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磷脂双分子层褶皱态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49239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38654.9

    申请日:2012-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磷脂双分子层褶皱态的构建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基底,所述基底为云母或其它基底;在所述基底表面制备一层胶态下的第一磷脂双分子层;在所述第一磷脂双分子层上再制备一层第二磷脂双分子层,从而稳定实现其褶皱态。本发明提出的新型磷脂双分子层褶皱态的构建方法,该层新基底还可用于其它生物样品的制备,如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等等。本发明可使制备的生物样品更接近于自然状态,适合生物学的研究,且操作手段简单、成本低廉。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自动化DNA分子操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35759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810204393.2

    申请日:2008-1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DNA分子技术领域的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的自动化DNA分子操纵方法,采用动态/静态混合模式操纵DNA分子。成像时采用动态模式,操纵时通过控制扫描管下降一定距离,使针尖振幅减小为零,从而获得足够的操纵力,操纵之前计算当前操纵范围的表面倾斜,并在操纵过程中,让针尖的移动始终平行于样品表面。然后基于热漂移变化缓慢的性质,采用图像配准的方法,通过计算连续两幅扫描图像之间的差异,获取当前操纵环境下热漂移大小,并对针尖位移进行补偿,提高操纵精度。最后通过设计针尖移动路径,实现自动化的DNA分子切割分离和拾取操纵。本发明显著提高了DNA分子纳米操纵的效率,提高了定位操纵的精度。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自动化DNA分子操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35759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204393.2

    申请日:2008-1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DNA分子技术领域的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的自动化DNA分子操纵方法,采用动态/静态混合模式操纵DNA分子。成像时采用动态模式,操纵时通过控制扫描管下降一定距离,使针尖振幅减小为零,从而获得足够的操纵力,操纵之前计算当前操纵范围的表面倾斜,并在操纵过程中,让针尖的移动始终平行于样品表面。然后基于热漂移变化缓慢的性质,采用图像配准的方法,通过计算连续两幅扫描图像之间的差异,获取当前操纵环境下热漂移大小,并对针尖位移进行补偿,提高操纵精度。最后通过设计针尖移动路径,实现自动化的DNA分子切割分离和拾取操纵。本发明显著提高了DNA分子纳米操纵的效率,提高了定位操纵的精度。

    用于DNA计算的芯片复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06576C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510110433.3

    申请日:2005-11-17

    Abstract: 一种DNA芯片技术领域的用于DNA计算的芯片复制方法。本发明由一个母芯片开始,用全部互补DNA探针与母芯片杂交,互补探针末端上连接的化学基团与丙烯酰胺单体中的双键反应转移到聚丙烯酰胺载体表面得到反映第一轮运算结果的镜像芯片,再用与构建母芯片时的DNA序列一致的DNA探针,在镜像芯片上杂交,清洗,将镜像芯片连同聚丙烯酰胺凝胶块一起与巯基乙醇溶液保温老化,清洗去除游离巯基乙醇,然后,再以丙烯酰胺聚合体系倒于已有镜像芯片的聚丙烯酰胺区域,加热启动聚合,使杂交探针的巯基同时与丙烯酰胺单体双键反应,并随之转移到聚丙烯酰胺凝胶表面形成与母芯片相同的复制芯片。本发明克服了只能产生少数几个复制芯片的缺陷,可无限制的复制下去。

    用于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定位的超薄切片表面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87605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172592.5

    申请日:2007-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定位的超薄切片表面处理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将超薄切片完全浸入无水乙醇处理,再转入20%双氧水处理,其间将溶液轻轻摇晃几次,然后转入50%乙醇清洗,最后将切片转入无水乙醇处理,取出晾干即成。本发明简单易行,操作简便,效果明显,可广泛用于各种超薄切片的表面处理,能很好地增强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时图像的反差,用于纳米尺度的定位。

    基于纳米二氧化钛材料的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82515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10170429.5

    申请日:2007-11-15

    Abstract: 一种基于纳米二氧化钛材料的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通过向PCR体系中添加有效量的纳米二氧化钛材料来实现对PCR扩增的优化。针对不同粒径纳米二氧化钛材料,和不同聚合酶链式反应,通过对该特定粒径或粒径范围的纳米二氧化钛材料进行梯度稀释或浓缩,以浓度梯度方式加入到该PCR体系中,以实际扩增达到优化目的的范围为所需该纳米二氧化钛材料的有效用量范围。本发明具有优化扩增的效果显著,制备简便,成本低廉,易于保存,应用广泛,优化材料易于从体系中分离的优点。扩增产物的特异性得到显著提高,在某些反应中产物的产量也得到明显的提高。

    等温单向生长的基因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08167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610028886.6

    申请日:2006-07-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的等温单向生长的基因合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目标DNA序列设计并合成用于延伸的寡核苷酸链,或者纯化合成的寡核苷酸链;(2)在多种酶的协同作用下进行等温生长,合成目标DNA长链;(3)以步骤(2)中所得的产物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取目标序列长度的PCR产物。本发明具有成功率高,出错率低,设计简单,适用面广,自动化高等特点,因而具有潜在的低成本优势,对于基因合成的推广,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和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发展存在潜在的应用价值。

    用于DNA计算的芯片复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14801A

    公开(公告)日:2006-08-09

    申请号:CN200510110433.3

    申请日:2005-11-17

    Abstract: 一种DNA芯片技术领域的用于DNA计算的芯片复制方法。本发明由一个母芯片开始,用全部互补DNA探针与母芯片杂交,互补探针末端上连接的化学基团与丙烯酰胺单体中的双键反应转移到聚丙烯酰胺载体表面得到反映第一轮运算结果的镜像芯片,再用与构建母芯片时的DNA序列一致的DNA探针,在镜像芯片上杂交,清洗,将镜像芯片连同聚丙烯酰胺凝胶块一起与巯基乙醇溶液保温老化,清洗去除游离巯基乙醇,然后,再以丙烯酰胺聚合体系倒于已有镜像芯片的聚丙烯酰胺区域,加热启动聚合,使杂交探针的巯基同时与丙烯酰胺单体双键反应,并随之转移到聚丙烯酰胺凝胶表面形成与母芯片相同的复制芯片。本发明克服了只能产生少数几个复制芯片的缺陷,可无限制的复制下去。

    基于醇水替换在亲水平整的表面形成纳米气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214C

    公开(公告)日:2005-03-30

    申请号:CN03115380.1

    申请日:2003-02-13

    Abstract: 一种基于醇水替换在亲水平整的表面形成纳米气泡的方法,采用亲水的、原子级平整的云母为基底,液体的温度均在15℃以上,40℃以下,先注入醇再注入水,利用醇和水的替换过程,在基底和水的界面上形成纳米气泡。本发明由于利用了能与水互溶的醇(包括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和叔丁醇)和水的替换,可以在亲水的、平整的表面形成纳米气泡,方法操作简便,不会引入污染,并且具有很好重现性,适于AFM对纳米气泡的观察,可以做为深入、系统研究纳米气泡的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