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叶片性能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9018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12446.9

    申请日:2024-0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叶片性能的检测系统及方法。风电叶片性能的检测系统包括用于安装待检测的风电叶片的叶片检测平台,其前侧排布至少三台用于拉动风电叶片进行上、下往复摆动的牵引机,牵引机分布于风电叶片的正下方;还包括至少三台用于实时记录风电叶片摆动位置、可上下升降的位移检测仪,位移检测仪位于风电叶片的侧面,位移检测仪的前后跨度覆盖待检测的风电叶片的长度;以及与位移检测仪信号连接的中控控制器,用于收集位移检测仪反馈的位移监测数据并进行计算;以及与待检测的风电叶片的周向外轮廓适配的随型抱夹具,随型抱夹具与牵引机的位置一一对应,牵引机上的钢丝绳的自由端固定于对应的随型抱夹具的下端。本风电叶片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叶片固定步骤,实时动态数据采集和计算步骤。本发明风电叶片性能的检测系统及方法能对风电叶片的变量、位移量等关键数据进行实时且准确地采集和及时分析,提高了叶片核心性能的检测能力。

    风电叶片去辅材工具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51460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1910013405.1

    申请日:2019-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去辅材工具,其包括铲管、调节板和推杆,所述推杆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铲管的顶部,所述铲管具有左右贯穿的过料孔,所述铲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进料端和调节端,所述进料端的底部开具有刀刃,所述调节板可升降地连接于所述调节端并用于调节所述过料孔的大小。通过调节板能够调节不同规格的导流管通过过料孔,通过推动推杆使得导流管将通过过料孔,从而实现直接将导流管与导流网铲开,减少人工操作,省时省力,提高操作安全性,且降低风电叶片生产周期。同时,推杆与铲管能够拆卸分开放置,减少风电叶片去辅材工具的占用空间。

    大型风电叶片立式存储装置及其存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084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341737.5

    申请日:2023-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风电叶片立式存储装置及其存储方法,应用于风电叶片,大型风电叶片立式存储装置包括立式存储车、轨道机构、翻转机构和旋转机构,立式存储车的顶部连接于风电叶片,立式存储车的底部滑动连接于轨道机构,轨道机构的输入端连接于翻转机构上以使翻转机构带动输入端相对于地面旋转,旋转机构转动连接于轨道机构上,以使旋转机构转动带动立式存储车改变滑动方向。本发明叶片立式存储占地面积小,且存储时只需一台吊车,空间利用率高。控制系统自动分配存储工位并运输风电叶片到指定的存储工位,并随时取出,自动化程度高,灵活性强。立式存储车上有多种不同直径的连接孔,可与不同节圆直径的风电叶片连接,通用性强。

    一种风电叶片无损探伤大梁后缺胶维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5969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0336318.7

    申请日:2021-03-29

    Inventor: 淡凌凌 杨勇 吴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无损探伤大梁后缺胶维修方法,S1、缺胶点外定位:在第一壳体板的外表面上用第一磁铁标记缺胶点;S2、缺胶点内定位:第二壳体板和所述第一壳体板相对设置,将第二磁铁穿过第二壳体板送入缺胶点所在的腹板处,所述第一磁铁、第二磁铁两者相吸,在所述第二磁铁处做缺胶标记;S3、补胶:在所述缺胶标记处钻注胶孔并注胶。本发明的风电叶片无损探伤大梁后缺胶维修方法不需要在壳体开窗,避免了大范围破坏壳体,操作人员不需要进入壳体内部使用设备,该方法简单方便,大大提升维修效率以及提高修复的成功率。

    风电叶片根端挡板模具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9098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310014114.0

    申请日:2023-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根端挡板模具的制作方法,风电叶片根端挡板模具包括根端挡板阳模和根端挡板阴模,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作根端挡板阳模;步骤2、将根端挡板阳模的表面打磨至表面顺滑;步骤3、涂抹脱模剂5‑6遍,以及涂抹一层模具胶衣;步骤4、待表面半固化状态,铺设一层短切毡或一层表面粘,在手糊两层双轴布后整体覆盖脱模布,常温状态下8‑9小时固化;步骤5、铺设15‑20层双轴布;步骤6、做真空系统将铺设的双轴布进行灌注,加热温度80‑90°,加热7‑8小时后脱模,从而制作形成根端挡板阴模。整个工艺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节省原材料,降低人工制作成本,降低工作量,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风力发电叶片根端合模面打磨确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8391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13085.5

    申请日:202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叶片根端合模面打磨确认装置,其包括固定部件、滑动轨道和检测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包括有安装板和夹持机构,所述滑动轨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顶部,所述夹持机构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并用于夹持连接于风力发电叶片根端的钢法兰,所述检测部件连接于所述滑动轨道并能够在所述滑动轨道上移动,以用于测量风力发电叶片根端合模面打磨是否平整。在根端合模面初步打磨完成时,通过固定部件与钢法兰相连接,从而实现稳定连接固定;通过检测部件在滑动轨道上移动并测量风力发电叶片根端合模面打磨是否平整,检测方便且非常快速,大大节省合模缝打磨时间,且易于保证合模叶片的产品质量;同时,结构简单,成本低。

    用于风电叶片的合模匹配性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86772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338741.6

    申请日:2020-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风电叶片的合模匹配性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用于压型的腹板固定于风电叶片模具上;在腹板下涂覆胶黏剂并进行加压测试,以检查腹板是否发生偏移,若发生偏移则对腹板的固定位置进行调整后再次进行加压测试,直至腹板在加压测试中不再发生偏移;进行试合模检测,其中,采用腹板对风电叶片产品的前缘区域、后缘区域、腹板上边缘区域的合模间隙进行测量,以确定各个区域的合模间隙是否超出预设的间隙标准,超出时调整和风电叶片产品相关的模具或工艺,直至各个区域的合模间隙均达到标准。本发明能够显著地提高风电叶片的生产效率,降低风电叶片的主模的在产周期,并降低风电叶片生产中的材料成本。

    一种风电叶片分区灌注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5969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356658.6

    申请日:2021-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分区灌注工艺方法,包括铺设步骤S1以及灌注步骤S2:所述S1中,沿叶片长轴方向依次划分为叶片根部、叶片A段、叶片B段以及叶片尖部,逐层、分区铺设灌注材料,形成位于叶片根部的根部灌注体系,位于叶片A段的A段灌注体系,位于叶片B段的B段灌注体系,位于叶片尖部的尖部灌注体系;所述S2中,向所述根部灌注体系、所述A段灌注体系、所述B段灌注体系、所述尖部灌注体系中统一进行真空灌注。本发明将叶片分区,各区成立独立灌注体系,灌注时,同时向各区进行真空灌注,灌注效率提高,缩短了灌注时间,避免了根端未浸润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叶片的质量。

    预制成型的风电叶片的外补强装置及其外补强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8225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64712.8

    申请日:2024-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成型的风电叶片的外补强装置及其外补强成型方法,预制成型的风电叶片的外补强装置包括有翻转机构、两个外包边模具、控制机及预浸料,两个外包边模具分别设置于翻转机构的两端,翻转机构包括基座、两个翻转臂和两个支撑座,风电叶片设置于基座上,两个翻转臂间隔设置于基座的两端并位于风电叶片的两侧,且两个翻转臂均转动连接于基座,两个支撑座分别连接于两个翻转臂的外端,两个外包边模具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座上,两个外包边模具沿风电叶片的延伸方向延伸,两个外包边模具上均设置预浸料,控制机与翻转臂传动连接。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节约工时,避免浸润不良、浸润过多、褶皱、气泡等缺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