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456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59858.3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机械超声换能器的超声针灸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超声针灸领域,贴片通过贴附区粘附在人体表面并使阵列区覆盖住穴位,阵列区内布设有若干压电单元,压电单元将电能转换为声能;若干压电单元分为至少两组,控制部向若干压电单元输电并调整施加在各压电单元上的激励电压的大小与时延,并基于相控聚焦理论模拟针灸时针刺深度及入针角度以及入针强度的变化。本发明的针灸装置通过识别机构拍摄使用者的照片并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定位使用者的穴位位置与深度,同时采用相控方法控制压电单元阵列发射的超声波实现聚焦焦点的变化,从而实现精准刺激与定位,通过利用压电单元探测被刺激部位的肌肉变化和血液流速变化,从而对识别机构定位的穴位位置进行校准。
-
公开(公告)号:CN116385084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310242233.1
申请日:2023-03-09
IPC: G06Q30/02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长程自主代客泊车服务的泊车场异构初始定价方法及装置,属于智能交通系统中泊车服务管理领域。在长程自主代客泊车中,通过分析泊车场和卸客点的地理拓扑关系,估计泊车场的泊车需求。对于泊车需求较高的泊车场,通过分析其临近卸客点特征,提高初始泊车价格,将泊车需求诱导至需求较低的泊车场。该异构初始定价技术通过平衡泊车场间的泊车需求,降低泊车成本并减少交通拥堵,能够有效缓解泊车难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3298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74834.0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热储能系统,本发明涉及光热储能技术领域,光热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箱内设有相变物质,换热流路穿设于储能箱且与相变物质换热配合,冷却装置包括换热外壳和吸水凝胶板,太阳能光伏板和换热外壳抵接,换热外壳限定出安装腔,换热外壳具有相对的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第一壁部形成有安装腔出口,第二壁部形成有安装腔进口,换热流路的两端分别与安装腔出口和安装腔进口连接以形成循环流路,吸水凝胶板设于安装腔内且与换热外壳抵接,第一壁部和吸水凝胶板之间形成蒸汽空间。通过吸水凝胶板吸收太阳能光伏板的热量,换热流路与相变材料换热配合,能够提升太阳能光伏板的工作效率和太阳能能源利用率,也有利于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1166850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010395679.4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以过渡金属为金属源,三辛基氧化膦为反应溶剂,通过胶体合成的方法制备出反应产物,再将反应产物与碳载体进行负载反应,得到负载型过渡金属磷化物阳极催化剂。该阳极催化剂具有高碱性HOR活性和高稳定性,且制备成本较低,适合于商用量产,在燃料电池领域具备巨大的应用前景。具体的,本发明采用乙酰丙酮钌作为钌源,三辛基氧化膦作为反应溶剂、三正辛基膦作为磷源,通过该制备方法制备得到阳极催化剂Ru2P/C,其载量为0.4mgcm‑2时,在80℃,0.1Mpa的背压条件下,能够达到1.3Wcm‑2(电流密度为3.0Acm‑2)的峰值功率。且该阳极催化剂Ru2P/C的质量比交换电流密度(j0,m)为0.27mAμg‑1,面积比交换电流密度(j0,s)为0.37mAcm‑2,分别达到Ru/C的3倍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966941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85269.2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
Inventor: 李子乐
IPC: G02B5/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实现精密相位校正的光学超构表面薄膜,包括基底和位于基底上的纳米阵列,纳米阵列包括多个纳米结构,纳米阵列中的所有纳米结构具有相同的高度,纳米阵列中的每个纳米结构的横向尺寸根据目标相位调控信息优化得到,光学超构表面薄膜用于对入射光进行相位校正。本发明通过改变各位置处纳米结构的横向尺寸实现精密相位校正,性能优越、设计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1496694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75941.X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
Inventor: 李子乐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叠层纳米结构的复振幅调控超表面及其设计方法。超表面中的第一纳米砖和第二纳米砖均用于实现四分之一波片的功能,圆偏振光入射至基底层,并依次通过第一纳米砖阵列层、隔离层、第二纳米砖阵列层后出射,出射光中与入射的圆偏振光旋向相反的圆偏振光受到复振幅调控,复振幅调控的调控量由第一纳米砖的转向角和第二纳米砖的转向角决定。本发明无需改变纳米结构尺寸,亦无需增加单元结构大小,仅通过改变纳米结构转向角即可实现连续精密的复振幅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2973472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195506.2
申请日:2021-02-19
Applicant: 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层复合膜的功能化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多孔支撑层上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引入掺杂巯基接枝位点的薄层复合层;(2)将能与巯基发生点击反应的功能性分子修饰到膜表面。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掺杂巯基接枝位点薄层复合膜可以在常温下进行快速功能化反应,反应稳定性强、接枝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本发明制备的功能化薄层复合膜性能稳定,功能层接枝覆盖率大、膜污染程度小,可根据不同需求接枝不同功能应用不同领域,如生物医药、化工生产、药物分离等。
-
公开(公告)号:CN11335051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562765.4
申请日:2021-05-24
IPC: A61K47/46 , A61K47/22 , A61K47/36 , A61K47/32 , A61K35/74 , A61K31/704 , A61K31/337 , A61K41/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菌与MOF基载体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将MOF纳米粒子负载治疗剂,获得负载化疗药物MOF载体;将透明质酸包裹于所述负载化疗药物MOF载体上,获得表面负电性MOF载体;将聚丙烯胺盐酸盐修饰在希瓦氏菌表面,获得表面正电性希瓦氏菌溶液;将所述表面负电性MOF载体和所述表面正电性希瓦氏菌溶液通过静电作用相结合,获得细菌与MOF基载体杂化材料。细菌与MOF基载体杂化材料用于抗肿瘤治疗中精准性高且可多模式联合治疗,不仅结合了每种单一疗法的优点,还可以弥补各自不足,从而产生高效、低毒的抗肿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6345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714281.2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多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外壳形貌可控的中空结构的镍钴氧化物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SBA‑15模板剂、Ni(NO3)2、Co2(NO3)2、碱性沉淀剂按比例称取后,将SBA‑15模板剂配制成无水乙醇溶液;将Ni(NO3)2、Co2(NO3)2和碱性沉淀剂混匀后配制成水溶液;将两种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后水热反应,洗涤、干燥,放入NaOH溶液除去SBA‑15模板,再水浴加热、洗涤、干燥;在250‑350℃下退火1‑6h,即得外壳上的纳米片状结构的厚度不同的中空结构的镍钴氧化物电极材料。通过使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碱性沉淀剂,使制备出的中空形状的NiCo2O4电极材料,其外壳的形貌,以及纳米片状结构的厚度可以控制,进而使电极材料达到最佳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295550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811107627.1
申请日:2018-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高弹性模量、优良延展性的碳纳米管纤维材料及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碳纳米管薄膜;步骤2:对碳纳米管阵列薄膜进行离子或基团轰击处理,使相邻碳纳米管之间由共价键连接;步骤3:对步骤2得到的由共价键连接的碳纳米管薄膜抽丝加捻纺成丝状,即得到碳纳米管纤维材料。本发明使经离子或基团轰击后在碳纳米管间引入强共价键连接,使得碳纳米管间界面的力学性能显著提升,在承受载荷时不易因碳纳米管间发生滑动而破坏失效;通过加捻可提升碳纳米管纤维的密实度和碳纳米管之间的范德华相互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