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转换结构体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3924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80012361.6

    申请日:2021-02-02

    Inventor: 新井皓也

    Abstract: 该热电转换结构体具备热源和安装于该热源的热电转换模块,其中,所述热电转换模块具有多个热电转换元件和配设于这些热电转换元件的一端侧的第一电极部及配设于这些热电转换元件的另一端侧的第二电极部,并且为多个所述热电转换元件通过所述第一电极部及所述第二电极部电连接的结构,该热电转换结构体为热电转换模块中的至少朝向所述热源侧的所述第一电极部侧未被固定而开放的结构。

    热电转换模块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7468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80020693.4

    申请日:2020-03-13

    Abstract: 一种热电转换模块(10),该热电转换模块(10)具有多个热电转换元件(11)、配设于这些热电转换元件(11)的一端侧的第1电极部(21)及配设于这些热电转换元件(11)的另一端侧的第2电极部(22),且介于第1电极部(21)及第2电极部(22)之间电连接多个热电转换元件(11)而成,其中,通过由绝缘性的无机材料形成的密封层(15)密封热电转换元件(11),第1电极部(21)及第2电极部(22)的一面从密封层(15)露出。

    热流开关元件
    5.
    发明公开
    热流开关元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02359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80011357.8

    申请日:2021-0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流开关元件,其导热系数的变化更大、具有优异的热响应性并且能够直接检测温度变化。本发明所涉及的热流开关元件具备:热流控制元件部(10),具备N型半导体层(3)、层叠于N型半导体层上的绝缘体层(4)及层叠于绝缘体层上的P型半导体层(5);及感温元件部(11A、11B),与热流控制元件部接合。并且,感温元件部具备:薄膜热敏电阻部,由热敏电阻材料形成;及一对对置电极,在薄膜热敏电阻部的上方及下方中的至少一方对置形成,薄膜热敏电阻部层叠于热流控制元件部的上方及下方中的至少一方。

    热电转换模块及热电转换模块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70924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880040259.5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电转换模块(10)通过多个热电转换元件(11)经由配设于热电转换元件(11)的一端侧的第一电极部(25)及配设于另一端侧的第二电极部(35)电连接而成,其中,在热电转换元件(11)的一端侧配设有第一绝缘电路基板(20),该第一绝缘电路基板具备:第一绝缘层(21),至少一个面由氧化铝构成;及第一电极部(25),形成于该第一绝缘层(21)的一个面且由Ag的烧成体构成,在第一电极部(25)与第一绝缘层(21)的界面存在玻璃成分,第一电极部(25)中,在至少配置有热电转换元件(11)的区域,第一电极部(25)的厚度设为30μm以上,且气孔率设为小于10%。

    热电转换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01051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880011824.5

    申请日:2018-03-01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电转换模块具有:多个热电转换元件,由线性膨胀系数不同的P型热电转换元件及N型热电转换元件构成;及第1配线基板,配设于多个所述热电转换元件的一端侧,所述第1配线基板具有:第1配线层,接合有相邻的所述P型热电转换元件及所述N型热电转换元件;及第1陶瓷层,接合于该第1配线层的与和所述P型热电转换元件及所述N型热电转换元件的接合面相反的一面且被分离成多个,各第1陶瓷层在任一所述P型热电转换元件与所述N型热电转换元件之间分离。

    热电转换单元及热电转换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08701746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80013248.3

    申请日:2017-0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5/06 H01L35/32

    Abstract: 热电转换单元(101A)具备:绝缘部件(1A),具有贯穿孔(11),在其贯穿孔(11)的贯穿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具有内螺纹部(绝缘侧螺纹部,12a);热电转换部件(3A),具有热电转换元件即P型热电转换元件(31),容纳于贯穿孔(11)内;以及电极部件(2A),分别连结于绝缘部件(1A)的各端部,具有与内螺纹部(12a)对应的外螺纹部(电极侧螺纹部,22a)及电连接于贯穿孔(11)内的热电转换部件(3A)的端部的电极部(2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