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补修结构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89261B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0680056673.2

    申请日:2006-12-19

    Inventor: 西山新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管道底部固定物难以堆积,并且就算有堆积的情况,也能够轻易去除的管道补修结构。使用在管道(1)内侧以一定节距设有嵌合部(2p)的补强部件(2),构筑略沿着管道(1)截面形状的中空骨架状补强体,在该补强体的内侧安装树脂制的内面部件(10)后,在以这些内面部件(10)与管道内壁(1a)形成的空间填充固化性填充料,在形成填充料层(3)的管道补修结构中,将内面部件(10)的本体部(10c)朝其宽度方向形成为凹状。并且,通过该凹形状,在管道底部形成沟槽,能够降低相对沿着管内流动的流水的阻力。因此,本发明在马蹄形管、矩形管(矩形涵洞)等底部成平面状而管内物流下速度低的管道中,能够提高其流下能力。

    管道补修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89261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680056673.2

    申请日:2006-12-19

    Inventor: 西山新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管道底部固定物难以堆积,并且就算有堆积的情况,也能够轻易去除的管道补修结构。使用在管道(1)内侧以一定节距设有嵌合部(2p)的补强部件(2),构筑略沿着管道(1)截面形状的中空骨架状补强体,在该补强体的内侧安装树脂制的内面部件(10)后,在以这些内面部件(10)与管道内壁(1a)形成的空间填充固化性填充料,在形成填充料层(3)的管道补修结构中,将内面部件(10)的本体部(10c)朝其宽度方向形成为凹状。并且,通过该凹形状,在管道底部形成沟槽,能够降低相对沿着管内流动的流水的阻力。因此,本发明在马蹄形管、矩形管(矩形涵洞)等底部成平面状而管内物流下速度低的管道中,能够提高其流下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