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I技术的数字化正畸扩弓器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4217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25959.6

    申请日:2024-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AI技术的数字化正畸扩弓器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口腔表面扫描数据和口腔内颌骨的CBCT数据,将口腔内颌骨的CBCT数据中的颌骨不同区域的骨密度及牙齿与牙槽骨位置信息进行整合,得到整合数据;对获取的口腔表面扫描数据和口腔内颌骨的CBCT数据,以口腔表面扫描数据坐标为基准进行拟合匹配,得到匹配拟合后的数据;对匹配拟合后的数据进行分牙识别与标记,得到分牙识别与标记的结果;根据分牙识别与标记的结果以及整合数据坐标,得到对应的扩弓方案,从而得到匹配对应的扩弓器基本型号;对扩弓器放置高度与基托面积进行微调,得到最终的正畸扩弓器。本发明可以确保扩弓器设计的准确性及空间位置中解剖结构之间的安全性。

    基于CBCT数据与三维面扫数据的坐标自动匹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3488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325936.5

    申请日:2024-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BCT数据与三维面扫数据的坐标自动匹配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CBCT数据、面部扫描数据和上下颌三维口扫数据;固定CBCT数据,移动面部扫描数据,将CBCT数据与面部扫描数据进行坐标自动匹配拟合,得到第一拟合数据;基于上下颌三维口扫数据,绘制龈缘线,依据龈缘线将牙齿进行分割,得到每颗牙齿的坐标;固定上下颌三维口扫数据,移动第一拟合数据,将上下颌三维口扫数据与第一拟合数据进行坐标自动匹配拟合,得到第二拟合数据;基于第二拟合数据,识别头颅的骨骼分布、投影测量标志点和/或三维面部软组织标识点。本发明解决了CBCT、口扫、面扫的空间坐标精准度低的问题,且可以实现种植、正畸、活动等领域产品设计。

    一种数字化再定位咬合板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65956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49145.5

    申请日:2023-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化再定位咬合板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得上下颌牙列数字化印模;S2、确定治疗颌位;S3、采用热塑树脂固定法精确定位上下颌相对位置关系;S4、获取治疗颌位咬合记录和电子面弓数据;S5、匹配形成虚拟颌架;S6、在数字化辅助设计软件中设计就位道、边缘线位置;S7、在数字化辅助设计软件中设计咬合板数字化代型填充上下颌间隙;S8、咬合板数字化代型制作完成后,将数据传输至切削加工中心;S9、切削加工中心利用医用级树脂材料切削制作成咬合板。本发明能精准获得可重复的治疗颌位及此颌位上的下颌运动轨迹,并且提高了再定位咬合板加工精度、减少椅旁调改时间。

    基于CBCT数据与三维面扫数据的坐标自动匹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3488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25936.5

    申请日:2024-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BCT数据与三维面扫数据的坐标自动匹配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CBCT数据、面部扫描数据和上下颌三维口扫数据;固定CBCT数据,移动面部扫描数据,将CBCT数据与面部扫描数据进行坐标自动匹配拟合,得到第一拟合数据;基于上下颌三维口扫数据,绘制龈缘线,依据龈缘线将牙齿进行分割,得到每颗牙齿的坐标;固定上下颌三维口扫数据,移动第一拟合数据,将上下颌三维口扫数据与第一拟合数据进行坐标自动匹配拟合,得到第二拟合数据;基于第二拟合数据,识别头颅的骨骼分布、投影测量标志点和/或三维面部软组织标识点。本发明解决了CBCT、口扫、面扫的空间坐标精准度低的问题,且可以实现种植、正畸、活动等领域产品设计。

    一种基于AI技术的数字化正畸扩弓器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42179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325959.6

    申请日:2024-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AI技术的数字化正畸扩弓器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口腔表面扫描数据和口腔内颌骨的CBCT数据,将口腔内颌骨的CBCT数据中的颌骨不同区域的骨密度及牙齿与牙槽骨位置信息进行整合,得到整合数据;对获取的口腔表面扫描数据和口腔内颌骨的CBCT数据,以口腔表面扫描数据坐标为基准进行拟合匹配,得到匹配拟合后的数据;对匹配拟合后的数据进行分牙识别与标记,得到分牙识别与标记的结果;根据分牙识别与标记的结果以及整合数据坐标,得到对应的扩弓方案,从而得到匹配对应的扩弓器基本型号;对扩弓器放置高度与基托面积进行微调,得到最终的正畸扩弓器。本发明可以确保扩弓器设计的准确性及空间位置中解剖结构之间的安全性。

    一种软性的前牙咬合调节器

    公开(公告)号:CN221229433U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22822592.2

    申请日:2023-10-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性的前牙咬合调节器,包括唇部、与唇部内侧相连接的前牙咬合垫、与唇部下端连接的下牙杠、以及分别从唇部两侧延伸并以撑住脸颊实现稳定支撑的颊部,所述唇部与前牙咬合垫形成供上前牙咬入的第一开口槽,当上前牙咬入所述开口槽中时,所述唇部与前牙咬合垫配合施加将上前牙压入到牙龈中的反作用力,所述下牙杠与前牙咬合垫形成供下前牙咬入的第二开口槽,当下前牙咬入所述开口槽中时,所述下牙杠与前牙咬合垫配合施加防止下前牙唇倾的反作用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同时解决矫治儿童青少年替牙期深覆合深覆盖问题。

    一种软性的咬合调节器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383846U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22823309.8

    申请日:2023-10-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性的咬合调节器,沿上牙走向布置的上唇部、与上唇部内侧连接的咬合垫、与咬合垫连接的上舌部、沿下牙走向布置且位于上唇部下方的下牙杠、以及与咬合垫连接的下舌部;上唇部、咬合垫及上舌部形成供上牙咬入的第一开口槽,当上牙咬入第一开口槽时,上唇部、咬合垫及上舌部配合施加将上牙压入牙龈的反作用力;下牙杠、咬合垫及下舌部形成供下牙咬入的第二开口槽,当下牙咬入第二开口槽时,下牙杠、咬合垫及下舌部配合施加将下牙压入牙龈的反作用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对于下颌后缩的患者,预防了下前牙的代偿性唇倾,也避免下颌后牙的近中倾斜;对于下颌前突的患者,减少下颌的前方生长,获得协调的面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