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的密封结构以及热交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11148960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880062700.X

    申请日:2018-07-25

    Abstract: 热交换器(1)的密封结构(30)具有密封板(31),密封板(31)安装于在热交换器(1)所具有的主体(10)的内部配设的挡板(25),且一部分与主体(10)的内表面侧的壁面(11)接触,其中,密封板(31)通过重叠多个薄板(32)而构成,密封板(31)在薄板(32)由于弹性变形而弯曲的同时与壁面(11)接触,并且相对于壁面(11),多个薄板(32)中的位于弯曲的最外侧的薄板(32)即接触薄板(35)与壁面(11)接触,在接触薄板(35)中,在接触薄板(35)的厚度方向上的表面中的弯曲的外侧的表面即外表面(36)与壁面(11)接触,从而抑制密封性能的降低。

    换热器
    3.
    发明公开
    换热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51627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80003983.7

    申请日:2022-01-28

    Abstract: 换热器具备:换热器主体,形成供流体流通的流路;传热管,以沿着流路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方式并列设置有多个;及挡板组,具有支承传热管并且沿着流路的延伸方向隔着间隔而设置的多个挡板,挡板设置成,从流路的延伸方向观察时,分别仅占据流路截面的一部分,挡板组的多个挡板设置成,从流路的延伸方向观察时,相互的占有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不重叠,并且,将相互的占有区域合并在一起而占据流路截面的整个区域。

    热交换器的管道板单元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0412494C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03120693.X

    申请日:2003-0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所用管道板单元的结构,该热交换器可被应用于在热电站和核电中所用的冷凝器等内。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热交换的管道板结构以减少管道板单元的构造步骤及进行更换所需劳动成本。在更换步骤操作之后产生的用于热交换器的管道板单元保持了良好的流体密封性能且具有足够大的硬度。在用于热交换器的管道板中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多根传热管的两端附加到两个相反的管道板上,每个管道板被限定在流体腔的一侧上,其中:热交换器管道板单元的结构包括:被垂直组装且附加在一起的多个子组件单元,所述多个子组件单元在与管道板表面相垂直的方向中的一个水平面上将管道板单元分开。

    热交换器的管道板单元的结构及该管道板单元的更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41217A

    公开(公告)日:2003-09-10

    申请号:CN03120693.X

    申请日:2003-0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B1/02 F28F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所用管道板单元的结构,该热交换器可被应用于在热电站和核电中所用的冷凝器等内。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热交换的管道板结构以减少管道板单元的构造步骤及进行更换所需劳动成本。在更换步骤操作之后产生的用于热交换器的管道板单元保持了良好的流体密封性能且具有足够大的硬度。在用于热交换器的管道板中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多根传热管的两端附加到两个相反的管道板上,每个管道板被限定在流体腔的一侧上,其中:热交换器管道板单元的结构包括:被垂直组装且附加在一起的多个子组件单元,所述多个子组件单元在与管道板表面相垂直的方向中的一个水平面上将管道板单元分开。

    多级压力冷凝器及具备该多级压力冷凝器的蒸汽涡轮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3038594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180037157.6

    申请日:2011-0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B1/02 F01K9/003 F28B7/00 F28B9/02 F28B9/08 F28F25/087

    Abstract: 具备:将低压侧的低压室(2)沿着上下方向分割且具有多个孔(8)的压力隔壁(4);设置在由压力隔壁(4)分隔开的低压室(2)的上部,通过将冷却水导入并使该冷却水与被导入到低压室(2)的低压侧蒸汽进行热交换,从而将低压侧蒸汽凝结为低压侧冷凝水的冷却管组(5);位于由压力隔壁(4)分隔开的低压室(2)的下部,且积存有从压力隔壁(4)的孔(8)流下的低压侧冷凝水的再热室(6);将高压侧的高压室(22)内的高压侧蒸汽向再热室(6)导入的高压侧蒸汽导入机构(11);沿着从压力隔壁(4)的孔(8)流下的低压侧冷凝水的流下方向而相互平行地配设在压力隔壁(4)的下方的多个板状构件(10),低压侧冷凝水的流下方向的各板状构件(10)的剖面形成至少一个凹凸形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