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30191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96337.5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耦合线圈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确定耦合线圈的耦合系数;步骤S2、根据耦合系数,确定耦合线圈电感量和耦合线圈工作电流;步骤S3、根据耦合线圈工作电流确定利兹线规格;步骤S4、根据耦合线圈电感量确定耦合线圈匝数。本发明将无线充电系统耦合线圈设计这一复杂的工作分解成几个步骤,整个设计过程清晰明了,可操作性强,通过本发明设计出的方案可以满足技术指标,且通过选择最优设计方案可以实现较高的电能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449873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1004854.8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38/14 , H01F27/2828 , H01F2038/1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兼容性且可灵活配置的无线充电线圈装置,包括独立的四套线圈、导磁模块、线圈配置电路,所述独立的四套线圈之间交错排列并与导磁模块相配合,所述独立的四套线圈通过所述线圈配置电路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独立的四套线圈能够根据需要进行组合,具体地,一套或者两套线圈作为被供电线圈,所述被供电线圈能够通过所述线圈配置电路匹配单电源和多电源。本发明中的无线充电线圈装置具备兼顾耐受平面两方向偏移的能力;可以兼顾产生垂直主磁通和平行主磁通;并且通过配置电路进行灵活配置与变换。
-
公开(公告)号:CN102437599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110314629.X
申请日:2011-10-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7/00
Abstract: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电能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电源模块,充放电模块,单片机模块,功率驱动模块。其中:电源模块为充放电模块提供直流电源;充放电模块具有蓄电池充放电和电能回馈的功能;单片机模块主要由单片机和外围电路组成,以及电流、电压和温度检测电路组成,完成系统的核心控制功能;功率驱动模块驱动充放电模块中的开关管。该新型节能模块采用PWM控制技术,结合脉冲充电与间歇充电的快速充电技术特点,简化了充电开关电源的结构,减少了耗能元件的数量,提高了可靠性,节约了成本。同时利用储能电容进行能量吸收并回馈到充电电路实现回充,使电能得到循环利用,进一步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实现了快速充电与节能充电的双重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5449873B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511004854.8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种高兼容性且可灵活配置的无线充电线圈装置,包括独立的四套线圈、导磁模块、线圈配置电路,所述独立的四套线圈之间交错排列并与导磁模块相配合,所述独立的四套线圈通过所述线圈配置电路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独立的四套线圈能够根据需要进行组合,具体地,套或者两套线圈作为被供电线圈,所述被供电线圈能够通过所述线圈配置电路匹配单电源和多电源。本发明中的无线充电线圈装置具备兼顾耐受平面两方向偏移的能力;可以兼顾产生垂直主磁通和平行主磁通;并且通过配置电路进行灵活配置与变换。
-
公开(公告)号:CN106298212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71011.1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磁性材料平板的无线电能传输线圈装置,包括发射线圈、接收线圈、磁性超材料平板、正磁性材料平板,所述磁性超材料平板放置在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接收线圈之间,所述正磁性材料平板放置在所述发射线圈或所述接收线圈的外侧。本发明能够将磁性材料平板靠近线圈放置,不会过多占用线圈之间的空间,保证传输线圈装置与接收线圈装置之间有足够的传输距离;同时,能显著地增强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互感和磁耦合;且使用的超材料平板具有均匀、各向同性的特征,在工业上便于设计和制作;并能够根据应用需求选择作用于发射线圈或接收线圈;同时作用于两线圈时,对互感和磁耦合的增强效果更加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1841233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010157433.X
申请日:2010-04-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M1/12
Abstract: 一种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基于AC/AC变换器的动态电压补偿装置,包括:交流电源、功率变换主电路模块、驱动电路模块、控制信号发生模块、变压器模块、检测模块和辅助电源模块,其中:交流电源分别与功率变换主电路模块、变压器模块以及辅助电源模块相连,功率变换主电路模块分别与驱动电路模块和变压器模块相连,驱动电路模块与控制信号发生模块相连,检测模块分别与功率变换主电路模块和控制信号发生模块相连,辅助电源模块分别与驱动电路模块、控制信号发生模块和检测模块相连。本发明不需要使用大容量电容或电感,成本低,易于实现;具有过流保护功能;能够控制补偿电压极性与幅值,当输入电压发生突升或跌落时,都能够保持输出电压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437599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314629.X
申请日:2011-10-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7/00
Abstract: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电能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电源模块,充放电模块,单片机模块,功率驱动模块。其中:电源模块为充放电模块提供直流电源;充放电模块具有蓄电池充放电和电能回馈的功能;单片机模块主要由单片机和外围电路组成,以及电流、电压和温度检测电路组成,完成系统的核心控制功能;功率驱动模块驱动充放电模块中的开关管。该新型节能模块采用PWM控制技术,结合脉冲充电与间歇充电的快速充电技术特点,简化了充电开关电源的结构,减少了耗能元件的数量,提高了可靠性,节约了成本。同时利用储能电容进行能量吸收并回馈到充电电路实现回充,使电能得到循环利用,进一步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实现了快速充电与节能充电的双重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1841233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1010157433.X
申请日:2010-04-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M1/12
Abstract: 一种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基于AC/AC变换器的动态电压补偿装置,包括:交流电源、功率变换主电路模块、驱动电路模块、控制信号发生模块、变压器模块、检测模块和辅助电源模块,其中:交流电源分别与功率变换主电路模块、变压器模块以及辅助电源模块相连,功率变换主电路模块分别与驱动电路模块和变压器模块相连,驱动电路模块与控制信号发生模块相连,检测模块分别与功率变换主电路模块和控制信号发生模块相连,辅助电源模块分别与驱动电路模块、控制信号发生模块和检测模块相连。本发明不需要使用大容量电容或电感,成本低,易于实现;具有过流保护功能;能够控制补偿电压极性与幅值,当输入电压发生突升或跌落时,都能够保持输出电压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6160255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610518960.6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超材料的无线电能传输线圈装置,包括: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圆锥形移位介质壳体,所述圆锥形移位介质壳体将所述发射线圈或所述接收线圈包裹在其空气腔内;所述发射线圈和所述接收线圈之间的距离分别大于所述发射线圈、接收线圈的直径;所述圆锥形移位介质壳体包括底部壳体和侧面壳体;所述底部壳体和侧面壳体分别包括若干种均匀且各向同性的磁性材料层。本发明中的圆锥形移位介质壳体能够将其空气腔内的线圈从光学上移动到壳体外部指定的位置,即改变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接收线圈之间相对位置,从而显著地增强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互感和磁耦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79044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44214.2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38/14 , H01F27/2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有效提高耦合系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线圈装置,包括发射线圈、接收线圈、柔性导磁片,所述柔性导磁片的一端通过柔性导磁片固定装置紧固安装在接收线圈上,所述柔性导磁片的另一端悬空于发射线圈上方;所述接收线圈固定于电动汽车的底盘上并能够与安装在地面上的发射线圈相对。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耦合系数,从而能够显著地提高整个无线充电系统的传输效率;且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影响电动汽车的通过性和正常的行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