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5634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610493588.8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织物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仿真预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纤维织物增强体和陶瓷基体组成的结构中选取一计算单元作为建模和计算的对象;利用组元分解法将计算单元分解为两种虚拟材料;分别设定两种虚拟材料的材料属性;对两种虚拟材料分别进行几何建模、网格划分,得到两个子模型;采用单元多节点约束连接两个子模型构成计算单元模型;设定边界条件、荷载,根据所述边界条件、荷载,对所述计算单元模型的力学性能进行计算。本发明的纤维织物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仿真预测方法,可以对材料的力学行为做出全程非线性仿真预测,克服了传统方法存在的建模过程复杂、计算过程不收敛和边界条件处理繁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989940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253809.X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16S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位姿控制四面体单元张拉整体结构,包括N个四面体刚性单元,刚性单元之间通过形状记忆合金和弹簧组成张拉整体单元,每个四面体刚性单元主要由一个刚性球体和与刚性球体连接的四个刚性杆件组成,相邻刚性杆件之间成一定夹角,相邻两个刚性单元的对应节点之间通过所述形状记忆合金连接,第二个四面体刚性单元的刚性杆件II-2、II-3末端分别与第一个四面体刚性单元的刚性杆件I-4、I-5末端通过所述弹簧连接,第三个四面体刚性单元的刚性杆件III-2,III-3末端分别与第二个四面体刚性单元的刚性杆件II-4,II-5末端通过所述弹簧连接,依次类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可靠性高、收拢体积小等特点,适用于仿生结构、空间结构、机械、航天及建筑领域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053213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626732.0
申请日:2016-08-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CT原位拉伸试验的手动加载装置,包括螺杆、螺母、保护罩、第一夹具、拉力传感器、第二夹具、丝杠、移动端支座组件、固定端支座组件、防转动固定件、位置显示器和转动手轮,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用于夹持固定待测拉伸试件,转动手轮可以带动丝杠绕轴转动,从而通过移动端支座组件使第二夹具向外移动,对待测拉伸试件施加外荷载。利用本发明的手动加载装置,可以在工业CT进行原位拉伸试验时,保证扫描的过程中试件不发生变形,结合工业CT扫描得到的三维裂缝与断裂等信息,评估材料拉伸过程的损伤演变与破坏机制。本发明装置位移控制精度可达到微米级,适用于拉伸破坏时变形较小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053213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610626732.0
申请日:2016-08-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CT原位拉伸试验的手动加载装置,包括螺杆、螺母、保护罩、第一夹具、拉力传感器、第二夹具、丝杠、移动端支座组件、固定端支座组件、防转动固定件、位置显示器和转动手轮,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用于夹持固定待测拉伸试件,转动手轮可以带动丝杠绕轴转动,从而通过移动端支座组件使第二夹具向外移动,对待测拉伸试件施加外荷载。利用本发明的手动加载装置,可以在工业CT进行原位拉伸试验时,保证扫描的过程中试件不发生变形,结合工业CT扫描得到的三维裂缝与断裂等信息,评估材料拉伸过程的损伤演变与破坏机制。本发明装置位移控制精度可达到微米级,适用于拉伸破坏时变形较小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989940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510253809.X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16S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位姿控制四面体单元张拉整体结构,包括N个四面体刚性单元,刚性单元之间通过形状记忆合金和弹簧组成张拉整体单元,每个四面体刚性单元主要由一个刚性球体和与刚性球体连接的四个刚性杆件组成,相邻刚性杆件之间成一定夹角,相邻两个刚性单元的对应节点之间通过所述形状记忆合金连接,第二个四面体刚性单元的刚性杆件II‑2、II‑3末端分别与第一个四面体刚性单元的刚性杆件I‑4、I‑5末端通过所述弹簧连接,第三个四面体刚性单元的刚性杆件III‑2,III‑3末端分别与第二个四面体刚性单元的刚性杆件II‑4,II‑5末端通过所述弹簧连接,依次类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可靠性高、收拢体积小等特点,适用于仿生结构、空间结构、机械、航天及建筑领域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956347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93588.8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织物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仿真预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纤维织物增强体和陶瓷基体组成的结构中选取一计算单元作为建模和计算的对象;利用组元分解法将计算单元分解为两种虚拟材料;分别设定两种虚拟材料的材料属性;对两种虚拟材料分别进行几何建模、网格划分,得到两个子模型;采用单元多节点约束连接两个子模型构成计算单元模型;设定边界条件、荷载,根据所述边界条件、荷载,对所述计算单元模型的力学性能进行计算。本发明的纤维织物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仿真预测方法,可以对材料的力学行为做出全程非线性仿真预测,克服了传统方法存在的建模过程复杂、计算过程不收敛和边界条件处理繁琐的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