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体牙移植修复重度骨缺损的缺失牙方法及辅助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95006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40199.8

    申请日:2025-04-09

    Inventor: 吴志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体牙移植修复重度骨缺损的缺失牙方法及辅助设备,包括以下步骤:S1:供牙手术前拍摄口腔CBCT,并根据CBCT数据3D打印供牙模型;S2:供牙手术前牙周系统治疗,避免过度搔刮拔牙窝;S3:拔松自体供牙,放在原位拔牙窝内备用。本发明提供的自体牙移植修复重度骨缺损的缺失牙方法及辅助设备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的修复方式;可以恢复受牙区正常的牙周组织和牙本体感受;能形成牙周膜愈合和诱导成骨,并进行牙槽骨适应性改建,可实现正畸移动;可用于未成年病例,年轻恒牙移植,有牙髓再生、牙根继续发育和萌出的可能性;治疗周期短,经济实惠;不依赖特殊仪器设备和昂贵的材料;若失败,后续仍可种植或其他修复治疗。

    一种抗菌-促细胞粘附的骨科植入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571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23497.7

    申请日:2025-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促细胞粘附的骨科植入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配置多酚类化合物的水溶液,将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和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加入到单水溶液中,其中,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和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的质量浓度比为50:1~200:1;2)将植入物基材在室温下浸泡于上述溶液中反应12h~24h小时;3)清洗后,得到抗菌‑促细胞粘附的骨科植入物。本发明实现了细菌和细胞的竞争性生长:细胞>细菌的生长。实现了抗菌与促粘附促成骨的双赢,可从一定程度上减少骨科手术中的感染引起种植体松动的问题。

    一种用于口腔癌早期诊断的唾液和血浆外泌体miR-185绝对定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3302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52711.8

    申请日:2023-07-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唾液和血浆外泌体miR‑185的绝对定量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口腔白斑癌变和口腔癌的早期诊断。该方法是通过提取唾液和血浆外泌体RNA、设计合成引物、合成miR‑185标准物质、建立miR‑185标准曲线、内参的选择、RNA逆转录与PCR反应、数据统计分析,为外泌体miR‑185的绝对定量提供了完整、可靠、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为口腔白斑癌变和口腔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一种一次性可视化牙科手机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6707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70621.3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可视化牙科手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机头组件中的机头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安装腔,第一安装腔中设置有可视化组件中的内窥镜本体;手柄组件的手柄本体背离机头组件的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拆卸开槽,拆卸开槽设置于手柄本体靠近机头本体的一端,且拆卸开槽延伸至手柄本体与机头本体的连接过渡处;第一安装腔与拆卸开槽连通。有益效果在于:手机使用完成后,解除子座与母座的连接,将内窥镜本体从第一安装腔中取出,再将一体的内窥镜本体、前端排线、子座经拆卸开槽取出;然后将内窥镜本体、前端排线、子座安装到新的不具有内窥镜本体的一次性可视化牙科手机中,可重复使用内窥镜本体,节约了使用成本。

    一种排龈角度可变的排龈器

    公开(公告)号:CN11128158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010151841.8

    申请日:2020-03-06

    Inventor: 郭翠 袁冬 胡春晓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排龈角度可变的排龈器,包括:排龈头组件、握持杆,排龈头组件包括排龈片、托架、连接部,排龈片通过连接部与托架之间拆卸地连接,托架上设有球铰,球铰连接于握持杆的一端,还包括颊粘膜保护片,颊粘膜保护片可拆卸地连接于握持杆上且能够沿着握持杆的长度延伸方向远离或者朝向排龈头组件移动。本排龈器最大特点在于,进行牙体预备过程中,牙龈片能够实现多角度的选择,使牙龈的排开更加方便,便于操作者进行良好的肩台预备,防止牵拉疼痛的发生及由于牙龈或者粘膜损伤带来的出血现象发生,保护黏膜组织的同时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并能够减少排龈线及排龈膏等医疗垃圾的产生。

    一种口腔医学数字化病例智能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4111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39006.X

    申请日:2024-07-31

    Inventor: 孙静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腔医学数字化病例智能管理方法,本发明涉及医疗信息技术领域,口腔医学数字化病例智能管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运用数字化采集设备对患者的口腔内部结构、病症表现进行全面的数据采集,同时整合患者过往的纸质病历、影像学检查资料以及检验报告,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数字化采集设备和技术,全面整合患者的口腔数据和过往病历资料,将其转化为数字化形式,节省了大量纸质病历查找和整理的时间,实时的病例信息同步机制确保医疗团队始终掌握最新信息,避免因信息延误或不一致导致的误诊和重复工作,这些功能的协同作用,使医生能够更专注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大大提高了医疗效率。

    外科增强现实导航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84051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929210.2

    申请日:2024-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科增强现实导航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在光学跟踪仪的跟踪范围内,可以快速实现可见光相机的内外参、畸变系数的标定,而后利用划取点配准算法实现术前医学影像与患者空间的配准,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搜索器官虚拟模型的最佳3D姿态,将器官模型的对应3D关键点与2D关键点进行对齐,从而实现器官虚拟模型与真实器官的精准虚实融合,融合精度以及效率均较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