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细胞和颗粒富集分离柔性微流控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7488582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710670356.X

    申请日:2017-08-08

    Inventor: 龚晓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富集和分离循环肿瘤细胞的微流控装置,采用PDMS柔性微管,通过设置出入口使之能与普通商业器件相连,将PDMS微管设置成特定的结构,利用流体力学原理控制流动参数实现目标颗粒、细胞的富集或者分离。

    用于联合培养细胞扰动流加载的流动腔

    公开(公告)号:CN102296030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232608.3

    申请日:2011-08-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联合培养细胞扰动流加载的流动腔,包括聚碳酸酯上板、聚碳酸酯中板、医用硅胶膜、聚碳酸酯下板和不锈钢紧固件,聚碳酸酯上板设有2个联合培养杯放置孔;聚碳酸酯下板包括入口、入口液体缓冲槽、出口、出口液体缓冲槽和金属接头;聚碳酸酯中板在其中间设有1个第一矩形腔体;医用硅胶膜在其中间设有1个第二矩形腔体;入口液体缓冲槽通过第二矩形腔体与第一矩形腔体连通,入口液体缓冲槽位于聚碳酸酯中板前端的下方且远离第一矩形腔体。本发明既能考虑两种相关细胞间相互影响,又能同时给联合培养的细胞分别加载扰动流和层流,使用方便,极易拆卸和装配,很容易获取受不同流场作用后的细胞,进行后续的对照研究。

    细胞分离器件及其操作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4782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0654597.6

    申请日:2022-06-10

    Inventor: 龚晓波 张晟泓

    Abstract: 一种细胞分离器件及其操作方法,所述细胞分离器件包括:供待分离液体流过的通道,所述待分离液体中包含待分离细胞、基础细胞以及游离液体,所述待分离细胞的有效直径与所述通道的有效直径的比值大于等于第一直径比;流速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待分离液体流过所述通道的流速;多个液体流道,与所述通道耦接,至少一个分离液体流道用于流出所述通道的待分离细胞;其中,所述基础细胞的总体积与所述待分离液体的总体积的比值大于等于第一体积比,以及所述待分离液体中的游离液体的体积与所述待分离液体的总体积的比值小于等于第二体积比。本发明可以对细胞进行有效分离,有利于提高剩余液体的生理洁净性。

    基于微管流控芯片的细胞捕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1083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110041651.5

    申请日:2021-01-13

    Abstract: 一种基于微管流控芯片的细胞捕获方法,通过化学修饰方法在微米直径高分子聚合物微管内壁修饰G蛋白,然后嫁接带有Ig‑G的抗体,使管壁吸附抗体;将样本流入微管流控芯片,再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对捕获到的目标有核细胞进行鉴定。本发明利用有核细胞在血流中的趋壁边集效应以及细胞抗原抗体特异性粘附特点分离全血中的有核细胞,无需提前裂红或离心去除成熟红细胞,解决了传统分离方法操作复杂,耗时等问题,具有简单,便捷,快速且准确可靠的特性。

    一种热聚合物微管的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92796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095328.8

    申请日:2020-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热聚合物微管的制备装置,制备装置固定于机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线装置、下电极、聚合物储存池、加热器、上电极和推动装置;其中,金属丝由储线装置输出后依次从下往上经过下电极、聚合物储存池、加热器和上电极,上电极在推动装置的推动下可上下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可以控制内部聚合物温度的可拆卸的具有多个固化槽道的聚合物储存池、可供金属丝连续通过的密封系统,能够提供恒定拉力的储线装置、以及便于夹紧细微金属丝和独立移动的上电极装置提高了聚合物微管的生产效率并使其外直径得到稳定控制。

    用于联合培养细胞扰动流加载的流动腔

    公开(公告)号:CN102296030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232608.3

    申请日:2011-08-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联合培养细胞扰动流加载的流动腔,包括聚碳酸酯上板、聚碳酸酯中板、医用硅胶膜、聚碳酸酯下板和不锈钢紧固件,聚碳酸酯上板设有2个联合培养杯放置孔;聚碳酸酯下板包括入口、入口液体缓冲槽、出口、出口液体缓冲槽和金属接头;聚碳酸酯中板在其中间设有1个第一矩形腔体;医用硅胶膜在其中间设有1个第二矩形腔体;入口液体缓冲槽通过第二矩形腔体与第一矩形腔体连通,入口液体缓冲槽位于聚碳酸酯中板前端的下方且远离第一矩形腔体。本发明既能考虑两种相关细胞间相互影响,又能同时给联合培养的细胞分别加载扰动流和层流,使用方便,极易拆卸和装配,很容易获取受不同流场作用后的细胞,进行后续的对照研究。

    一种热聚合物微管的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92796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011095328.8

    申请日:2020-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热聚合物微管的制备装置,制备装置固定于机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线装置、下电极、聚合物储存池、加热器、上电极和推动装置;其中,金属丝由储线装置输出后依次从下往上经过下电极、聚合物储存池、加热器和上电极,上电极在推动装置的推动下可上下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可以控制内部聚合物温度的可拆卸的具有多个固化槽道的聚合物储存池、可供金属丝连续通过的密封系统,能够提供恒定拉力的储线装置、以及便于夹紧细微金属丝和独立移动的上电极装置提高了聚合物微管的生产效率并使其外直径得到稳定控制。

    基于高分子聚合物柔性微管的超细磁控柔性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1616802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12679.0

    申请日:2020-05-15

    Inventor: 龚晓波 张晟泓

    Abstract: 一种基于高分子聚合物柔性微管的超细磁控柔性机器人,为内部设有至少一个腔道的高分子聚合物柔性微管,该高分子聚合物柔性微管为高分子聚合物、带有成像增强纳米粒子的高分子聚合物和/或带有磁性纳米粒子的高分子聚合物,通过充磁磁场实现带有磁性纳米粒子的高分子聚合物发生形变实现移动的同时,由带有成像增强纳米粒子的高分子聚合物增强射线成像下的可见性。本发明能够具有复杂的内腔道结构,可进行定向注射、激光定位、以及较硬血栓的破碎等操作,在目前的显像技术下具有较好的可视性与可追踪性,同时具有较好的灵活性、机动性和生物相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