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底盘前框架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0982339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1711185740.7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身底盘前框架总成,包括车头框架组件和车身前部框架组件,车身前部框架组件包括车前纵梁和车前横梁,车前纵梁上延伸设置有前地板,倒U形的中央通道前端顶部内壁与中央通道前加强板顶壁固定连接,中央通道下端设有变速器悬吊支架,中央通道前加强板下部与变速器悬吊支架固定连接,变速器悬吊支架与车前纵梁固定连接,变速器悬吊支架与车前纵梁底壁固定连接,车前纵梁、变速器悬吊支架和中央通道之间设有前部腔体。本发明的一种车身底盘前框架总成结构简单、有效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感、降低前地板区域震动和噪声,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前地板区域的刚度和抗冲击能力,避免应力集中,有效提高车身安全性能。

    一种仪表板横梁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985419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466101.8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仪表板横梁安装结构,包括:仪表板横梁,其包括U形定位结构;侧围外板,其包括定位螺栓,所述U形定位结构挂入所述定位螺栓,用于限制仪表板横梁的移动,其中,所述侧围外板上还设置有导向支架,用于将仪表板横梁通过安装螺栓固定在侧围外板上。进一步的,所述仪表板横梁单侧具有2个U形定位结构,所述侧围外板具有两个定位螺栓与所述U形定位结构进行配合。本发明提出的仪表板横梁安装结构,实现了零件和工艺的简化,优化了安装点的刚度,提高了与车身连接强度,实现了结构的轻量化。

    一种后独立悬架的安装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9823401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711184805.6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独立悬架的安装组件,包括独悬安装板、轮罩内板上加强板和减震器加强板,所述轮罩内板上加强板固定于所述轮罩内板上,所述独悬安装板的上部与所述轮罩内板固定连接,所述独悬安装板的下部与后大梁固定连接,所述轮罩内板上加强板的上部与所述后侧围中板固定连接,所述轮罩内板上加强板的下部与后车架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器加强板的上部与C柱上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器加强板的下部与所述轮罩外板固定连接。本发明的一种后独立悬架的安装组件,后独悬载荷的传递路径连贯,解决了独悬载荷容易在传递路径过程中在突变位置导致应力集中的问题,能够改善整车NHV性能,保证车身结构耐久可靠性。

    一种车身底盘前框架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09823397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711185740.7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身底盘前框架总成,包括车头框架组件和车身前部框架组件,车身前部框架组件包括车前纵梁和车前横梁,车前纵梁上延伸设置有前地板,倒U形的中央通道前端顶部内壁与中央通道前加强板顶壁固定连接,中央通道下端设有变速器悬吊支架,中央通道前加强板下部与变速器悬吊支架固定连接,变速器悬吊支架与车前纵梁固定连接,变速器悬吊支架与车前纵梁底壁固定连接,车前纵梁、变速器悬吊支架和中央通道之间设有前部腔体。本发明的一种车身底盘前框架总成结构简单、有效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感、降低前地板区域震动和噪声,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前地板区域的刚度和抗冲击能力,避免应力集中,有效提高车身安全性能。

    一种车身底盘后框架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0982339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1711183301.2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身底盘后框架总成,包括车尾纵梁、车尾横梁和尾部横梁的车尾框架组件和包括车后纵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车身后部框架组件,车尾横梁后部设置有后防护板或后防撞梁,车尾纵梁与车后纵梁后端部通过后连接纵梁固定,后连接纵梁之间横向设置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后地板固定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上、第三横梁、第四横梁和尾部横梁上,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之间设有前后端与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固定的后座椅纵梁,车后部座椅固定于第三横梁、第四横梁和后座椅纵梁上。本发明的一种车身底盘后框架总成结构简单、提高乘坐舒适感和后地板区域的扭转刚度和抗冲击能力,避免应力集中,改善行驶平稳性,提高车身安全性能。

    一种车身底盘后框架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09823396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711183301.2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身底盘后框架总成,包括车尾纵梁、车尾横梁和尾部横梁的车尾框架组件和包括车后纵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车身后部框架组件,车尾横梁后部设置有后防护板或后防撞梁,车尾纵梁与车后纵梁后端部通过后连接纵梁固定,后连接纵梁之间横向设置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后地板固定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上、第三横梁、第四横梁和尾部横梁上,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之间设有前后端与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固定的后座椅纵梁,车后部座椅固定于第三横梁、第四横梁和后座椅纵梁上。本发明的一种车身底盘后框架总成结构简单、提高乘坐舒适感和后地板区域的扭转刚度和抗冲击能力,避免应力集中,改善行驶平稳性,提高车身安全性能。

    一种后独立悬架的安装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9823401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1711184805.6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独立悬架的安装组件,包括独悬安装板、轮罩内板上加强板和减震器加强板,所述轮罩内板上加强板固定于所述轮罩内板上,所述独悬安装板的上部与所述轮罩内板固定连接,所述独悬安装板的下部与后大梁固定连接,所述轮罩内板上加强板的上部与所述后侧围中板固定连接,所述轮罩内板上加强板的下部与后车架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器加强板的上部与C柱上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器加强板的下部与所述轮罩外板固定连接。本发明的一种后独立悬架的安装组件,后独悬载荷的传递路径连贯,解决了独悬载荷容易在传递路径过程中在突变位置导致应力集中的问题,能够改善整车NHV性能,保证车身结构耐久可靠性。

    一种C柱下接头结构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168641U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20891561.5

    申请日:2015-1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柱下接头结构,包括侧围外板、后轮罩外板、门槛加强板和门槛外板延伸板,所述后轮罩外板的前端与所述侧围外板搭接并固定,所述后轮罩外板的后端与所述门槛外板延伸板的左端搭接并固定,所述门槛外板延伸板的右端与所述门槛加强板搭接并固定。载荷传递路径顺畅,抗扭性能强,提高了耐久性及可靠性,简化了焊接工艺,降低了重量和成本。

    一种后独立悬架的安装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07617795U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721584703.9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独立悬架的安装组件,包括独悬安装板、轮罩内板上加强板和减震器加强板,所述轮罩内板上加强板固定于所述轮罩内板上,所述独悬安装板的上部与所述轮罩内板固定连接,所述独悬安装板的下部与后大梁固定连接,所述轮罩内板上加强板的上部与所述后侧围中板固定连接,所述轮罩内板上加强板的下部与后车架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器加强板的上部与C柱上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器加强板的下部与所述轮罩外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独立悬架的安装组件,后独悬载荷的传递路径连贯,解决了独悬载荷容易在传递路径过程中在突变位置导致应力集中的问题,能够改善整车NHV性能,保证车身结构耐久可靠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侧围外板搭接结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168640U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20890218.9

    申请日:2015-1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围外板搭接结构,包括侧围外板本体和A柱下加强板,所述侧围外板本体包括前框体,所述A柱下加强板位于所述前框体的后方,所述前框体为上部柔性延展的开口式框体,所述前框体的左边缘部与所述A柱下加强板的左侧部固定,所述A柱下加强板的左边缘部伸出所述前框体外,所述A柱下加强板的左边缘部与车体A柱密封固定,所述A柱下加强板的右侧部与所述前框体的右侧部搭接,所述前框体与所述A柱下加强板之间设有可通过电泳液的安装间隙。解决了起皱叠料问题,安装更牢靠,质量更轻,节约了生产成本,抗腐蚀性更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