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00726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556102.4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光韵达数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A61F2/28
Abstract: 下颌骨缺损修复体,包括多孔体,所述多孔体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第二区域的外围,所述第一区域内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区域内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多孔体中间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贯穿多孔体。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通过在接骨板上的螺钉孔植入接骨螺钉,将修复体固定在宿主骨上;以实现初期固定和长期承重功能;与宿主骨接触的多孔体区域的孔径大小设为200-700μm,以适于骨长入,以利于咬合重建;与软组织接触面的多孔体区域的孔径大小为700-1200um,以适于软组织长入,以防止防止假体暴露。
-
公开(公告)号:CN11020072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1910556102.4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光韵达数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A61F2/28
Abstract: 下颌骨缺损修复体,包括多孔体,所述多孔体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第二区域的外围,所述第一区域内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区域内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多孔体中间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贯穿多孔体。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通过在接骨板上的螺钉孔植入接骨螺钉,将修复体固定在宿主骨上;以实现初期固定和长期承重功能;与宿主骨接触的多孔体区域的孔径大小设为200‑700μm,以适于骨长入,以利于咬合重建;与软组织接触面的多孔体区域的孔径大小为700‑1200um,以适于软组织长入,以防止防止假体暴露。
-
公开(公告)号:CN210644250U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20963280.4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光韵达数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A61F2/28
Abstract: 下颌骨缺损修复体,包括多孔体,所述多孔体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第二区域的外围,所述第一区域内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区域内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多孔体中间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贯穿多孔体。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通过在接骨板上的螺钉孔植入接骨螺钉,将修复体固定在宿主骨上;以实现初期固定和长期承重功能;与宿主骨接触的多孔体区域的孔径大小设为200-700μm,以适于骨长入,以利于咬合重建;与软组织接触面的多孔体区域的孔径大小为700-1200um,以适于软组织长入,以防止防止假体暴露。(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8720969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1810637351.1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F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仿生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假体,该仿生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假体,可以实现翼外肌的长入与附着,从而增加人工关节的运动范围,避免了单纯机械关节运动有限和增加对侧健康关节负担的缺点,关节窝假体与骨接触面的羟基磷灰石喷涂以及下颌假体与骨接触面的多孔钛结构均增加了假体与骨的结合能力,防止假体微动导致的骨无菌性坏死,从而提高了其使用效果和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872096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637351.1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F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仿生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假体,该仿生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假体,可以实现翼外肌的长入与附着,从而增加人工关节的运动范围,避免了单纯机械关节运动有限和增加对侧健康关节负担的缺点,关节窝假体与骨接触面的羟基磷灰石喷涂以及下颌假体与骨接触面的多孔钛结构均增加了假体与骨的结合能力,防止假体微动导致的骨无菌性坏死,从而提高了其使用效果和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09004332U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820950481.6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F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仿生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假体,该仿生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假体,可以实现翼外肌的长入与附着,从而增加人工关节的运动范围,避免了单纯机械关节运动有限和增加对侧健康关节负担的缺点,关节窝假体与骨接触面的羟基磷灰石喷涂以及下颌假体与骨接触面的多孔钛结构均增加了假体与骨的结合能力,防止假体微动导致的骨无菌性坏死,从而提高了其使用效果和寿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0179570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910512299.1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度多孔颈椎椎间融合器的设计方法,涉及骨科植入物领域,本发明设计的梯度多孔颈椎椎间融合器包括多孔结构、第一齿结构、第二齿结构、植骨窗;所述多孔结构为多孔的六面体构件,所述多孔结构的上表面和前表面为圆弧面,所述多孔结构的其余表面均为倾斜的平面,所述多孔结构的各个表面之间平滑过渡;所述第一齿结构设置在所述多孔结构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齿结构设置在所述多孔结构的下表面;所述植骨窗为联通所述多孔结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通孔;本发明设计的颈椎椎间融合器,具有梯度分布的孔隙结构,能有效促进椎间融合器与椎骨融合为一体,减少应力集中,兼具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与生物相容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179570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512299.1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度多孔颈椎椎间融合器及其设计方法,涉及骨科植入物领域,包括多孔结构、第一齿结构、第二齿结构、植骨窗;所述多孔结构为多孔的六面体构件,所述多孔结构的上表面和前表面为圆弧面,所述多孔结构的其余表面均为倾斜的平面,所述多孔结构的各个表面之间平滑过渡;所述第一齿结构设置在所述多孔结构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齿结构设置在所述多孔结构的下表面;所述植骨窗为联通所述多孔结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通孔;本发明公开的颈椎椎间融合器及其设计方法,具有梯度分布的孔隙结构,能有效促进椎间融合器与椎骨融合为一体,减少应力集中,兼具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与生物相容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62635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17769.7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9C64/112 , B29C64/209 , B29C64/393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材料3D打印机及液态物堆积3D打印方法,在3D打印机机架上安装打印头切换机构和打印头架,并设置多个打印头,每个打印头内放置不同的打印材料,同时在打印头架上安装物料后处理装置,对已打印的物料进行再加工。使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可以先使用热塑性材料搭建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容器,在构建容器的同时,将液态物填充在其中,从而精确控制液态物的空间构型。本发明所述的多材料3D打印机及液态物堆积打印方法将单材料3D打印技术拓展到多材料3D打印领域;多材料3D打印机运行可靠、精度高;在3D打印的同时可以对材料进行再加工;可以实现低粘度液态物的3D打印,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426928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117768.2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9C64/209 , B33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用无干涉多喷头装置,涉及3D打印领域,包括喷头模块和喷头切换模块,其中,喷头模块包括工作喷头和非工作喷头,喷头切换模块包括扇形喷头架、从动轴、传动皮带、悬挂架和驱动机构;工作喷头和非工作喷头固定在扇形喷头架上,驱动机构驱动从动轴,从动轴带动扇形喷头架,使扇形喷头架在扇形平面内旋转。本发明采取旋转喷头架的方式来防止喷头间的干涉,只用一个电机即可实现多个喷头的切换,结构简单,故障率较低,成本较低。扇形喷头架上可以安装多个不同型号的喷头,安装简单,适用范围广。喷头架可沿丝杠横向移动,驱动机构放置于丝杠上方通过皮带和从动轴驱动喷头架的转动,减少喷头端重量,降低惯性,提高打印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