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栅栏探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9910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36009.9

    申请日:2020-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纤栅栏探测系统,包括:栅栏主体;探测杆,其大致水平地固定在所述栅栏主体上;多个探测柱,多个所述探测柱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多个所述探测柱大致平行设置,所述探测杆依次穿过多个所述探测柱的所述第一通孔;受压板,其大致水平地固定在所述栅栏主体上,并位于所述探测杆下方,所述受压板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探测柱分别穿过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光纤,其沿着所述受压板布置;传力机构,其上端与所述探测杆接触,所述传力机构的下端与所述光纤接触。本发明还提供了光纤栅栏探测方法。本发明通过结构设计,使得光纤栅栏探测系统并不包含活动部件,且光纤等部件较为隐蔽。

    光纤栅栏探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99105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936009.9

    申请日:2020-09-08

    Inventor: 崔岩 孙涛 夏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纤栅栏探测系统,包括:栅栏主体;探测杆,其大致水平地固定在所述栅栏主体上;多个探测柱,多个所述探测柱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多个所述探测柱大致平行设置,所述探测杆依次穿过多个所述探测柱的所述第一通孔;受压板,其大致水平地固定在所述栅栏主体上,并位于所述探测杆下方,所述受压板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探测柱分别穿过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光纤,其沿着所述受压板布置;传力机构,其上端与所述探测杆接触,所述传力机构的下端与所述光纤接触。本发明还提供了光纤栅栏探测方法。本发明通过结构设计,使得光纤栅栏探测系统并不包含活动部件,且光纤等部件较为隐蔽。

    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582174U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20303061.X

    申请日:2016-04-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波对射入侵探测器,涉及安防技术领域。所述探测器包括微波发射端和微波接收端;所述微波发射端与所述微波接收端相对设置;所述微波发射端包括发射天线装置、发射腔、第一电路板、第一接线弯头和第一底盘;所述微波接收端包括接收天线装置、接收腔、第二电路板、第二接线弯头和第二底盘。本实用新型所述探测器实现了200米远距离探测并且防范宽度可达12米,在室外恶劣环境下本实用新型能正常工作,同时,拥有低误报率和高可靠性。

    PIR系列室外远距离被动红外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205539529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303304.X

    申请日:2016-04-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IR系列室外远距离被动红外探测器,涉及安防技术领域。所述探测器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形成腔体,在所述腔体中设置滤光片、滤光片卡具、电路板、反光装置、加热板和感光头;所述滤光片卡具、所述加热板和所述感光头分别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反光装置、所述滤光片分别固定在所述滤光片卡具上;所述滤光片卡具还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本实用新型能够覆盖所有的爬行区域和中远距离区域进行人体入侵探测,并可在室外恶劣环境下工作,且拥有低误报高可靠的性能。

    张力围栏用传感器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814406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2358119.4

    申请日:2021-09-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张力围栏用传感器,包括器体,其包括下主体、套设在所述下主体上部的橡胶套;一对刺丝固定座,一对刺丝固定座分别设于所述下主体底端和所述橡胶套顶端;导电件,其包括均与所述橡胶套连接的金属杆、金属套,所述金属杆底部悬设在所述金属套内,所述金属套与所述金属杆均连接有延伸至传感器外的导线;其中,所述下主体内灌装有阻尼油,所述金属套没入所述阻尼油内且所述金属杆不与所述阻尼油接触。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灌装阻尼油,阻尼油额外提供了一个增益拉力,即阻尼油缓解了热胀冷缩产生的拉力对传感器设定的标准拉力的影响,避免设定的标准拉力减少过多导致的传感器灵敏度过高,容易误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