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6709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966929.9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安徽华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线钢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管线钢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储能装置、第一换能装置、第二换能装置和风道装置,储能装置包括通气管和多个储能管,多个储能管分别与通气管连接,多个储能管的至少一部分设在地层中;风道装置包括风机和多个风道单元,风机与多个风道单元连通,多个风道单元与多个储能管一一对应,风道单元设在对应的储能管上,用于对储能管换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线钢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通过对储能管通风换热,可使储能管储气时降温,可使储能管放气时升温,可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且可提高系统的储能容量;通过将储能管的至少一部分设在地层中,有利于减小储能管的壁厚,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26709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965301.7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安徽华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硐室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硐室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储能容器,储能容器设于硐室,储能容器具有通气口,储能容器限定有储气腔和安装腔,安装腔与通气口连通,储气腔与安装腔连通,安装腔内设有蓄热件;第一换能装置,第一换能装置与供电端和通气口连通,用于将供电端的电能转换为高压气体储存于储气腔;第二换能装置,第二换能装置与通气口和用电端连通,用于转换储气腔储存的高压气体以将电能输出至用电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硐室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通过将蓄热件放置在安装腔内,使得储气装置和储热装置能够集成于储能容器中,进而使得系统的结构得以简化,降低硐室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用地成本和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26709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965995.4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安徽华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气共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水气共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储能装置、第一换能装置和第二换能装置,储能装置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连接管,第二容器设于第一容器内,且第二容器与连接管的一端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水库连通;第一换能装置与供电端和第一容器连通,用于电能转换为高压空气储存于第一容器;第二换能装置与第一容器和用电端连通,用于将第一容器储存的高压空气转换成电能输出,其中,第二容器的至少一部分可变形,以使高压空气储存至第一容器内时可挤压第二容器发生变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气共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通过设置可变形的第二容器,可提高储能装置的能量密度,提高系统的储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