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84151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020831.5
申请日:2014-01-17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儿捏脊手法特征参数获取与分析方法,首先,采集捏脊医生捏起小儿皮肤时相对应的捏脊手指压力信号;接着,将采集到的各手指压力信号经过放大、滤波、采样保持以及A/D转换后,获得各手指压力的数字信号;然后,由下位机对采集到的各手指压力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后,并将上述的数字信号传送至上位机;最后,上位机结合患者脊柱上捏脊前后的温度变化值以及各手指压力的数字信号值,采用数据挖掘与融合算法或/和现代智能优化算法,建立小儿捏脊手法数据库,以便建立小儿捏脊手法专家系统,实现小儿捏脊手法的学习、成绩评定以及安全标准的制定等,为小儿捏脊疗法的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并最终实现数字化、自动化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3784151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20831.5
申请日:2014-01-17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儿捏脊手法特征参数获取与分析方法,首先,采集捏脊医生捏起小儿皮肤时相对应的捏脊手指压力信号;接着,将采集到的各手指压力信号经过放大、滤波、采样保持以及A/D转换后,获得各手指压力的数字信号;然后,由下位机对采集到的各手指压力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后,并将上述的数字信号传送至上位机;最后,上位机结合患者脊柱上捏脊前后的温度变化值以及各手指压力的数字信号值,采用数据挖掘与融合算法或/和现代智能优化算法,建立小儿捏脊手法数据库,以便建立小儿捏脊手法专家系统,实现小儿捏脊手法的学习、成绩评定以及安全标准的制定等,为小儿捏脊疗法的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并最终实现数字化、自动化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4207931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10222720.8
申请日:2013-06-05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脸面部穴位精准定位和针灸处方学习方法,用“局部人脸特征分析”和“图形、神经识别算法”确定人体面部各器官及特征部位,确定坐标原点,建立虚拟仿真面部定位坐标系统,采集多位不同针刺专家对穴位定位的数据信息,通过穴位定位一致性信息融合算法,得到最佳“精准性”的穴位数据值,构建面部疾病穴位和针灸处方的知识库,虚拟仿真实现面部疾病穴位定位和针灸处方学习、成绩评定以及对新治疗对象实施自动化定位。本发明将不同针灸专家穴位定位融合误差提高到逐点变精度,更有效地结合不同针灸专家穴位定位测量值之特点,提高了测量信息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043201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320973.3
申请日:2014-07-04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温灸装置,其包括温控器和灸疗片,所述灸疗片由保护罩、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陶瓷发热片、红外辐射片和防护盖组成,所述的温度传感器、陶瓷发热片和红外辐射片设置在由保护罩与防护盖形成的空腔内;且红外辐射片与防护盖内表面相接触,陶瓷发热片与红外辐射片相接触,温度传感器与陶瓷发热片相接触;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陶瓷发热片均与温控器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红外温灸装置能够产生与人体穴位光谱范围和辐射峰几乎一致的热辐射红外光谱,可模拟传统艾灸疗法进行直接灸和隔物灸,达到传统艾灸的治疗效果;而且可实现多穴位、无体位限制灸疗,且灸疗温度可精确控制,灸疗过程安全环保,具有实用性和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242369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811353855.7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G06F3/041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中医针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刺捻转手法教学的实时、在体评定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采集每个学生与教师行针时的手法特征值,基于Shannon熵连续变量互信息方法分别获取每个学生与教师间手法特征值的互信息值;在手法特征值中基础性手法特征值的互信息值评分排序的基础上,再结合关联性手法特征值的互信息值评分排序进行综合评分排序,确定每个学生的成绩。装置包括信号采集模块、特征值处理模块和综合评分模块。本发明为针刺捻转手法的教学提供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评判标准,实时、客观、系统、科学地展示学生的掌握效果,并及时指出缺陷与改进方向,利于针刺捻转手法的教学、传承与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924236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353855.7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中医针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刺捻转手法教学的实时、在体评定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采集每个学生与教师行针时的手法特征值,基于Shannon熵连续变量互信息方法分别获取每个学生与教师间手法特征值的互信息值;在手法特征值中基础性手法特征值的互信息值评分排序的基础上,再结合关联性手法特征值的互信息值评分排序进行综合评分排序,确定每个学生的成绩。装置包括信号采集模块、特征值处理模块和综合评分模块。本发明为针刺捻转手法的教学提供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评判标准,实时、客观、系统、科学地展示学生的掌握效果,并及时指出缺陷与改进方向,利于针刺捻转手法的教学、传承与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6909782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098289.9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获取标准刮痧手法的方法,属于中医信息化领域。一种获取标准刮痧手法的方法,步骤包括:采集若干个刮痧专家刮痧过程中手指对刮痧板的压力数据,采用一致性信息融合算法获取各个刮痧专家刮痧手法压力的融合值,并且采用遗传算法得出标准刮痧手法的压力的变化区间。本发明采用压力传感器精确测定刮痧专家刮痧过程中施加的压力及压力分布,统计了多位刮痧专家的刮痧数据,经过一致性信息融合算法和遗传算法得出标准刮痧手法的压力的融合值和压力的变化区间,实现对刮痧疗法的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量化研究,对临床能起到较为系统的指导作用,为完成刮痧疗法的数字化、自动化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4043201B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410320973.3
申请日:2014-07-04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温灸装置,其包括温控器和灸疗片,所述灸疗片由保护罩、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陶瓷发热片、红外辐射片和防护盖组成,所述的温度传感器、陶瓷发热片和红外辐射片设置在由保护罩与防护盖形成的空腔内;且红外辐射片与防护盖内表面相接触,陶瓷发热片与红外辐射片相接触,温度传感器与陶瓷发热片相接触;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陶瓷发热片均与温控器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红外温灸装置能够产生与人体穴位光谱范围和辐射峰几乎一致的热辐射红外光谱,可模拟传统艾灸疗法进行直接灸和隔物灸,达到传统艾灸的治疗效果;而且可实现多穴位、无体位限制灸疗,且灸疗温度可精确控制,灸疗过程安全环保,具有实用性和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207931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222720.8
申请日:2013-06-05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脸面部穴位精准定位和针灸处方学习方法,用“局部人脸特征分析”和“图形、神经识别算法”确定人体面部各器官及特征部位,确定坐标原点,建立虚拟仿真面部定位坐标系统,采集多位不同针刺专家对穴位定位的数据信息,通过穴位定位一致性信息融合算法,得到最佳“精准性”的穴位数据值,构建面部疾病穴位和针灸处方的知识库,虚拟仿真实现面部疾病穴位定位和针灸处方学习、成绩评定以及对新治疗对象实施自动化定位。本发明将不同针灸专家穴位定位融合误差提高到逐点变精度,更有效地结合不同针灸专家穴位定位测量值之特点,提高了测量信息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4017171U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20369969.1
申请日:2014-07-04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温灸仪,其包括温控器和灸疗片,所述灸疗片由保护罩、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陶瓷发热片、红外辐射片和防护盖组成,所述的温度传感器、陶瓷发热片和红外辐射片设置在由保护罩与防护盖形成的空腔内;且红外辐射片与防护盖内表面相接触,陶瓷发热片与红外辐射片相接触,温度传感器与陶瓷发热片相接触;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陶瓷发热片均与温控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温灸仪能够产生与人体穴位光谱范围和辐射峰几乎一致的热辐射红外光谱,可模拟传统艾灸疗法进行直接灸和隔物灸,达到传统艾灸的治疗效果;而且可实现多穴位、无体位限制灸疗,且灸疗温度可精确控制,灸疗过程安全环保,具有实用性和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