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540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58629.2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扬州中矿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博厦矿山科技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充填式沿空留巷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监测管线布置方法,包括根据采煤工作面现场条件及留巷充填墙体施工工艺,确定测点数量、布置间隔及测点距充填墙体的距离;在充填袋预加工圆周型孔洞,在充填材料前向孔内放置支撑管,墙体充填完毕后支撑管与周边墙体接缝处喷涂封堵材料;将监测传感器及线路穿过高压胶管,高压胶管两端分别连接保护管头和支撑管;将铁丝穿过挡矸支架与后方煤岩孔隙,铁丝一端连接高压胶管,铁丝另一端连接牵引设备,将高压胶管拉入采空区不同深度即测点距充填墙体距离,放置在后刮板机采空区侧外沿。其能够解决充填式留巷插管监测采空区自然发火参数导致的充填墙体密封不严、测点布置深度难以控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0422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15364.0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扬州中矿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4B28/16 , C08F251/00 , C08F220/58 , C08F230/02 , C04B111/28 , C04B111/20 , C04B111/70
Abstract: 一种无机速凝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A料和B料,所述A料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制成:硫铝酸盐水泥25‑35份、高炉渣30‑40份、废石膏10‑20份、回收氧化铝纤维1‑3份、火山灰5‑10份、(3,6‑二氨基吖啶‑9‑基)硼酸0.8‑1.2份;所述B料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原料制成:功能水溶性树脂4‑6份、3‑(N‑吗啉基)‑2‑羟基丙磺酸钠1‑2份、三氯蔗糖0.5‑0.8份、木质素磺酸钠0.1‑1份、1,3,5‑三缩水甘油‑S‑三嗪三酮0.8‑1.2份、N‑(三甲氧基硅丙基)乙二胺三乙酸钠盐0.1‑0.5份。该材料速凝效果好,抗压强度大,阻燃抗静电性能佳,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875719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111811.9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江苏博厦矿山科技有限公司 , 扬州中矿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松软煤层回采巷道两帮主动支护方法,包括上排锚索、下排锚索和W型钢带,所述上排锚索与下排锚索分别固定于坚固顶层和坚固底层中。本发明通过采用锚索+W型钢带的联合支护方式,在巷道完整性破坏严重之前,对极软煤层中的回采巷道两帮进行主动支护,将锚索锚固到坚固层位,提高了回采巷道帮部的自身承载力,增加了巷道围岩整体的稳定性,减少了极松软煤层中回采巷道冒顶、底鼓等事故的发生,实现矿井的安全生产,且锚索与W型钢带的安装结构简洁,可以节约成本,不易发生局部变形导致的安全隐患,还给出该主动支护结构的安装方式,施工简单且高效,具有经济效益好等优势,适用于极松软煤层中回采巷道的主动支护,便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7387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065928.1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扬州中矿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壁工作面垮落与充填协同开采的充填开采方法,属于煤炭开采技术领域。解决了残余煤柱回收时,矿井区域内实施长壁工作面充填开采期间需将综采支架撤换为专用充填支架,从而增加采购安装费用和影响回采周期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为:1、顶板超前水压致裂,2、工作面缩面,3、充填沿空留巷及采空区密闭,4、顶板超前铺网,5、工作面支架中间循环施工锚索,6、支架后方顶板临时单体液压支护+金属铰接顶梁支护,7、首排木垛隔断采空区,8、充填袋吊挂区域单体液压支柱立模支护,9、初始充填,10充填步距调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工艺根据充填开采边界的几何轮廓,在支架后方进行灵活充填与垮落管理采空区协同开采,无需替换专用充填支架,降低充填开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19927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961563.1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扬州中矿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综采工作面预掘回撤通道的全生命周期围岩稳定控制方法,确定回撤通道开始受到叠加应力扰动时的煤柱宽度R1;确定回撤通道高水材料墩柱加固时机G;确定煤柱屈服临界宽度R2;确定回撤通道与工作面贯通后基本顶合理的悬顶长度L;确定水压致裂切顶的范围W;在工作面回撤通道掘进支护完成后,及时对距回撤通道回采侧煤壁b处到煤柱临界屈服宽度R2之间的上覆坚硬顶板进行水压致裂切顶;在工作面距回撤通道的距离接近加固时机G之前,将高水材料墩柱全部浇筑完毕;在回撤通道与工作面完全贯通后,先使支架暂停移架作业,再对高水材料墩柱进行截割作业,为回撤提供作业空间。该方法能提高回撤通道围岩的稳定性,可确保综采设备安全高效的回撤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519927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961563.1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扬州中矿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综采工作面预掘回撤通道的全生命周期围岩稳定控制方法,确定回撤通道开始受到叠加应力扰动时的煤柱宽度R1;确定回撤通道高水材料墩柱加固时机G;确定煤柱屈服临界宽度R2;确定回撤通道与工作面贯通后基本顶合理的悬顶长度L;确定水压致裂切顶的范围W;在工作面回撤通道掘进支护完成后,及时对距回撤通道回采侧煤壁b处到煤柱临界屈服宽度R2之间的上覆坚硬顶板进行水压致裂切顶;在工作面距回撤通道的距离接近加固时机G之前,将高水材料墩柱全部浇筑完毕;在回撤通道与工作面完全贯通后,先使支架暂停移架作业,再对高水材料墩柱进行截割作业,为回撤提供作业空间。该方法能提高回撤通道围岩的稳定性,可确保综采设备安全高效的回撤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3622913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0961262.4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扬州中矿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E21C41/18 , E21F17/00 , E21D11/00 , E21D20/00 , E21D11/10 , E21D11/15 , E21B7/04 , E21B43/26 , G01V9/00 , G01D21/02 , G06F30/13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垮落法开采下井上下一体化隧道围岩变形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开采前提出基于超深孔穿层水压致裂坚硬岩层和协调无煤柱开采的地表均匀沉降控制方法,确定隧道分段动态锚注预加固方案,布置隧道监测控制网;开采过程中借助隧道监测控制网,对隧道整体结构下沉和周边收敛量进行监测;开采后分析监测数据,评价隧道稳定性及安全性,提出工作面回采后隧道衬砌结构和围岩加固修复方案;本发明基于水压致裂切顶+协调无煤柱开采+分段动态锚注+采后加固修复的井上下一体化变形分级控制技术,能够确保地表隧道适应煤层开采后的变形,实现合理开采煤炭资源和确保隧道安全运营的目标,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622802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182350.X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扬州中矿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大采高高水充填材料沿空留巷快速穿对拉锚杆的方法,首先将最上面一排对拉锚杆穿入第一排预留孔中,但并不在预定高度进行施工,而是在第一工作高度H1的位置进行施工,然后将第一对拉锚杆逐步提升到本充填空间的高度H2,此时由于第一对拉锚杆已全部穿好,之后通过扎带将充填袋悬吊在本充填空间顶板上,充填袋吊挂成型,第一排预留孔下部的所有对拉锚杆孔(预留孔)将完全展示出来,为剩余对拉锚杆的高效快速施工创造了条件,最后按照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顺序进行穿对拉锚杆。因此,该方法更加高效快速,安全可靠,节约了高水充填材料沿空留巷施工时间,为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创造了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362291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61262.4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扬州中矿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E21C41/18 , E21F17/00 , E21D11/00 , E21D20/00 , E21D11/10 , E21D11/15 , E21B7/04 , E21B43/26 , G01V9/00 , G01D21/02 , G06F30/13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垮落法开采下井上下一体化隧道围岩变形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开采前提出基于超深孔穿层水压致裂坚硬岩层和协调无煤柱开采的地表均匀沉降控制方法,确定隧道分段动态锚注预加固方案,布置隧道监测控制网;开采过程中借助隧道监测控制网,对隧道整体结构下沉和周边收敛量进行监测;开采后分析监测数据,评价隧道稳定性及安全性,提出工作面回采后隧道衬砌结构和围岩加固修复方案;本发明基于水压致裂切顶+协调无煤柱开采+分段动态锚注+采后加固修复的井上下一体化变形分级控制技术,能够确保地表隧道适应煤层开采后的变形,实现合理开采煤炭资源和确保隧道安全运营的目标,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706940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810605747.8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扬州中矿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IPC: C04B28/14 , C04B111/20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壁后注浆材料,其包括90~100重量份基本性能组分,0.5~5重量份隔振性能组分和90~300重量份水;基本性能组分由J1料和J2料组成,所述J1料由85~95wt%的水泥烧结料和5~15wt%的助剂组成;所述J2料由90%基料和10%辅料组成,其中,基料为石膏与石灰任意比例的混合物,辅料为速凝剂、早强剂和悬浮分散剂三者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隧道壁后注浆材料用于隔振作用的新思路,拓展了壁后注浆的功能,该注浆材料能较好的适应隧道振动特点,结合隔振原理通过改变引气剂及隔振颗粒配比实现材料隔振性能可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