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86871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0014480.X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T3/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和多层特征融合的图像超分辨率方法,在残差支路开头,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层卷积层直接提取低分辨率图像的原始特征;使用六个级联的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和多层特征融合的卷积循环单元来提取精确的深度特征;通过反卷积层对深度特征进行上采样,并且使用单层卷积层对上采样的特征进行降维,得到高分辨率图像的残差;在映射支路,使用双三次插值方法对低分辨图像进行上采样,得到高分辨率图像的映射;将高分辨率图像的映射和残差逐像素相加得到最终的高分辨率图像。本发明设计合理,充分考虑了特征通道间的差异性,高效地利用了层次化的特征,在取得较高准确率的同时,保持了较快的运行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355687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811570846.3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IPC: H04L9/40 , H04L41/0663 , H04N21/2187 , H04N21/258 , H04N21/418 , H04N21/44 , H04N21/4788 , H04N21/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电融合业务系统,包括:外部接入控制单元,与因特网连接,用于接收和处理第三方应用提供商的业务,并为广电融合业务系统提供安全防护;外部业务单元,与外部接入控制单元通信连接,用于提供web应用的安全服务;内部业务单元,与外部业务单元通信连接,用于提供视频业务的安全服务和直播业务的安全服务;测试应用单元,与安全管理单元通信连接,用于新业务的开发、测试,获得业务源,并业务源发送给安全管理单元;安全管理单元,用于对各单元进行安全监控,并接收测试单元发送的业务源,并将业务源发送给外部业务单元或内部业务单元;资源库,用于保存外部业务单元和内部业务单元的业务源。本发明系统结构清晰,且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765211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710970119.5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不明广播电视侵入信号的侦测系统,包括:多部手持式无线信号接收机、无线通信网络、网关处理中心、internet网络和信息处理模块,能够快速地同时进行广播电视侵入信号的测向和定位,找到不明信号源,操作简单,操作人员不需具备专业知识,能够按照操作步骤完成测量工作;采用手持式的无线信号接收机,体积小、重量轻,避免在复杂地方环境下,车辆或大型设备无法及时到达,而无法对侵入信号的测向定位;具有断点续传功能,当无线信号接收机对侵入信号的测向跟踪由于短时间的遮挡或其他原因丢失时,能够保持对侵入信号角度信息的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07831517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710978170.0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IPC: G01S19/46 , H04B17/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不明广播电视侵入信号多点协同测向的组合定位方法,所述方法能够快速地同时进行广播电视侵入信号的测向和定位,找到不明信号源,操作简单,操作人员不需具备专业知识,能够按照操作步骤完成测量工作;本方法采用手持式的无线信号接收机,体积小、重量轻,避免在复杂地方环境下,车辆或大型设备无法及时到达,而无法对侵入信号的测向定位;具有断点续传功能,当无线信号接收机对侵入信号的测向跟踪由于短时间的遮挡或其他原因丢失时,能够保持对侵入信号角度信息的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06919570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510983177.2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6/95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网络新媒体的页面链接去重扫描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目标网站URL进行字段拆解处理;对拆解得到的字段进行分段处理,基于分段处理的结果生成链接特征值;将生成的链接特征值与链接特征库存储的特征值进行比较,以判断出目标网站URL是否为重复URL。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对网站URL生成特征值并与已有特征值进行比较实现URL重复扫描效率低、工作强度大的缺陷,可以实现快速URL去重扫描,提高去重准确率,降低工作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982150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711446498.4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 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IPC: H04N21/4623 , H04N21/4627 , H04N21/6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视终端的信任链建立方法和智能电视终端。该方法包括:向第三CA申请第三密钥对以及第三证书,将第三密钥对私钥和第三证书写入智能电视终端的安全存储区,第三证书包含智能电视终端型号信息和第三密钥对公钥信息;将智能电视终端设置为:每次启动时检测自身是否具有第四证书,如果没有则所述智能电视终端生成唯一的第四密钥对,并在线将所述第四密钥对公钥和每一台智能电视终端唯一的标识提交至第四CA以请求获取第四证书,并附带发送第三证书以及用第三密钥对私钥对上述请求的签名;以及设置为:在接收到第四证书的情况下,将第四证书写入智能电视终端安全存储区。实现第四证书的在线安全下发,提高第四密钥对私钥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86871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014480.X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T3/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和多层特征融合的图像超分辨率方法,在残差支路开头,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层卷积层直接提取低分辨率图像的原始特征;使用六个级联的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和多层特征融合的卷积循环单元来提取精确的深度特征;通过反卷积层对深度特征进行上采样,并且使用单层卷积层对上采样的特征进行降维,得到高分辨率图像的残差;在映射支路,使用双三次插值方法对低分辨图像进行上采样,得到高分辨率图像的映射;将高分辨率图像的映射和残差逐像素相加得到最终的高分辨率图像。本发明设计合理,充分考虑了特征通道间的差异性,高效地利用了层次化的特征,在取得较高准确率的同时,保持了较快的运行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19062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842201.4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路径特征融合的语义分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多路径特征融合方法提取图像的基础深度特征;将提取的基础深度特征经过解码端网络,恢复原始图像分辨率信息,并生成分割结果;以交叉熵损失函数为目标训练网络,使用准确率和mIoU评价网络性能。本发明设计合理,其充分考虑了局部信息以及全局信息,在网络中的特征提取端和分类端添加了很多条路径,网络的输出是与原图像分辨率大小一致的分割图,使用图像已有的标签计算分割准确率,以最小化交叉熵损失函数为目标来训练网络,有效地提高了图像语义分割地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960141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21706.5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362 , G06K9/6247 , G06K9/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增强型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行人再识别方法,使用基础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取行人图像的基础深度特征,同时使用传统手动特征提取方法提取行人图像的手动特征并降维;应用特征重建模块将基础深度特征和手动特征融合成增强型深度特征;通过特征比较预测两张图像中行人是否为同一个人,联合使用分类损失函数和验证损失函数对输入图像进行分类和异同验证,以最小化联合损失为目标来训练网络,使得网络生成更有判别力的行人图像特征。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手动特征和深度特征之间的互补性,提出了联合使用分类损失和验证损失函数用于监督网络训练的策略,获得了良好的性能,有效地提高行人再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540139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343330.9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肖婧婷
IPC: H03M1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的准循环LDPC码编码器的FPGA实现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通过生成矩阵非单位阵部分的循环块个数、循环块的维度、码长、码率、系统时钟及编码速率的要求折中定量计算,求得部分并行编码模块并行度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具有计算以及配置通用性,也可以在编码速率与消耗的资源数量取得较好的折中,从而克服了串行输入编码器的编码速率过慢,全并行输入的编码电路消耗的硬件资源过多,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两步编码电路的逻辑连接复杂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