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80296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80009607.5
申请日:2012-02-09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3D80/8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80/82 , F03D80/60 , Y02E10/726
Abstract: 一种风力发电装置(1A),其实施了旋翼毂内设备的排热对策,在风车翼受到风力而旋转的旋翼毂(4)驱动设置在机舱的内部的发电机进行发电,机舱被设置在立设于基础上的塔的上端部,并且在旋翼毂(4)的内部设置轮毂控制盘(20A),在轮毂控制盘(20A)的壳体(21),设置在壳体(21)的内外形成流动的换气扇(30)。
-
公开(公告)号:CN102753822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180008497.6
申请日:2011-02-07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13/20 , F03D9/25 , F03D80/60 , F05B2260/64 , Y02E10/726 , Y02E10/728
Abstract: 提供一种确保塔架强度并确保吸排气用的大的开口面积且具有充分的冷却性能的风力发电装置。一种风力发电装置,由风车翼接受风力进行旋转的旋翼头对设置在机舱的内部的发电机进行驱动而使所述发电机发电,机舱设置在竖立设置于地基上的塔架(2)的上端部,并且从设置在塔架(2)的表面上的塔架开口(20)向塔架内部导入外部气体而对内部空间进行冷却,其中,具有从塔架开口(20)向塔架内侧延伸的凹部的筒形形状部(21),能够经由设置在构成筒形形状部(21)的面的一部分或全部上的压损要素而进行通气,并且设有压损要素的有效开口面积比塔架开口(20)的实际开口面积大。
-
公开(公告)号:CN1196983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80062106.1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B01D53/04
Abstract: 本公开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具备:第一吸附室,其具有向大气敞开的吸气口及排气口;风扇;风门,其能够关闭第一吸附室;第一吸附部,其能够吸附二氧化碳;第二吸附室,其与第一吸附室一并设置;连接配管,其将第一吸附室和第二吸附室连接;第二吸附部,其配置于第二吸附室内,且能够吸附二氧化碳;开闭阀,其设置于连接配管上;第一脱离部,其使被第一吸附部吸收的二氧化碳脱离;第二脱离部,其使被第二吸附部吸收的二氧化碳脱离;以及吸引部,其与第二吸附部连接,且能够吸引第一吸附室内及第二吸附室内的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052797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80031618.9
申请日:2011-08-10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80/60 , F03D9/28 , F05B2240/12 , F05B2240/14 , Y02E10/721 , Y02E10/7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更有效地冷却塔架及机舱内的热释放源的风力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1)包括:塔架(2)、至少一片叶片(6A)、支承叶片(6A)的轮毂(6B)、以及由塔架(2)支承的机舱(4)。在机舱(4)的壁面上一体地形成具有吸气口(42)及排气口(44)的管道部(40)。在管道部(40)内设置热交换器(50),在该热交换器(50)中,通过与从吸气口(42)取入到管道部40内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冷却由冷却介质冷却了塔架(2)及机舱(4)的至少一方的内部的热释放源后的冷却介质。机舱(4)的壁面为在设置管道部(40)的区域中由内侧壁面(46)和外侧壁面48构成的二重构造。另外,构成管道部(40)的底面的机舱(4)的内侧壁面(46)具有随着远离轮毂(6B)面向机舱(4)的中心线向内侧弯曲的弯曲部(47)。而且,管道部(40)在至少设置弯曲部(47)的范围内形成,以使其截面积从吸气口(42)侧面向排气口(44)侧增大。
-
公开(公告)号:CN102822511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180004386.8
申请日:2011-09-22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22 , F03D13/10 , F03D80/60 , F03D80/70 , F03D80/80 , F05B2230/61 , F05B2240/916 , F05B2240/95 , Y02E10/725 , Y02E10/726 , Y02E10/727 , Y02E10/728 , Y02P70/523 , Y02P80/158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能够有效地对液压传动装置的工作液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的再生能量型发电装置。再生能量型发电装置(1)具备:塔架(2);机舱(4),其回旋自如地支承于塔架的前端部(2B);主轴(14),其与旋转叶片(6B)一起旋转;液压泵(8),其通过主轴(14)的旋转来驱动;液压马达(10),其通过从液压泵(8)供给的工作液来驱动;发电机(12),其与液压马达(10)连结;工作液管线(30),其设置在液压泵(8)与液压马达(10)之间,供工作液流过;制冷剂管线(40),供经由中间热交换器(52)对工作液进行冷却的制冷剂循环;及主热交换器(51),其通过使制冷剂与由塔架基部周边的海水、湖水、河水或地下水构成的冷水源进行热交换而进行冷却,其中,工作液管线(30)及制冷剂管线(40)的一方具有:支承在机舱(4)侧的第一配管(31、34);支承在塔架(2)侧的第二配管(32、33);及将第一配管(31、34)与第二配管(32、33)相对回旋自如地连接的连接部(100)。
-
公开(公告)号:CN102449301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80023956.3
申请日:2010-11-29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3D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80/60 , F05B2260/64 , Y02B10/30 , Y02E10/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其具备:设置在旋翼头内部,收容设备的旋翼轮毂;设置在旋翼轮毂的前端的舱口;设置在舱口的开口部的换热装置。换热装置具备:覆盖开口部的分隔部;以贯通分隔部的方式设置,一端侧配置在旋翼轮毂的内侧,另一端侧配置在旋翼轮毂的外侧的换热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112739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80130485.3
申请日:2009-09-07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3D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80/60 , F05B2240/12 , F05B2240/14 , F05B2260/64 , Y02E10/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在罩体内部形成能够有效地进行与机舱的空气的流通的气流,能够有效地进行罩体内部的冷却。风力发电装置(1)具备:安装有风车叶片(6)的转子头(4)、覆盖转子头(4)的罩体(5)、收纳设置有与转子头(4)连结的发电设备(7)的机舱(3),使空气在罩体(5)的内部和机舱(3)的内部之间流通,另外,在罩体(5)的内部具备形成气流的气流形成装置(20)。
-
公开(公告)号:CN103380296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80009607.5
申请日:2012-02-09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3D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80/82 , F03D80/60 , Y02E10/726
Abstract: 一种风力发电装置(1A),其实施了旋翼毂内设备的排热对策,在风车翼受到风力而旋转的旋翼毂(4)驱动设置在机舱的内部的发电机进行发电,机舱被设置在立设于基础上的塔的上端部,并且在旋翼毂(4)的内部设置轮毂控制盘(20A),在轮毂控制盘(20A)的壳体(21),设置在壳体(21)的内外形成流动的换气扇(30)。
-
公开(公告)号:CN10286988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180022054.2
申请日:2011-09-22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3D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9/28 , F03C1/26 , F03D15/00 , F03D80/00 , F03D80/70 , F03D80/88 , F04B17/02 , F05B2260/406 , Y02E10/726 , Y02E60/17 , Y02P80/158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将液压泵与液压马达连接的配管并且能够实现机舱的小型化及轻重量化的再生能量型发电装置。再生能量型发电装置(1)具备:塔架(2);设于塔架(2)的前端部(2B)的机舱(4);收纳于机舱(4)并与旋转叶片(6B)一起旋转的主轴(14);收纳于机舱(4)并安装于主轴(14)的液压泵(8);通过从液压泵(8)供给的工作油来驱动的液压马达(10);与液压马达(10)连结的发电机(12);以及使工作油在液压泵(8)及液压马达(10)之间循环的配管,液压马达(10)收纳于机舱(4)及塔架(2)上部的至少一方,发电机(12)收纳于机舱(4)及塔架(2)上部的至少一方,并且液压马达(10)及发电机(12)的至少一方配置在除了主轴(14)及液压泵(8)与机舱(4)的壁面中的距旋转叶片较远的一侧的后端侧壁面(4A)之间的区域(5)之外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859188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80005702.3
申请日:2011-08-10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9/28 , F03D9/25 , F03D13/25 , F03D15/20 , F03D80/60 , F05B2260/406 , Y02E10/721 , Y02P80/15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能型发电装置,能够把油压传动装置的油温保持在合适的温度。本发明的再生能型发电装置从再生能生成电力,其中,具备:被再生能驱动的旋转轴、被旋转轴驱动的油泵、被从油泵供给的工作油驱动的液压马达、与马达连结的发电机、与油泵和液压马达连接而使工作油在油泵与液压马达之间循环的油管线、与油管线连接并通过使工作油与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的油冷却器、向油冷却器供给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管线、从油管线和冷却介质管线的至少一方的管线分岔并与该管线汇合而绕过油冷却器的旁路管线、被设置在位于旁路管线的分岔点与汇合点之间的至少一方的管线处,以调整向油冷却器流入的工作油和冷却介质的至少一方的流量的流量调整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