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输送方法及生产线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4708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910491101.6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送装置、输送方法及生产线。输送装置包括两支架、两输送链、两驱动机构和导轨。两支架平行间隔设置;沿支架的长度方向,支架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两输送链一一对应设置于支架上;输送链呈闭合的环状;两驱动机构与两输送链一一对应连接并驱动两输送链同向移动;导轨,环设于输送链的外周;每一输送链上均间隔设置有多组导轨,多组导轨沿支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一输送链上的任一组导轨能够与另一输送链上的任一组导轨相配合,共同支撑待运物,导轨随着输送链的移动而能够将待运物由进口端往出口端的方向输送。

    罐式集装箱、罐体及联动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57167A

    公开(公告)日:2020-03-03

    申请号:CN201810969322.5

    申请日:2018-08-23

    Inventor: 张育国 朱红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罐式集装箱、罐体及联动控制装置,联动控制装置包括操控件和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的第一限位件上设有滑槽,滑槽包括相接的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第二限位件的活动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滑槽中,固定端固定连接底部阀件。操控件处于关闭状态时,空气阀闭合,第二限位件位于第一弧形段中并被滑槽限位固定,以使操作手柄无法转动,使底部阀件保持关闭;操控件由关闭状态转动至打开状态时,空气阀的开关开启;此时第一限位件与操控件同步转动,而使第二限位件进入第二弧形段中,以解除对操作手柄的限位,操作手柄转动可实现底部阀件的打开,以保证装卸料阀开启之前空气阀的打开,确保罐体内部压力稳定,使装卸料作业顺利进行。

    车辆及其罐体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42131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10283399.7

    申请日:2018-0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及其罐体,该罐体包括:罐体本体和至少一防波件;罐体本体内具有封闭空间,所述罐体本体具有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横截面;防波件包括非金属材质的薄膜,所述薄膜布设于所述罐体本体内,所述薄膜投影于所述横截面上的面积占所述横截面面积的20%以上。本发明防波件,其主要采用薄膜作为主体结构,而薄膜具有柔韧性能够吸收液体的液涌力,避免了相关失效风险,加之其具有抗腐性,且方便维修,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波板疲劳开裂、失稳、腐蚀、变形等行业难题。同时,其在自重轻,大大降低了罐体整体自重,降低运营成本。

    罐箱
    8.
    发明公开
    罐箱 审中-实审 转让

    公开(公告)号:CN10998734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711474928.3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罐箱,包括罐体,罐箱还包括加热系统,加热系统与罐体连接;该加热系统包括多根加热管,多根加热管沿罐体的周向间隔布置,各加热管均沿罐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多根加热管之间通过联通管连通以形成中空的介质通道,加热系统还包括与介质通道连通的至少两加热介质进口和至少一加热介质出口。在实际加热过程中,可以通过加热系统的多个加热介质进口中通入多个单位体积的传热介质。在加热管管径相同的条件下,相较于现有的加热系统,本发明加热系统的介质通道中传热介质的流量会得到大幅度的增加,因而罐体的加热效率也会得到有效地提高。

    储运容器的支撑结构及储运容器的装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50095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310178991.8

    申请日:2013-05-14

    Inventor: 钱玉良 全黄河

    Abstract: 一种储运容器的支撑结构,包括一底架、设置在底架上第一框架支撑和第二框架支撑,第一框架支撑包括至少两组第一支撑梁和设置在各组第一支撑梁上的第一弧形托板,各组第一支撑梁相互间隔平行,且每一组第一支撑梁均包括至少两第一横向支撑梁,第一弧形托板连接同一组的至少两第一横向支撑梁,第二框架支撑包括至少两组第二支撑梁和设置在各组第二支撑梁上的第二弧形托板,各组第二支撑梁相互间隔平行,且每一组第二支撑梁包括沿横向方向排布的至少两个第二横向支撑梁,第二弧形托板连接同一组的至少两个第二横向支撑梁,第一框架支撑高于第二框架支撑。本发明的支撑结构减少了运输成本。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储运容器的装运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