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71907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520453.X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461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催化内电解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内电解反应装置、污水深度净化系统,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本发明的填料内部含有无数个Fe-Cu-C的原电池,依靠原电池反应的电子得失,可以使污水中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断链,提高生物利用性。将含有上述填料的催化内电解反应装置与潜流湿地联用,污水中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断链后产生的小分子在潜流湿地中砾石上附着的微生物和湿地植物的联合作用下,能够进一步降低污水中总氮含量和COD含量。实施例表明:上海闵行某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处理后的尾水经净化系统处理3个月后,出水中总氮含量1.8~4.2mg/L,总磷含量为0.08~0.15mg/L,COD含量为12~18mg/L。
-
公开(公告)号:CN110436637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827594.6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2F3/32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浮床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浮床,包括浮床载体1、设置于浮床载体1上方的浮床植物6以及设置于浮床载体1下方的浮床基质;所述浮床基质包括铁刨花10。本发明通过在浮床载体1的水下部分悬浮铁刨花10,一方面能够起到微生物附着生长载体的作用,增加铁自养反硝化菌的数量;另一方面零价铁填料能够提供电子,通过铁自养反硝化作用去除水中的硝酸盐,在此过程中零价铁失去电子变成二价铁或者三价铁,与水体中的磷酸根发生化学沉淀作用,从而除磷,进而高效去除低污染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
-
公开(公告)号:CN10870674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810803745.X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河口湿地反硝化效能的技术方法,包括底部高程不同的错落式表面流湿地,湿地内部种植挺水植物构成挡墙的生态廊道,生态廊道中构建的由浮叶植物、沉水植物组成的水生植物净化带。在生态廊道内,沿着湿地水流路径构建由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组成的水生植物净化带,在水生植物生长过程中,会通过植物生长合成吸收氮磷营养物质;同时,水生植物会向水体中分泌小分子有机酸,为反硝化提供有机碳源;此外,水生植物带通过遮光作用,引起植物生长区域与自由水面区域的水体密度差,造成水体产生垂向环流,强化表面流湿地底部泥水界面的反硝化作用;从而在水体流动的过程中完成对污染物的净化,实现高效降氮。
-
公开(公告)号:CN110171907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10520453.X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461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催化内电解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内电解反应装置、污水深度净化系统,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本发明的填料内部含有无数个Fe‑Cu‑C的原电池,依靠原电池反应的电子得失,可以使污水中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断链,提高生物利用性。将含有上述填料的催化内电解反应装置与潜流湿地联用,污水中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断链后产生的小分子在潜流湿地中砾石上附着的微生物和湿地植物的联合作用下,能够进一步降低污水中总氮含量和COD含量。实施例表明:上海闵行某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处理后的尾水经净化系统处理3个月后,出水中总氮含量1.8~4.2mg/L,总磷含量为0.08~0.15mg/L,COD含量为12~18mg/L。
-
公开(公告)号:CN10886261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05752.3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升缓流河道水体感观品质的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在河道侧边的提升缓流河道水体感观品质的装置与河道两侧种植沉水植物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有效的去除河道水体中的漂浮物、细小悬浮物,微小颗粒物、藻细胞等;有效的提升缓流河道水体的感官品质,提高了水体透明度和生态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8706740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803745.X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河口湿地反硝化效能的技术方法,包括底部高程不同的错落式表面流湿地,湿地内部种植挺水植物构成挡墙的生态廊道,生态廊道中构建的由浮叶植物、沉水植物组成的水生植物净化带。在生态廊道内,沿着湿地水流路径构建由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组成的水生植物净化带,在水生植物生长过程中,会通过植物生长合成吸收氮磷营养物质;同时,水生植物会向水体中分泌小分子有机酸,为反硝化提供有机碳源;此外,水生植物带通过遮光作用,引起植物生长区域与自由水面区域的水体密度差,造成水体产生垂向环流,强化表面流湿地底部泥水界面的反硝化作用;从而在水体流动的过程中完成对污染物的净化,实现高效降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