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4275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87606.1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F24F11/89 , F24F11/64 , F24F11/65 , F24F11/84 , F25B1/00 , F25B49/02 , F24F110/10 , F24F1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包括变频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变频压缩机与冷凝器相连,所述冷凝器通过电子膨胀阀与蒸发器相连,所述蒸发器与变频压缩机相连,所述蒸发器与变频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的管路之间安装有电子节流阀;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由控制器、室内温湿度传感器、蒸发压力传感器和蒸发出口温度传感器组成;所述变频压缩机、蒸发器、电子膨胀阀和电子节流阀同时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变频压缩机根据实际冷/热负荷需求实时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实现循环制冷剂的流量与需求负荷的匹配,从而达到精确的温度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71314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472785.8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能效风光冷热储电集成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包括风光互补系统供电回路、太阳能供热回路、有机工质循环发电回路、储热/冷回路、释热/冷回路、供生活热水回路、新型闪蒸器、新型气液喷射器、高温储热装置、低温储热装置、储冷装置以及不同模式的运行方法。风光互补供电储电子系统使得系统在无风或黑暗阴雨天气也能得到稳定的电力供应。为系统增加储热装置和储冷装置,使系统在黑夜或阴雨条件下,也能正常运行。闪蒸、喷射和回热等措施提高了系统的发电量和发电效率。该系统的综合能源利用率高,在实现发电、储电、储热/冷、释热/冷和供热水等功能的同时,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70234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10502.8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6F30/17 , F24T10/00 , G06F30/20 , G16C20/10 , G06F113/14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热融雪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融雪系统进行节点划分;步骤二、建立自然循环回路的控制方程;步骤三、建立混凝土的能量运输方程;步骤四、建立降雪、融雪的能量及质量平衡方程;步骤五、建立自然循环管路与混凝土层的耦合传热边界;步骤六、建立路面融雪与地面导热的热量输送关系;步骤七、设定输入参数和观察参数,求解获得不同输入参数下的系统运行特性。该计算方法能够实现自然循环和路面融雪的耦合计算,可以用于地热融雪系统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624204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083603.1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nventor: 吴祥成 , 马梦珠 , 苏良彬 , 王岗 , 余万 , 胡涛 , 苏华山 , 杜晓超 , 周建军 , 唐海波 , 毛璋亮 , 袁显宝 , 肖仁政 , 黄芬霞 , 洪峰 , 高振军 , 孙巧梅 , 张彬航 , 张永红 , 卢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泵地热能提取融雪系统及其融雪方法,该系统包括热井套管,热井套管外壁设有射孔,热井套管内设有上升管段、下降管段和地热交换器,上升管段下端与地热交换器的出液口连接,下降管段与地热交换器的进液口连接,预埋管预埋在路面层,上升管段、下降管段、地热交换器和预埋管形成循环管路,循环管路填充导热介质,上升管段和下降管段之间设有循环起始触发器。该无泵地热能提取融雪系统及其融雪方法,对地热能进行提取实现地面融雪,无需外部强电接入,实现无泵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9837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663593.9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弹状流均匀产生装置及其生成方法,该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内设有竖向设置的隔板将气液分离器分隔为气体通道和液体通道,气体通道和液体通道下端均设有锥形出口,两组锥形出口通过Y型管进行汇流,隔板顶部和气液分离器之间设有过流通道,气液分离器侧壁设有与液体通道连通的气液混合进入管,气液混合进入管的安装高度低于隔板的顶部高度,气液分离器内设有挡板,挡板对应气液混合进入管的出口设置。该弹状流均匀产生装置及其生成方法可以将气液混合体中的气液两相分离后重新生成有均匀弹状流的两相流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92802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670328.3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F03D9/17 , B63H21/20 , F24S60/00 , F28D20/00 , F01K27/00 , F03G6/06 , F03D9/25 , F03D9/32 , C02F1/0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用多功能储能装置系统及方法,主要包括:气液换热器、膨胀机、船舶推进器、中高温聚焦式太阳能集热器、降膜式蒸发器、低压压气机、高压压气机、风力发电机、电动机、储热罐、高压储气罐、凝汽器、预热器、减压喷头、水泵和相关的阀门。该系统将可再生能源与压缩空气储能有机结合,提供船舶运行时的推进动力,降低了船舶运行的综合能耗,同时也能持续供应海上航行所需的珍贵淡水资源,实现航海船舶淡水的自给自足。本发明实现了海上船舶绿色可持续能源的综合利用,将可再生能源、储能及海水淡化相结合,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极大程度地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成本,具有较好的综合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87832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670327.9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密度类水相变材料储能系统及运行方法,包括相变储冷材料、相变储热材料以及装配相变材料的模块化储能装置与管道工艺结构。所述储能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模块化独立储/放冷或储/放热,且系统通过设定的一套操控方法可实现自然冷源储冷、自然冷源直接供冷、太阳能储热、太阳能直供生活热水、太阳能直接供暖、低温储冷模块除湿、储冷模块按需变温供冷、储热模块变温供热、热泵储热/冷、热泵直接供热/冷等多种组合功能。该发明实现了多功能、模块化、拓展方便、储能密度高、可变温储冷/热以及能够按需控制储/放能量,综合能源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37982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92368.1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F28F13/06 , F28F27/00 , B01F33/301 , B01F2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通道弹状流生成装置及其生成方法,该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设有气相混合物进管,气液分离器上部与气相管道连通,下部与液相通道连通,气相管道和液相通道上均设有流量感应装置,气相管道和液相通道的出口分别与变径管连接,变径管变径到微通道的尺寸,两组变径管的出口与气液混合器连接。该弹状流生成装置及其生产方法,能够控制微通道内两相流动的稳定性,抑制微通道内多流型变化的复杂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