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77493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280015667.8

    申请日:2012-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兼顾了高温环境下的保存特性的提高和电池的膨胀抑制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本发明是具备:含有能够可逆地吸贮、放出锂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板、含有能够可逆地吸贮、放出锂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板、隔离所述正极板与所述负极板的隔膜、含有非水溶剂及电解质盐的非水电解液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中,在所述正极板的表面形成含有无机粒子和粘合剂的无机粒子层,作为隔膜使用由两层以上的层叠膜构成的、至少在负极侧的表面层含有无机粒子的聚烯烃微孔膜。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3040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80084731.2

    申请日:2020-12-04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容量且抑制了快速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降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本申请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与负极隔着多孔性的间隔件对置而成的电极体、非水电解质、以及收纳电极体及非水电解质的外装体。负极具有:负极集电体、设置于负极集电体的表面的第一负极合剂层、以及隔着间隔件与正极对置的第二负极合剂层,第一负极合剂层及第二负极合剂层包含石墨粒子,第二负极合剂层中的石墨粒子间的空隙率(S2)相对于第一负极合剂层中的石墨粒子间的空隙率(S1)的比率(S2/S1)为1.1~2.0,第二负极合剂层的填充密度(D2)相对于第一负极合剂层的填充密度(D1)的比率(D2/D1)为0.9~1.1,间隔件的厚度为10μm以下,气孔率为25%~45%。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62163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80084733.1

    申请日:2020-12-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抑制电池容量的降低且改善了快速充放电循环特性及高温保存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负极具有:负极集电体、设置于负极集电体的表面的第一负极合剂层、以及设置于第一负极合剂层的表面的第二负极合剂层,第一负极合剂层及第二负极合剂层包含石墨粒子,第二负极合剂层中的石墨粒子间的空隙率(S2)相对于第一负极合剂层中的石墨粒子间的空隙率(S1)的比率(S2/S1)为1.1~2.0,第二负极合剂层的填充密度(D2)相对于第一负极合剂层的填充密度(D1)的比率(D2/D1)为0.9~1.1,间隔件具有与正极相接的第一表面和与负极相接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相对于碳酸亚乙酯的接触角小于第二表面相对于碳酸亚乙酯的接触角。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