境特征输入机器学习模型,机器学习模型输出鱼类与环境的匹配结果,其中,机器学习模型基于至少一种鱼类形态特征生成鱼类形态矩阵和基于环境特征生成环境特征矩阵,根据鱼类形态矩阵和环境特征矩阵的相似度确定鱼类与环境的匹配结果;根据匹配结果确定与目标水域匹配的鱼类。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根据经验选取适合养殖在当前水域的鱼的种类,存在鱼类无法适应当前水域环境导致耗时耗力、准确性较低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