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1512166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680055494.7
申请日:2006-07-31
IPC: F16B4/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4/004 , F16B17/00 , F16B2200/10 , Y10T29/49286 , Y10T29/49925 , Y10T29/49936 , Y10T403/4949 , Y10T403/4966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牢固地连结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技术。在第一部件上形成柱状部,在第二部件上形成孔,将在第一部件上形成的柱状部压入到在第二部件上形成的孔中。这里,在柱状部的侧面和孔的侧面这两者中的硬度更高的侧面上预先形成有在轴向上断续地延伸的峰部或相对于轴向倾斜地延伸的峰部,该峰部在周向上反复地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512166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680055494.7
申请日:2006-07-31
IPC: F16B4/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4/004 , F16B17/00 , F16B2200/10 , Y10T29/49286 , Y10T29/49925 , Y10T29/49936 , Y10T403/4949 , Y10T403/4966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牢固地连结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技术。在第一部件上形成柱状部,在第二部件上形成孔,将在第一部件上形成的柱状部压入到在第二部件上形成的孔中。这里,在柱状部的侧面和孔的侧面这两者中的硬度更高的侧面上预先形成有在轴向上断续地延伸的峰部或相对于轴向倾斜地延伸的峰部,该峰部在周向上反复地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501347B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0680055510.2
申请日:2006-07-31
IPC: F16D1/0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11/006 , F16B4/004 , F16B17/00 , Y10T29/49286 , Y10T29/49826 , Y10T29/49908 , Y10T403/49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牢固地紧固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技术。在第一部件上形成柱状部,在第二部件上形成孔,将第一部件的柱状部压入第二部件的孔中。这里,使得与柱状部的垂直于轴的截面外接的外接圆的直径比与所述孔的垂直于轴的截面内切的内切圆的直径大。使得与所述柱状部的垂直于轴的截面内切的内切圆的直径比与所述孔的垂直于轴的截面外接的外接圆的直径小。在所述柱状部和所述孔中侧面的硬度较高的一者上,在压入时位于前方的端部上形成有锥形部,该锥形部的侧面相对于轴向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01501347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680055510.2
申请日:2006-07-31
IPC: F16B4/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11/006 , F16B4/004 , F16B17/00 , Y10T29/49286 , Y10T29/49826 , Y10T29/49908 , Y10T403/49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牢固地紧固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技术。在第一部件上形成柱状部,在第二部件上形成孔,将第一部件的柱状部压入第二部件的孔中。这里,使得与柱状部的垂直于轴的截面外接的外接圆的直径比与所述孔的垂直于轴的截面内切的内切圆的直径大。使得与所述柱状部的垂直于轴的截面内切的内切圆的直径比与所述孔的垂直于轴的截面外接的外接圆的直径小。在所述柱状部和所述孔中侧面的硬度较高的一者上,在压入时位于前方的端部上形成有锥形部,该锥形部的侧面相对于轴向倾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