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4087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116678.X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
IPC: C12N15/863 , C12N15/64 , C12N15/65 , C12N15/39 , C12N15/867 , C12N5/10 , C12N7/01 , C12Q1/70 , C12Q1/02 , A61K39/275 , A61P31/20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领域,尤其涉及骨架质粒、重组质粒以及猴痘病毒颗粒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骨架质粒包括:删除病毒两个末端的反向重复序列,以及删除L2R或同时删除L2R和A30.5L基因;病毒包括:猴痘病毒。本发明提供的重组质粒构建简单,只将两个末端反向重复序列的连接片段与一个线性化质粒体外拼接拯救病毒;骨架质粒改造便捷,经细菌内同源片段重组可快速改造目的序列;检测便利,同时表达荧光蛋白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使用安全,病毒组装所必需的关键基因L2R缺失或者L2R与A30.5L同时缺失,在无反向互补表达的细胞上只能单轮感染,不能组装产生新的病毒,因而可在生物安全级别较低实验室开展病毒病原学及应用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701799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03949.4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
IPC: A61K31/5377 , A61P31/12 , A61P31/14 , A61P3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Navitoclax(ABT263)在制备广谱抗病毒抑制剂中的应用。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Navitoclax(ABT263)、类似物或其盐在制备广谱抗病毒抑制剂的应用。本发明发现该化合物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包括但不限于SARS‑CoV‑2、SARS‑CoV、MERS‑CoV,该化合物能作用于病毒进入阶段,将病毒抵御于靶细胞之外。此外,该化合物对不同病毒均具有较高的选择指数(CC50/IC50),具有较为可观的安全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广谱的抗病毒小分子化合物,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易于运输存储、安全性高、活性好的优点,在生物医学领域及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004590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809148.9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
IPC: C12N9/50 , C11D9/30 , C11D9/22 , C11D9/50 , A01N37/46 , A01P1/00 , C12N15/57 , A23K20/147 , A23L33/18 , A61K8/66 , A61Q19/10 , A61Q17/00 , A61Q19/00 , A61K38/48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多肽及应用。其来源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Replicase polyprotein 1a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01或SEQ ID No.03所示。本发明的抗菌多肽对金葡菌等革兰阳性菌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常见的临床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多种多药耐药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如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耐碳青霉烯的大肠杆菌、耐碳青霉烯的肺炎克雷伯菌均对其敏感,特别是耐碳青霉烯的鲍曼不动杆菌对Cov6多肽的MIC低至4μM;本发明抗菌多肽还具有溶血及细胞毒性极低的优点,具备作为药物和食品添加剂开发的条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62629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76887.5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 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
IPC: G01N33/569 , G01N33/58 , G01N33/543 , G01N33/553 ,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所述微流控芯片用于检测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S1、提供一微流控芯片,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通道;S2、对所述通道进行修饰,使所述通道的表面能够结合溶组织内阿米巴重组抗原;S3、对所述通道的表面进行所述溶组织内阿米巴重组抗原的结合,使所述通道的表面结合的各所述溶组织内阿米巴重组抗原能够结合至多一个溶组织内阿米巴特异性抗体,且个所述溶组织内阿米巴特异性抗体能够被至多一个结合有抗人IgG抗体的纳米金微球结合;S4、对所述通道的表面未结合所述溶组织内阿米巴重组抗原的位点进行封闭。本发明的检测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的方法灵敏度相对较高,大幅提高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8427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32109.1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
IPC: C07K14/165 , C12N15/70 , C12N1/21 , A61K39/215 , A61P31/14 , G01N33/569 , G01N33/68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广谱抑制人冠状病毒感染的重组蛋白及其应用。所述重组蛋白含SARS‑CoV‑2的七螺旋重复域1;或,含SARS‑CoV‑2的七螺旋重复域1,且其区域中部分添加CH区域部分氨基酸序列和/或S2中stem helix区域的stem helix序列。本发明设计的重组蛋白能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进行表达,具备典型的α螺旋结构,在体外能有效的结合SARS‑CoV‑2的HR2P多肽。而且,上述重组蛋白在体外均能有效中和SARS‑CoV‑2假病毒感染。同时,所述重组蛋白可以作为免疫原用于亚单位疫苗研究。本发明中设计的重组蛋白有潜力发展为针对高致病冠状病毒及普通冠状病毒的广谱进入抑制剂和广谱疫苗免疫原候选,以更好地应对新冠病毒的流行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高致病冠状病毒。
-
公开(公告)号:CN12000479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404174.4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功能连接剂、N端定点聚乙二醇化蛋白及其制备工艺和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应用。该双功能连接剂的结构中至少含有用于连接修饰基团的连接基团R1,以及用于连接肽链的连接基团R2;该连接基团R2至少包括具有自然化学连接反应活性的苯基硫酯基团。苯基硫酯基团能与肽链N端游离的半胱氨酸发生自然化学连接反应,从而将已通过基团R1与修饰基团相连的双功能连接剂连接到肽链N端;反应条件温和可控,且绿色环保,能实现对肽链N端的定点修饰。采用该双功能连接剂制得的N端定点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不仅表现出优异的抗乙肝病毒活性,而且具备更长的血浆半衰期。
-
公开(公告)号:CN117264028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311258654.X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
IPC: C07K14/175 , C12N15/40 , C12N15/86 , C12N15/65 , C12N7/01 , C12N7/04 , C12N15/47 , A61K39/12 , A61P31/14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组VSV载体、重组VSV病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编码缺失53个氨基酸的CCHFV GPC序列的核酸片段和报告基因同时插入到VSV载体质粒中,拯救了获得同时表达CCHFV GPC和EGFP的重组病毒。该重组VSV病毒可复制到较高滴度,感染细胞后发生多轮的复制,灵敏度高,可高效快速地评价针对CCHFV包膜糖蛋白GPC的中和抗体效价、疫苗免疫效果、CCHFV入侵机制研究以及应用于CCHFV单轮感染假病毒颗粒的高效包装。由于包含报告基因,可以更灵敏、便捷、直观、高效的检测假病毒的感染情况,有利于开展高通量研究工作,大大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79838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79050.4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肽及其应用和抑制剂。一种多肽,其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的多肽的融合蛋白或缀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的多肽的脂质衍生物,脂质衍生物中所述多肽的C末端为棕榈酰化修饰物或胆固醇修饰物。本发明还提供编码上述的多肽的核酸分子,包含上述的核酸分子的载体,包含上述的载体的宿主细胞。任一上述的多肽,或上述的融合蛋白或缀合物,或上述的脂质衍生物,或上述的核酸分子,或上述的载体,或上述的宿主细胞在制备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的多肽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例如尼帕病毒、亨德拉病毒或其他亨尼帕病毒,安全性高。本发明的多肽还具有高稳定性与成药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306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0542302.0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通过筛选获得了特异性结合亨德拉病毒表面受体糖蛋白G,同时与亨尼帕病毒属中的尼帕病毒的两种常见病毒具有交叉反应性,和对应的亨尼帕病毒属的假病毒具有中和活性的全人源单域抗体。本发明提供了结合亨尼帕病毒G蛋白的全人源单域抗体包括Nb25和Nb25.1。本发明还涉及这些单域抗体的抗原结合片段,双特异性抗体,免疫偶联物以及融合蛋白的应用。本发明涉及的单域抗体可开发为亨尼帕病毒感染的诊断产品或候选治疗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86669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60959.1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代谢稳定的抗耐药主蛋白酶抑制剂及其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该主蛋白酶抑制剂中,基团C不仅能有效地与主蛋白酶的活性口袋结合,而且该结合主要依赖于主蛋白酶的第163位氨基酸位点;同时基团C较难被氧化,使得该主蛋白酶抑制剂既对突变株和野生株均能表现出基本一致的抑制活性,病毒不会对本发明的主蛋白酶抑制剂产生耐药性,而且耐受肝药酶代谢,具有优异的抗耐药活性和代谢稳定性,使用时无需配合使用肝药酶抑制剂,有利于减少服药带来的自身肝功能减退、毒副作用。此外,基团A不仅能进一步提升主蛋白酶抑制剂对主蛋白酶的抑制活性,还能增强主蛋白酶抑制剂的抗耐药活性和代谢稳定性;而B环主要起到进一步提升主蛋白酶抑制剂对主蛋白酶的抑制活性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