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相流流体取样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70524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0031096.0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取样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两相流流体取样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外壳体之间设置有衔接杆,所述底板通过所述衔接杆与所述外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气泵,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可将套块向吸头的一侧移动,然后将网盖盖在吸头的前端,使得在对两相流中的液体收集时,不会掺杂有固体进入到收集器的内部,从而解决了在收集器内常常会混合少量的固态物质到装置内,造成检测不便的问题,在外壳体的前表面上设置的计数器一侧的吸泡管可对液体表层上的气泡进行收集并且计数,增加了实验时的对比效果,同时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效果。

    一种两相流流体取样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70524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910031096.0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取样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两相流流体取样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外壳体之间设置有衔接杆,所述底板通过所述衔接杆与所述外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气泵,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可将套块向吸头的一侧移动,然后将网盖盖在吸头的前端,使得在对两相流中的液体收集时,不会掺杂有固体进入到收集器的内部,从而解决了在收集器内常常会混合少量的固态物质到装置内,造成检测不便的问题,在外壳体的前表面上设置的计数器一侧的吸泡管可对液体表层上的气泡进行收集并且计数,增加了实验时的对比效果,同时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效果。

    固液混合燃料反应堆堆芯

    公开(公告)号:CN108806803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577927.X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22 G21C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液混合燃料反应堆堆芯,包括堆芯活性区、堆芯活性区外的铅铋反射层以及铅铋反射层外的两层不锈钢屏蔽层;所述堆芯活性区最中间采用液态燃料,外围部分分别采用不同富集度的固态燃料;根据实际需求也可以将液态燃料布置在外围或者堆芯其他位置;且所述液态燃料和固态燃料内布置有控制棒和调节棒。本发明在传统反应堆堆芯布置液态燃料组件,发生事故后当堆芯达到一定温度时,可以通过液态燃料的排放使反应堆达到次临界,并可以利用液态燃料排放后的管道带走部分余热,从而大幅度降低严重事故发生的概率,甚至可从根本上避免严重事故的发生。

    固液混合燃料反应堆堆芯

    公开(公告)号:CN108806803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810577927.X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液混合燃料反应堆堆芯,包括堆芯活性区、堆芯活性区外的铅铋反射层以及铅铋反射层外的两层不锈钢屏蔽层;所述堆芯活性区最中间采用液态燃料,外围部分分别采用不同富集度的固态燃料;根据实际需求也可以将液态燃料布置在外围或者堆芯其他位置;且所述液态燃料和固态燃料内布置有控制棒和调节棒。本发明在传统反应堆堆芯布置液态燃料组件,发生事故后当堆芯达到一定温度时,可以通过液态燃料的排放使反应堆达到次临界,并可以利用液态燃料排放后的管道带走部分余热,从而大幅度降低严重事故发生的概率,甚至可从根本上避免严重事故的发生。

    一种高温自保护燃料棒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040082U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23246412.2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自保护燃料棒,包括外壳体、燃料芯块、下端塞、冷冻阀、上端塞和压紧弹簧,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燃料芯块;所述燃料芯块上部连接有压紧弹簧;所述燃料芯块下部连接有下端塞;所述压紧弹簧的上端连接有上端塞;所述外壳体的下端连接有冷冻阀;冷冻阀下部有短管连接至下腔室空间。该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保证在严重事故工况下即使应急冷却系统无法使用,也能及时将热量源移出堆芯,从而保证反应堆系统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