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反射玻璃
    1.
    发明公开
    防反射玻璃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77654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262487.6

    申请日:2023-09-27

    Abstract: 一种防反射玻璃,其特征在于,依次具有玻璃基板、防反射膜以及保护层,前述防反射膜自前述玻璃基板侧起依次具备:折射率为1.67~1.87、膜厚为35~120nm的中折射率层;折射率为1.90~2.05、膜厚为30~115nm的高折射率层;以及折射率为1.34~1.45、膜厚为45~115nm的低折射率层,前述保护层的折射率为1.42~1.48、膜厚为5~50nm,前述高折射率层由包含金属醇盐低聚物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该防反射玻璃的两面的平均光反射比为0.6%以下,并且在玻璃表面的伸长率为5%以下的弯曲中保护层以及防反射膜的各个层不产生裂纹。

    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8724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80081678.0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预浸料制作时氟树脂膜不容易沿宽度方向收缩的氟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一种包含碳纤维和能熔融加工的氟树脂的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工序(1),在使开纤后的碳纤维与反张力为3.0N/cm2以下的能熔融加工的氟树脂的膜重叠的状态下,加热至上述氟树脂的熔点以上的温度并进行加压,由此得到预浸料;以及工序(2),在将上述预浸料沿厚度方向重叠1片以上的状态下,加热至上述氟树脂的熔点以上并进行加压,由此得到上述复合材料。

    高防反射强化玻璃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3564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710193714.2

    申请日:2017-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防反射强化玻璃的制造方法。在玻璃基板上被覆高折射率用涂敷液、被覆低折射率用涂敷液后以100~500℃加热形成防反射膜,在离子交换用金属盐熔融液中以380~500℃进行化学强化处理;高折射率用涂敷液含有(a)硅化合物、(b)由氧化锆和/或二氧化钛颗粒形成的高折射率用无机氧化物颗粒及(c)金属螯合物,(a)与(b)的质量比为50/50~95/5,(c)相对于(a)与(b)共100重量份在20重量份以下;低折射率用涂敷液含有所述(a)、(d)内部有空洞的中空二氧化硅颗粒及所述(c),(a)与(d)的质量比为50/50~99/1,(c)相对于(a)与(d)共100重量份在20重量份以下。

    具有防眩性及抗反射性的透明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91222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780058979.X

    申请日:2017-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明基板(10),为具备透光性基材(11)、抗反射层(14)和半固化物层(13s)的中间层叠体(1)的半固化物层(13)经全固化而成的基板,所述抗反射层(14)设于基材(11)的至少一方的面,所述半固化物层(13s)设于基材(11)与抗反射层(14)之间,由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半固化物构成,其中,在抗反射层(14)的表面具有不规则的凹凸结构,且凹凸结构的表面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01~1.00μm、平均凹凸周期RSm为1~30μm,抗反射层(14)在最表层具备折射率1.47以下且厚度50~200nm的低折射率层(14a),半固化物层(13s)的杨氏模量为0.1~2.5GPa且全固化后的厚度为1.0~10.0μm,中间层叠体(11)的伸长率为105~150%。

    软质线状发光体以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24021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80049539.3

    申请日:2016-08-23

    Inventor: 金森尚哲

    Abstract: [课题]提供软质线状发光体以及其制造方法,该线状发光体能够沿着装饰对象物的形状或者根据形成为线状的装饰文字或装饰图案而柔软地弯曲来使用,另外用途广泛且发光亮度等发光性能优异。[解决手段]光纤型线状发光体由棒状的挤出成形件构成,该挤出成形件在以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为主材的芯层的周围一体地形成有以氟系树脂为主材的包覆层,并且,所述芯层的主材使用的是弯曲弹性模量(ASTM D790)为50~500MPa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的嵌段共聚物或者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的嵌段共聚物。

    透明树脂基板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23977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180074460.3

    申请日:2011-10-26

    Abstract: 一种透明树脂基板,其包括由热塑性树脂形成的透明基底片和设置在基底片的一个表面上的硬涂膜。该透明树脂基板的特征在于所述硬涂膜由以下物质形成:通过固化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获得的树脂组分,所述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含有三官能以下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和四官能以上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硅烷偶联剂或其水解产物;粒径为5-500nm且折射率在1.44-1.5范围内的硅溶胶;和金属螯合化合物;在所述硬涂膜上形成低折射率层,所述低折射率层由粒径为10-150nm且折射率为1.44以下的低折射率中空硅溶胶、硅烷偶联剂或其水解产物和金属螯合化合物形成;以及所述低折射率层含有10-50重量%的中空硅溶胶,同时含有重量比为60/99至40/1的水解产物和金属螯合化合物。

    显示面板用透明保护板和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63027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180009788.7

    申请日:2011-02-14

    Abstract: 公开一种显示面板用透明保护板,其通过在透明硬质树脂基板上顺次层压底层、阻气层和如果需要的透明粘合层而获得,所述透明粘合层由丙烯酸类粘合剂构成,所述透明硬质树脂基板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基板或者芳族聚碳酸酯树脂基板。所述显示面板用透明保护板的特征在于:所述底层为通过将下述底层材料溶液聚合获得的固化体,所述底层材料溶液包含90至20质量份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类粘合性树脂(A),和10至80质量份硅化合物(B);所述硅化合物(B)由选自由烷氧基硅烷化合物、烷氧基硅烷化合物的水解产物、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的水解产物和二氧化硅细颗粒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化合物构成,和所述阻气层为氧化硅的致密固化体,所述致密固化体通过在胺催化剂(D)的存在下将聚硅氨烷化合物(C)固化而获得。

    加热单元和加热容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89930A

    公开(公告)日:2005-11-02

    申请号:CN200510064394.8

    申请日:2005-04-15

    Abstract: 一种加热单元,能够抑制因反应热而引起的容器等的热变形和向加热容器外的热传递,而且还能对被加热物进行良好的加热。该加热单元(1)包括:具有开口部(12)的盒(10);密封开口部(12)的防湿片(50);沿盒(10)的整个内表面设置的吸水片(20);收容于吸水片(20)的内部的水袋(30);收容于吸水片(20)内部、通过水合反应发热的发热剂(40);破断用带(70),用于扯断水袋(30)和防湿片(50),破断用带(70)的一端由吸水片(20)固定、另一端通过水袋(30)的未封入水的部分伸出至盒(10)的外部。

    准各向同性补强片材、FRP成型体和FRP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15660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1810264447.8

    申请日:2018-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仅强度优异而且可成型为多种形状的赋形性优异的准各向同性补强片材和以该准各向同性补强片材作为主材料的具有难以折断的突起部的FRP成型体以及该FRP成型体的有效率的制造方法。在由增强纤维材料F和热塑性树脂M构成的准各向同性补强片材S中,通过对于连续纤维在一个方向排列的状态下粘接一体化而成的多个UD片材片(P)(P)…,在使各片材片的纤维方向无规地取向的状态下并且在以各片材片之间重叠的方式排列为层状的状态下粘接而形成片材主体,而且作为上述UD片材片P■P…,使用了宽2mm~20mm、长5mm~70mm、宽与长的比率1:1~1:6的四方形状的片材片。

    带导光棒的视线诱导标及钢索护栏

    公开(公告)号:CN11364648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980094455.5

    申请日:2019-04-15

    Abstract: 【课题】提供即使在屋外长期使用发光性能也不易下降,而且施工也容易且卷绕后的松弛也不易发生的带导光棒的视线诱导标及使用其的钢索护栏。【解决手段】由将多个绳股捻合而形成的绳索构件;以与在该绳索构件外周的绳股之间形成的螺旋状的谷间部密合的状态卷绕的、具备以丙烯酸系树脂为主材的芯层和以氟系树脂为主材的包覆层的周面发光型导光棒;以及装载于该导光棒的端部的光源装置来构成视线诱导标,并且将上述导光棒的在使用加速耐候性试验机的试验时间1000小时下的亮度变化量设为±10%的范围内,将色度[x,y]的各数值的变化量设为±0.02的范围内,进而将上述导光棒在‑20℃气氛下的弯曲弹性率设为0.5~5.0×103MPa,进而,以捻角10°~20°的范围将绳股捻合而形成上述绳索构件,以螺距100mm~200mm的范围均匀地形成螺旋状的谷间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