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热处理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95094C

    公开(公告)日:2005-03-30

    申请号:CN02157722.6

    申请日:2002-12-25

    Abstract: 复合热处理方法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化学热处理与奥氏体渗氮或奥氏体氮碳共渗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复合处理方法,先将工件加热至奥氏体状态进行渗碳或碳氮共渗,获得预定的渗层,然后在同炉内将温度降低到奥氏体渗氮温度620~720℃进行渗氮或氮碳共渗处理,使工件表面层奥氏体的氮浓度提高到奥氏体渗氮层的水平,再进行直接淬火并在200~300℃范围内的时效处理或直接进行200~300℃温度区间中的等温淬火。本发明使处理工件兼具奥氏体渗氮淬火时效处理的高硬度(>900HV),又具有淬火温度(620~720℃)较低能减少工件变形的显著优越性,同时可以成倍提高奥氏体渗氮的有效硬化层深度。

    复合热处理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24425A

    公开(公告)日:2003-06-18

    申请号:CN02157722.6

    申请日:2002-12-25

    Abstract: 复合热处理方法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化学热处理与奥氏体渗氮或奥氏体氮碳共渗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复合处理方法,先将工件加热至奥氏体状态进行渗碳或碳氮共渗,获得预定的渗层,然后在同炉内将温度降低到奥氏体渗氮温度620~720℃进行渗氮或氮碳共渗处理,使工件表面层奥氏体的氮浓度提高到奥氏体渗氮层的水平,再进行直接淬火和在200~300℃范围内的时效或直接进行200~300℃温度区间中的等温淬火。本发明使处理工件兼具奥氏体渗氮淬火时效处理的高硬度(>900HV),又具有淬火温度(620~720℃)较低能减少工件变形的显著优越性,同时可以成倍提高奥氏体渗氮的有效硬化层深度。

    渗氮废气排放与残余氨回收的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555C

    公开(公告)日:2002-05-29

    申请号:CN99124182.7

    申请日:1999-1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6

    Abstract: 本发明渗氮废气排放与残余氨回收的装置,主要由缓冲器第一级吸收器、氨水贮存槽、第二级吸收器和废液中和槽构成,缓冲器通过管道与第一级吸收器相联,第一级吸收器又通过管道与第二级吸收器相联,第一级吸收器的一侧所设的溢流槽与氨水贮存槽相通,第二级吸收器通过管道可由开关控制与外界相通,第二级吸收器底部可由开关控制与废液中和槽相通。本发明渗氮废气排放与残余氨回收的方法采用二级吸收法。

    渗氮废气排放与残余氨回收的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58556A

    公开(公告)日:2000-07-05

    申请号:CN99124182.7

    申请日:1999-1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6

    Abstract: 本发明渗氮废气排放与残余氨回收的装置,主要由缓冲器第一级吸收器、氨水贮存槽、第二级吸收器和废液中和槽构成,缓冲器通过管道与第一级吸收器相联,第一级吸收器又通过管道与第二级吸收器相联,第一级吸收器的一侧所设的溢流槽与氨水贮存槽相通,第二级吸收器通过管道可由开关控制与外界相通,第二级吸收器底部可由开关控制与废液中和槽相通。本发明渗氮废气排放与残余氨回收的方法采用二级吸收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