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品位余热的多级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818961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010177098.X

    申请日:2010-0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8 Y02B30/64

    Abstract: 一种空调制冷技术领域的基于低品位余热的多级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系统,包括:主反应器、主反应器换热盘管、主反应化学吸附剂、主解吸调节阀、N个辅助反应器、N个辅助反应器换热盘管、N个辅助反应化学吸附剂、N个辅助解吸调节阀、冷凝器、冷凝器换热盘管、蒸发器、蒸发器换热盘管、节流阀和吸附调节阀,本发明由主反应器的多级加热解吸、制冷剂的冷凝和节流以及主反应器的冷却吸附制冷实现,可显著降低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系统的外界驱动热源温度,提高外界不同能量梯级余热的回收利用效率。

    热化学变温吸附冷热联供复合储能供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18967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76870.6

    申请日:2010-0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Y02A30/278 Y02B30/64 Y02P80/152

    Abstract: 一种能源技术领域的热化学变温吸附冷热联供复合储能供能装置,包括:低品位余热装置、热化学变压解吸复合储能装置、热化学变温吸附冷热联供装置、两个制冷剂调节阀、冷凝器和冷凝器换热盘管,其中:低品位余热装置和热化学变压解吸复合储能装置相连,热化学变压解吸复合储能装置和第一制冷剂调节阀的进口相连,第一制冷剂调节阀的出口和冷凝器的进口相连,冷凝器的出口和第二制冷剂调节阀的进口相连,第二制冷剂调节阀的出口和热化学变温吸附冷热联供装置相连,冷凝器内设有冷凝器换热盘管。本发明用于低品位余热/工业废热的能量品位提升和高效回收利用,具有升温能力强、储能密度高、可同时实现热量和制冷冷量复合储存及冷热联供优点。

    利用发光细菌检测水中急性生物毒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31384A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710046475.4

    申请日:2007-09-27

    Inventor: 白晓慧 马良

    Abstract: 一种环境监测技术领域的利用发光细菌检测水中急性生物毒性的方法,首先制备发光细菌新鲜菌悬,然后将测试水样pH调整为:水样中的含Cu量高于其他金属以及有机物含量时为4.5,水样中不含Cu同时其它金属含量高于有机物含量时为5.4,水样中有机物含量高于金属含量时为7.0;采用ZnSO4作为参比毒物,配制参比毒物系列标准溶液后分别置于管中,每管中加入发光细菌新鲜菌悬液,充分混匀后进行相对发光度测定,各测试水样的发光强度变化以相对发光度表示,计算公式为:样品管相对发光度=样品管的发光度/对照管的发光度。本发明回避了剧毒物质的使用,并应用发光细菌达到同样的对水质急性生物毒性进行测定的目的。

    空调机组冷凝热驱动的热化学吸附制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55813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99350.4

    申请日:2011-04-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一种空调机组冷凝热驱动的热化学吸附制冷装置,包括:电压缩式制冷空调机组装置和与之相连接的热化学吸附制冷空调装置,所述的电压缩式制冷空调机组装置包括:压缩机、热回收器、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所述的热化学吸附制冷空调装置包括:储热水箱、主反应器、辅助反应器、反应器换热盘管、变压解吸调节阀、解吸阀、吸附阀、主吸附剂、辅助吸附剂、氨冷凝器、氨蒸发器、氨制冷剂储液器、制冷剂、氨节流阀和冷却塔,本发明扩大了冷凝热的回收用途范围,在保持压缩式制冷空调机组耗电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回收冷凝热驱动热化学吸附制冷来增大供冷量,实现制冷空调机组的节能。

    冷热联供的太阳能热化学吸附复合储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93447B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010131746.8

    申请日:2010-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8 Y02B30/64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光热转化利用技术领域的冷热联供的太阳能热化学吸附复合储能装置,太阳能集热器、集热器传热流体调节阀、高温传热流体循环泵和反应器换热盘管循环相连,冷却塔、冷却塔传热流体调节阀、低温传热流体循环泵和储液器换热盘管循环相连,固气化学反应器、制冷剂调节阀和制冷剂储液器相连,反应器换热盘管、热用户端调节阀、热用户端和高温传热流体循环泵循环相连,储液器换热盘管、冷用户端调节阀、冷用户端和低温传热流体循环泵循环相连,储液器换热盘管、冷却塔、冷却塔传热流体调节阀和低温传热流体循环泵循环相连,制冷剂储液器、制冷剂调节阀和固气化学反应器相连。具有储能密度高可实现冷热联供及热量和冷量的同时储存。

    冷热联供的太阳能热化学吸附复合储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93447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31746.8

    申请日:2010-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8 Y02B30/64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光热转化利用技术领域的冷热联供的太阳能热化学吸附复合储能装置,太阳能集热器、集热器传热流体调节阀、高温传热流体循环泵和反应器换热盘管循环相连,冷却塔、冷却塔传热流体调节阀、低温传热流体循环泵和储液器换热盘管循环相连,固气化学反应器、制冷剂调节阀和制冷剂储液器相连,反应器换热盘管、热用户端调节阀、热用户端和高温传热流体循环泵循环相连,储液器换热盘管、冷用户端调节阀、冷用户端和低温传热流体循环泵循环相连,储液器换热盘管、冷却塔、冷却塔传热流体调节阀和低温传热流体循环泵循环相连,制冷剂储液器、制冷剂调节阀和固气化学反应器相连。具有储能密度高可实现冷热联供及热量和冷量的同时储存。

    变压解吸型二级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793442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31882.7

    申请日:2010-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一种制冷空调技术领域的变压解吸型二级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系统,高温反应器和辅助反应器相连,辅助反应器和冷凝器相连,冷凝器和蒸发器相连,蒸发器的左出口和第一低温反应器相连,第一低温反应器和高温反应器相连,蒸发器的右出口和第二低温反应器相连,第二低温反应器和中温反应器相连,中温反应器和冷凝器的相连,化学吸附剂填装于反应器内,反应器内设有加热及冷却盘管,本发明采用二级变压加热解吸过程,显著降低固体吸附制冷系统的驱动热源温度,有效扩大低品位余热的利用温度范围,在每次循环过程中采用热量的多效回收利用技术和双重吸附制冷技术,单次循环可以实现四次制冷量输出,提高固体吸附制冷循环系统的工作性能。

    空调机组冷凝热驱动的热化学吸附制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55813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10099350.4

    申请日:2011-04-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一种空调机组冷凝热驱动的热化学吸附制冷装置,包括:电压缩式制冷空调机组装置和与之相连接的热化学吸附制冷空调装置,所述的电压缩式制冷空调机组装置包括:压缩机、热回收器、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所述的热化学吸附制冷空调装置包括:储热水箱、主反应器、辅助反应器、反应器换热盘管、变压解吸调节阀、解吸阀、吸附阀、主吸附剂、辅助吸附剂、氨冷凝器、氨蒸发器、氨制冷剂储液器、制冷剂、氨节流阀和冷却塔,本发明扩大了冷凝热的回收用途范围,在保持压缩式制冷空调机组耗电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回收冷凝热驱动热化学吸附制冷来增大供冷量,实现制冷空调机组的节能。

    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多模式热化学吸附制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13398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010148331.1

    申请日:2010-04-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6 Y02A30/278 Y02B30/64

    Abstract: 一种制冷空调技术领域的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多模式热化学吸附制冷装置,包括:第一反应器、第一反应器换热盘管、第二反应器、第二反应器换热盘管、冷凝器、冷凝器换热盘管、蒸发器、蒸发器换热盘管、第一解吸调节阀、第二解吸调节阀、第一吸附调节阀、第二吸附调节阀、节流阀、辅助调节阀、高温反应化学吸附剂和低温反应化学吸附剂。本发明可根据外界余热温度的高低进行最佳循环模式的选择,同一套系统可以实现双效、双重及二级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模式,提高了不同能量梯级余热的回收利用效率,扩大了余热的利用温度范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