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229742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766594.1

    申请日:2022-07-0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体、移动机构、压力检测单元和制动机构。支撑体设有承载面。移动机构包括底座和多个滚轮,底座连接支撑体,滚轮设置于底座上。压力检测单元设置于承载面上,制动机构用于根据压力检测单元反馈的检测信号控制滚轮的姿态。当待拆解构件设置于支撑体上时,压力检测单元受到来自待拆解构件的压力从而释放检测信号,当检测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制动机构限制滚轮的转动,实现支撑装置的自动锁定。拆解结束后,压力检测单元受到的压力减小,检测信号不再满足预设条件,制动机构解除对滚轮的限制,实现支撑装置的自动解锁。上述支撑装置能够在拆解过程中自动锁定并在拆解结束后自动解锁,有助于简化操作、提高效率。

    导流罩支架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76714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74268.3

    申请日:2023-03-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流罩支架结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调节组件,第一固定件一端与导流罩固定连接,第一固定件另一端与车体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与导流罩固定连接,调节组件包括内凹旋转部和外凸旋转部,外凸旋转部设置于第二固定件上,内凹旋转部设置于第一固定件上,内凹旋转部与外凸旋转部设置有间隙,当导流罩晃动时,内凹旋转部绕外凸旋转部转动并靠近或远离内凹旋转部,降低导流罩和支架连接处由于金属疲劳断裂的可能性,进而减少导流罩失效或撕裂驾驶室侧部的铁皮的可能性,有效的保护了驾驶人员的人身安全。

    一种锌离子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与蓄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82315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56464.5

    申请日:2022-05-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锌离子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与蓄电池,所述锌离子电容器包括正极、负极和电解液;所述正极包括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包括氢氧化镍/石墨烯复合物,所述正极材料为片状结构;所述负极包括负极材料,所述负极材料包括金属单质。本发明提供的氢氧化镍/石墨烯复合物作为正极材料,氢氧化镍和石墨烯具有赝电容特性,能够有效的提高锌离子电容器的比电容,同时,片状结构的正极材料有利于锌离子的嵌入‑脱出过程,加快了电荷转移,从而有效的提高了锌离子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

    导流罩组件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696980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12572.7

    申请日:2021-0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流罩组件,导流罩组件包括导流罩和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升降组件、操作组件和限位组件,通过设置可沿第一方向升降的升降组件,实现了导流罩的无级调节,同时,通过在升降机构下方设置操作机构和用以对操作机构进行控制的限位组件,既方便了操作人员对于操作机构的控制与调节,又避免因需要调节导流罩的高度而使操作人员蹬高,进而提高了安全性能。

    驾驶室水杯架
    5.
    发明公开
    驾驶室水杯架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7515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84760.5

    申请日:2025-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驾驶室水杯架,该驾驶室水杯架包括加热杯架和第一流量调节阀,加热杯架设置有用于容纳杯具的加热腔,加热杯架内设置有加热流道,加热流道与加热腔的底壁和/或周壁相对,加热流道的进口通过第一流量调节阀与发动机和散热器之间的冷却液管路连通,加热流道的出口用于与冷却液管路连通,第一流量调节阀与冷却液管路的连通位置位于加热流道的出口与冷却液管路的连通位置的上游。该加热杯架通过接触的形式进行热量的传递,进而具有传递效率高的优势;该加热杯架无需设置于空调出风口处,进而避免了对空调性能的干扰,避免产生噪音,解决了加热杯架位置设置受限的问题。

    侧导流装置及车辆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9035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102084.X

    申请日:2024-08-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侧导流装置及车辆。该侧导流装置包括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软连接结构和锁定结构,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通过软连接结构连接,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能够相互转动,且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能够相互靠近或者远离,锁定结构设置于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之间,锁定结构用于将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锁定。这种侧导流装置的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通过软连接结构进行连接,进而调节侧导流装置的使用尺寸和角度,锁定结构将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进行锁定,该侧导流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宽度和不同形状的车箱,锁定结构能够将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进行锁定,确保侧导流装置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发动机及车辆
    7.
    发明公开
    发动机及车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24216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60648.3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及车辆。发动机包括上盖、旋转缸体、底盖、气动马达、第一压缩机和驱动装置,旋转缸体与上盖和底盖转动连接,上盖具有喷油和和点火装置,底盖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进气管、第一做功管、第二做功管和排气管,喷油和点火装置正对第一做功管,旋转缸体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气缸,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缸体使气缸能够依次与进气管、第一做功管、第二做功管和排气管连通,第一做功管提供动力,第二做功管回收剩余热量。该发动机通过旋转缸体旋转,使得每个气缸依次完成吸气、做功和排气过程,能够降低振动,减少噪音,提高热功率;同时,第二做功管能够将气缸中剩余的热量二次利用,减小热量损耗,提高热利用率。

    刮水器及车辆
    8.
    发明公开
    刮水器及车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00409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45060.0

    申请日:2024-03-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刮水器及车辆。该刮水器包括刮水器本体、导轨机构以及传动连接机构。该刮水器本体可活动地贴合于挡风玻璃。该导轨机构设置于车身总成,位于该挡风玻璃在宽度方向上的侧部,该刮水器本体的端部活动连接于该导轨机构。该传动连接机构连接于该刮水器本体和驾驶室车门,该驾驶室车门转动打开时,能够拉动该刮水器本体沿该导轨机构移动,以刮擦该挡风玻璃。该刮水器能够实现挡风玻璃全方位的刮擦,避免产生刮擦死角,提升清洁效果,且能够在开关驾驶室车门的同时实现挡风玻璃的刮擦,操作简单高效。

    线束固定装置及汽车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87923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111370014.9

    申请日:2021-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在其延伸方向贯穿设有第一容置腔;第二支架,在其延伸方向贯穿设有第二容置腔,第二容置腔与第一容置腔连通;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铰接;弹性件,第一支架和/或第二支架与彼此铰接的一端形成与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均连通的第一缺口,弹性件设于第一缺口处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连接。上述线束固定装置,线束安装于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内,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中的一者安装于车架上;当线束受到外力作用产生振动和弯曲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中未安装于车架上的一者能够随着线束弯曲,弹性件吸收线束振动以降低线束的振动幅度,同时抵抗线束的弯曲变形,降低线束局部弯曲时的应力。

    导流装置及车辆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7693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545905.6

    申请日:2023-05-15

    Inventor: 刘海山 徐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导流装置及车辆。导流装置安装于车辆,车辆包括顶壳,导流装置包括设于顶壳的第一导流板。第一导流板与顶壳之间界定出第一风道,第一导流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迎风侧和第一背风侧。第一导流板还具有设于第一迎风侧且与第一风道的一端连通的第一进风口。第一导流板的第一背风侧设有第一降噪部,第一降噪部包括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的侧壁被构造为能够减小流经第一出风口的气流所产生的噪音,从而减弱外部气流与车身碰撞后产生的噪音,提高乘客与司机的乘坐体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