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砷和SO3的冶炼烟气的干式净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012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65885.2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砷和SO3的冶炼烟气干式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余热锅炉和高温除尘器中的烟气喷入水溶液,进行降温,形成固态颗粒;(2)利用旋风除尘器将固态颗粒捕集;(3)将吸附剂喷入旋风除尘器的出口烟道中,在烟道和反应器内进行吸附反应;(4)利用布袋除尘器将吸附剂以及残余的固态As2O3捕集下来,形成烟尘;(5)将部分烟尘通过循环装置输送回反应器内继续反应,剩余的烟尘作为冶炼配料返炉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实现砷和SO3等多污染物同步捕集,总砷回收率高达95%以上,对SO3去除率可达95%以上,具有明显的环保和经济效益。此外本发明对烟气中细颗粒物、汞、氟及氯也具有高效协同净化功能。

    一种低温还原石膏回收硫和钙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37189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05136.X

    申请日:2023-04-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还原石膏回收硫和钙的系统,包括低温还原单元、交互反应单元、催化还原单元、凝硫单元和后处理工艺;石膏、还原剂与促进剂于低温还原单元中发生反应,生成的硫化钙输入交互反应单元,产生的尾气输入后处理工艺进行焚烧和净化;硫化钙与石膏于交互反应单元中发生反应,生成的氧化钙排出系统,生成的硫磺蒸汽大部分输入凝硫单元,剩余部分输入催化还原单元;输入凝硫单元的硫磺蒸汽经液化后排出系统,剩余不凝气体返回低温还原单元;输入催化还原单元的硫磺蒸汽与还原剂发生反应,生成的硫化物气体作为促进剂返回低温还原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一种适用于多种还原剂的低温还原硫酸钙的工艺。

    一种低碳还原炼铅耦合碳富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2489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29346.8

    申请日:2021-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铅工艺,具体涉及一种低碳还原炼铅耦合碳富集的方法,包括富氧熔炼段、预还原段、深度还原段和烟化炉段,预还原段中采用的还原剂为金属硫化物或金属硫化物和硫磺的混合物;预还原段中生成的二氧化硫经还原和水解得到的硫化氢混合气与烟化炉段得到的金属氧化物经硫酸酸浸得到的金属硫酸盐反应,固体产物作为预还原段的还原剂进入预还原段,残余气体富集回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硫化锌代替粉煤作为氧化铅的还原剂,可显著降低还原炉中对含碳燃料的直接消耗,极大减少了低浓度CO2的排放。人工制备的金属硫化物比天然硫化矿具有更好的还原活性,有利于提高产品纯度。循环中可以富集二氧化碳,从而达到低碳炼铅的目的。

    一种干熄焦炉与炼铁高炉能质耦合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57560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1911260977.6

    申请日:2019-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熄焦炉与炼铁高炉能质耦合的方法,利用高炉煤气作为干熄焦载体并通过外加碳源、水蒸气及CO2,对热焦炭中的热量进行转化及转移,从而使煤气中H2及CO含量及热值升高,并将煤粉转化为焦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该耦合方法不仅可有效回收热焦炭所含的热量,而且还能够利用低质煤将部分显热部分转化为化学能,提高高炉煤气的品位,节省优质炼焦煤的使用量,同时获得具有回收价值的细质焦粉或生物炭,具有显著的能量利用效率及环境效益。

    一种干熄焦炉与炼铁高炉能质耦合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5756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260977.6

    申请日:2019-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熄焦炉与炼铁高炉能质耦合的方法,利用高炉煤气作为干熄焦载体并通过外加碳源、水蒸气及CO2,对热焦炭中的热量进行转化及转移,从而使煤气中H2及CO含量及热值升高,并将煤粉转化为焦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该耦合方法不仅可有效回收热焦炭所含的热量,而且还能够利用低质煤将部分显热部分转化为化学能,提高高炉煤气的品位,节省优质炼焦煤的使用量,同时获得具有回收价值的细质焦粉或生物炭,具有显著的能量利用效率及环境效益。

    一种低碳还原炼铅耦合碳富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248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1129346.8

    申请日:2021-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铅工艺,具体涉及一种低碳还原炼铅耦合碳富集的方法,包括富氧熔炼段、预还原段、深度还原段和烟化炉段,预还原段中采用的还原剂为金属硫化物或金属硫化物和硫磺的混合物;预还原段中生成的二氧化硫经还原和水解得到的硫化氢混合气与烟化炉段得到的金属氧化物经硫酸酸浸得到的金属硫酸盐反应,固体产物作为预还原段的还原剂进入预还原段,残余气体富集回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硫化锌代替粉煤作为氧化铅的还原剂,可显著降低还原炉中对含碳燃料的直接消耗,极大减少了低浓度CO2的排放。人工制备的金属硫化物比天然硫化矿具有更好的还原活性,有利于提高产品纯度。循环中可以富集二氧化碳,从而达到低碳炼铅的目的。

    一种利用硫化氢微纳米气泡强化污酸重金属硫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56610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911395168.6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硫化氢微纳米气泡强化污酸重金属硫化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高速溶气泵(1)、带有高效气液分散元件的气液喷射管(2),所述的高速溶气泵(1)进口端连接污酸硫化反应器(3)和硫化氢供气管路(4),出口端通过循环管道连接气液喷射管(2),该气液喷射管(2)的喷射口置于污酸硫化反应器(3)内。在硫化氢通入污酸之前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将其气泡化,通入污酸中,以微纳米气泡的形式进入污酸的硫化氢通过高效气液传质接触强化污酸中重金属的硫化进行脱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实现污酸高效硫化、高硫化剂利用率,经济与环境效益较好,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一种利用二氧化硫强化含砷废水硫化处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4369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65932.5

    申请日:2021-0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二氧化硫强化含砷废水硫化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向pH值大于3的含砷废水通入适当浓度的二氧化硫气体,废水的pH值快速下降;第二步:当废水的pH值低于3时,停止用二氧化硫气体曝气,接着,加入硫化剂,使硫化物沉淀逐渐聚集长大;第三步:再次在搅拌状态下向上述硫化后的废水通入二氧化硫气体;第四步:将上述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过滤,过滤后得到硫化砷渣,进行资源化利用;而上清液形成的低浓度砷废液则进行砷的深度去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可显著提高废水的除砷效率,同时可节省废水pH值调节所造成的酸耗及额外废盐生成问题,具有较好的资源再利用及以废治废的效果。

    一种含砷和SO3的冶炼烟气的干式净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012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1910565885.2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砷和SO3的冶炼烟气干式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余热锅炉和高温除尘器中的烟气喷入水溶液,进行降温,形成固态颗粒;(2)利用旋风除尘器将固态颗粒捕集;(3)将吸附剂喷入旋风除尘器的出口烟道中,在烟道和反应器内进行吸附反应;(4)利用布袋除尘器将吸附剂以及残余的固态As2O3捕集下来,形成烟尘;(5)将部分烟尘通过循环装置输送回反应器内继续反应,剩余的烟尘作为冶炼配料返炉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实现砷和SO3等多污染物同步捕集,总砷回收率高达95%以上,对SO3去除率可达95%以上,具有明显的环保和经济效益。此外本发明对烟气中细颗粒物、汞、氟及氯也具有高效协同净化功能。

    一种具有气相压力梯度的含重金属污酸硫化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003778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911393113.1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气相压力梯度的含重金属污酸硫化反应装置,包括带有锥底的外筒体(7)、同心内筒(5)、文丘里喷射器(1)、循环泵(10)及硫化氢供气管(2);所述的带有锥底的外筒体(7)内装有待处理污酸,所述的同心内筒(5)置于外筒体(7)内,且两者同心,同心内筒(5)的上部伸出外筒(7)的顶部,上部用盖板密封,在盖板的中心安装文丘里喷射器(1),内筒(5)的下部置于外筒体(7)内污酸液面以下,并在其筒壁上开有气泡孔(8),使之直接与外筒体(7)的内部空间联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提高硫化效率及硫化氢利用率的同时,也保证直接与环境接触的反应器外筒顶部空间始终处在微负压状态,有效避免硫化氢泄露等安全与卫生问题的出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