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头位置保持装置、吊头位置保持方法及闸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658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22644.X

    申请日:2024-10-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吊头位置保持装置、吊头位置保持方法及闸门装置,吊头位置保持装置包括吊耳、驱动装置、吊头组件、速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吊耳固定于浮体闸门,吊耳包括吊耳轴。驱动装置固定于吊耳。吊头组件和吊耳轴枢接,驱动装置和吊头组件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吊头组件移动。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吊耳的移动速度。控制器和驱动装置及速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驱动装置驱动吊头组件以与吊耳相同的速度移动,其中,吊头组件的移动方向和吊耳的移动方向相反。本申请解决了因此现有的装置存在浮体闸门带动吊头摆动的问题。

    沟渠杂物收集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52394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832183.9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沟渠杂物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筐和升降机构,收集筐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底板和沿底板的周缘向背离沟渠底面的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侧板,底板与多个侧板围合形成容纳槽,多个侧板包括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相对的挡水板和第一镂空板,挡水板用于在沟渠的局部产生壅水,使沟渠内漂浮的杂物越过挡水板并进入容纳槽,第一镂空板用于将进入容纳槽内的杂物拦截在容纳槽内和将容纳槽内的水排出,升降机构包括间隔布置在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正交的第三方向上的两个升降件,两个升降件与收集筐连接以便带动收集筐升降。本发明的沟渠杂物收集装置能够将漂浮在沟渠内的杂物收集在收集筐的容纳槽内。

    拦沙式水土保持生态护岸

    公开(公告)号:CN10897859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1811203989.0

    申请日:2018-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拦沙式水土保持生态护岸,包括沿河道水岸设置的空箱式结构的挡墙,所述挡墙包括位于河道底部的底板、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前挡板和后挡板,所述前挡板位于述挡墙的临水侧,所述后挡板位于所述挡墙的挡土侧,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的高程均低于河道常水位,所述前挡板的高度高于所述后挡板的高度;所述挡墙内还设有容腔,所述容腔设有土料,所述土料上种植有沉水植物。本发明有利于水土保持,减少河道淤泥量,通过护岸内部结构和总体布置的优化,空箱挡墙内土料以上空间构成了拦泥沙池,通过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拦蓄作用,水流趋缓,通过前后板的高低布置,使泥沙和碎屑经过时尽可能沉积于拦泥沙池中,有利于水土保持和减少河道淤泥量。

    一种边坡斜坡底板施工模板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3812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11261.7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边坡斜坡底板施工模板,包括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第二钢板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钢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钢板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底部螺杆;所述第一钢板的顶部与所述第二钢板的顶部还均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钢板与所述第二钢板上还均设有多个贯通孔;密封模板,所述密封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钢板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密封模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钢板的顶部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密封模板的中部设有注浆口。本发明的边坡斜坡底板施工模板解决了目前现有技术中的边坡斜坡混凝土施工方式存在混凝土密实性较差,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的问题。

    一种适用于通航河道的生态护岸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02114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25036.X

    申请日:2024-09-03

    Inventor: 徐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河道护岸技术领域的一种适用于通航河道的生态护岸结构,包括沿河道延伸方向设置的挡土墙,挡土墙结构包括底板、内墙和外墙,底板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在护岸下方,内墙与底板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内墙的高度小于常水位,外墙与底板的中部垂直固定连接,外墙的高度大于常水位,并且在内墙、底板和外墙之间围成顶部开口的容置槽,容置槽内并列设置有景观堆石和植生平台,景观堆石的高度大于常水位,植生平台位于景观堆石和外墙之间。本发明不仅可以提高护岸的结构安全,增加生态景观效果,还能保证两侧水体连通,减少船行波的影响,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又给水生动物、两栖动物提供了稳定的栖息、繁衍的场所。

    一种护岸结构
    6.
    发明公开
    一种护岸结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95821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41016.7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护岸结构,包括:基柱和格挡组件。基柱为格挡组件提供支撑基础,格挡组件将河道分隔形成第一水域和第二水域,在靠近第一水域一侧设置第一墙体,在靠近第二水域一侧设置第二墙体,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间隔设置以围合形成巢腔,第一墙体的高度高于第二墙体高度,且第二水域经第二墙体与巢腔连通。从而使得第一墙体满足对河道防洪要求的同时,改善河道的生态景观,巢腔的设置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场所,改善生态环境。

    拦沙式水土保持生态护岸

    公开(公告)号:CN10897859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1203989.0

    申请日:2018-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拦沙式水土保持生态护岸,包括沿河道水岸设置的空箱式结构的挡墙,所述挡墙包括位于河道底部的底板、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前挡板和后挡板,所述前挡板位于述挡墙的临水侧,所述后挡板位于所述挡墙的挡土侧,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的高程均低于河道常水位,所述前挡板的高度高于所述后挡板的高度;所述挡墙内还设有容腔,所述容腔设有土料,所述土料上种植有沉水植物。本发明有利于水土保持,减少河道淤泥量,通过护岸内部结构和总体布置的优化,空箱挡墙内土料以上空间构成了拦泥沙池,通过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拦蓄作用,水流趋缓,通过前后板的高低布置,使泥沙和碎屑经过时尽可能沉积于拦泥沙池中,有利于水土保持和减少河道淤泥量。

    悬臂生态水工挡土墙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9873702U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20214230.6

    申请日:2019-0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领域的一种悬臂生态水工挡土墙结构,技术方案为:一种悬臂生态水工挡土墙结构,立墙和底板形成悬臂结构,悬臂结构的内侧为土方,外侧为水体,悬臂结构的外侧设置斜撑;斜撑、立墙和底板围成的空间形成腔体,与水体连通。使其具有结构简单、工程造价低等优点的同时,满足挡土高度大于6米的水工建筑物的挡土要求。同时,该悬臂生态水工挡土墙结构与水体连通,可以为水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在解决挡土高度问题的同时兼顾生态效果。

    一种坐椅式防洪挡墙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3896976U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22493508.3

    申请日:2020-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坐椅式防洪挡墙结构,用于设置在水域边的地面上,包括底板、以及玻璃纤维混凝土墙身,所述底板埋设在地面以下,所述玻璃纤维混凝土墙身下端伸入地面以下、并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所述玻璃纤维混凝土墙身位于地面以上部分呈坐椅造型、包括椅背部和坐凳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老城区、公园段等加高挡墙设计的新思路,玻璃纤维混凝土墙身在起到防洪作用时,还能融入周边景观环境中,作为整体景观建筑物的一部分,并且能为行人休憩提供场地,具有多项功能。

    一种多功能防洪墙结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896975U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22491587.4

    申请日:2020-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防洪墙结构,包括位于地面以下的混凝土墙身和底板,所述混凝土墙身固定在底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地面上的不透水石材栏杆,所述不透水石材栏杆包括石材地袱、以及固定连接在石材地袱上端的实心石材栏板,所述实心石材栏板与石材地袱之间具有防渗密封胶,所述混凝土墙身顶部预埋有插筋,所述石材地袱通过插筋固定连接在混凝土墙身顶部。多功能防洪墙结构具有防洪和生态景观双重功能,且安全稳定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