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热管理系统及纯电动车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6963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46879.9

    申请日:2024-03-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纯电动车,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框架、电机冷却单元和驾驶室冷却单元,框架包括架体,架体内部贯穿形成有风道,风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电机冷却单元包括散热件,散热件设置于风道内;驾驶室冷却单元包括冷凝件和送风件,冷凝件设置于进风口,送风件设置于冷凝件远离散热件的一侧。通过电机冷却单元对车辆的电机进行冷却,通过驾驶室冷却单元对驾驶室进行冷却,电机冷却单元和驾驶室冷却单元都集成在框体上,实现了电机冷却和驾驶室冷却的模块化,且二者共用送风件,送风件能够同时对冷凝件和散热件输送冷风进行散热,这样设置提高了整个热管理系统的散热效率,节约了整车布置空间,减少了冷却部件数量。

    顶升滑动装置及清障车辆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6531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62958.8

    申请日:2023-11-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顶升滑动装置及清障车辆。其包括支承架、翻转架及顶升件,支承件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布设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二侧相较于第一侧更靠近地面,第一方向与支承架的支撑面垂直;翻转架设于支承架的第一侧且转动连接于支承架;顶升件转动连接于支承架的第二侧,顶升件配置为自第二侧穿设至第一侧并与翻转架转动连接,以驱使翻转架转动。本申请取消了横向布置的矩形管,而设置了自第二侧穿设至第一侧的顶升件,使得顶升滑动装置的下支点落在第二侧,降低清障车辆整体重心。并且,翻转架直接坐落在支承架的第一侧,增大了翻转架与支撑架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支承件整体受力均匀,不易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进而延长支承架的使用寿命。

    稳坡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561979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923087.X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稳坡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在稳坡状态下的稳坡持续时长,获取车辆在稳坡状态下的稳坡扭矩,以及获取车辆的油门开度;若稳坡持续时长超过预设持续时长,且车辆的油门开度小于油门开度阈值,则控制车辆的电子手刹开启,并控制车辆的稳坡扭矩逐渐降低为0;持续获取车辆的油门开度,若车辆的油门开度不小于油门开度阈值,则获取车辆的总输出扭矩;若车辆的总输出扭矩大于稳坡扭矩,则控制车辆的电子手刹关闭。采用本方法能够达到斜坡驻车防溜坡、提高斜坡启动稳定性的目的。

    滑行能量回收控制方法、车辆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32287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625287.0

    申请日:2024-0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行能量回收控制方法、车辆和存储介质,滑行能量回收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车辆的油门状态、制动器的制动状态、挡位状态、滑行能量回收控制器的挡位状态、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状态以及车速;如果油门处于关闭状态、制动器处于非制动状态、挡位状态处于前进挡、滑行能量回收控制器处于回收挡位、防抱死制动系统处于非工作状态以及车速位于设定车速范围均满足时,执行下一步,否则,不进行能量回收;进入滑行能量回收模式,设定电机的制动扭矩,并控制电机进行能量回收,直至不满足能量回收条件时,退出滑行能量回收模式。本发明能够对滑行能量进行充分回收利用,降低对制动器的磨损。

    具有储气功能的横梁总成及车辆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8506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54409.3

    申请日:2023-11-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储气功能的横梁总成,包括储气结构及横梁本体,储气结构具有第一中心线及第二中心线,横梁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横梁上翼板及横梁下翼板,横梁上翼板及横梁下翼板关于第一中心线对称地设置于储气结构上;横梁上翼板及横梁下翼板均包括第一连接片及第二连接片,第一连接片及所第二连接片关于第二中心线对称地设置于储气结构上,横梁本体可实现承载储气结构的作用,且可使得横梁本体的受力均匀,本申请能够将储气结构及横梁本体集成于一起,节约了安装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使得整车布置更加合理化,结构更加紧凑,有效解决了储气结构容易受到碰撞而产生漏气的问题,解决整车生产过程中因占用装配工时而导致的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6811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254660.9

    申请日:2021-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汽车空调技术领域。空调装置包括空调组件,其设置在汽车的驾驶室内;燃油加热器,其设置在汽车的车身上,燃油加热器与空调组件串联连接,燃油加热器包括容纳腔及设置在容纳腔内的燃烧室,且容纳腔内存有空气,燃烧室被配置为燃烧燃油并将燃油燃烧产生的热量用于加热容纳腔内的空气;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驾驶室内,以用于检测驾驶室内的温度T;控制模块,其分别与空调组件及燃油加热器控制连接,控制模块与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控制模块能够根据汽车的工作状态及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控制空调组件及燃油加热器的启停。有益效果:能够对驾驶室内进行独立加热、辅助加热及对驾驶室内的玻璃进行除霜。

    支架结构及车辆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937683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325890.3

    申请日:2021-0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架结构及车辆,支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连接架;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本体、设于其上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支架本体与连接架相连,第一支架本体具有沿第二方向相背设置的第一安装侧和第二安装侧,第一安装部将第一挡泥板安装于第一安装侧,第二安装部将燃油滤清器安装于第二安装侧;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支架本体、设于其上的第三安装部和第四安装部,第二支架本体与连接架相连,第二支架本体具有沿第二方向相背设置的第三安装侧和第四安装侧,第三安装部将第二挡泥板安装于第三安装侧,第四安装部将空气滤清器安装于第四安装侧。本发明提供的支架结构及车辆,可实现底盘多个部件的集成设置且结构简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