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夹杂物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0776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1109368.0

    申请日:2019-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夹杂物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不锈钢冶炼过程,用勺式取样器从钢液中取样500克;第二步,对步骤一中得到的样品采用40目的砂轮粗磨,去除表面氧化层0.7mm,再用铣样机铣削去除0.3 mm以上,得到光洁表面样品;第三步,将步骤二中得到的光洁表面样品放在直读光谱仪的样品激发台后,关闭好火花激发台门,应用“OXSAS”光谱分析软件,启动已完成汇编并设置调试后的光谱分析程序(FeNiCr+SDAT)。本发明能够有效避免目前的检测方法检测时间长,检测费用高、单一方法获取夹杂物信息较为有限,易受灰尘干扰,细小夹杂可能被磨脱落的问题。

    一种基于二氧化碳膨胀致裂管制备金属复合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60778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0996362.3

    申请日:2019-10-18

    Inventor: 王军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二氧化碳膨胀致裂管制备金属复合管的方法。金属复合管由外管和内管组成,外管的内表面及内管的外表面经过表面处理形成一定的粗糙度,内管的外径等于外管的内径,将内管插入到外管的内腔内组成复合管,同时对内管的一端采用封堵头进行堵塞,在内管内装入二氧化碳膨胀致裂管,激发二氧化碳膨胀致裂管后切去复合管头尾处,形成质量合格的复合管。采用本技术方案能够使内外金属管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高强度的金属复合管,同时制作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环保无危害,能广泛推广应用。

    一种用于对UPS电源两路冗余供电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2957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08644.1

    申请日:2019-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UPS电源两路冗余供电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断路器、A路电源接触器主触头、第二断路器和B路电源接触器主触头,所述第一断路器的火线进线端和零线进线端分别与A供电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断路器的火线出线端和零线出线端分别与通过A路电源接触器主触头与UPS的火线进线端和零线进线端连接。本发明能够有效避免目前UPS电源市电输入的提供常采用一路供电,一路供电的缺点是如果UPS电池续航能力不足,当市电故障断电后,UPS电源失去续航能力,随即掉电,系统宕机,影响关键设备的运行,甚至影响设备乃至人身安全的问题。

    一种高纬度地区连铸生产水量调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02208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109365.7

    申请日:2019-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纬度地区连铸生产水量调整方法,通过检测结晶器进水温度、二冷水进水温度及连铸生产环境温度,根据开浇前进水温度设定开浇水量;随着生产过程进行结晶器进水温度及二冷水进水温度将逐步升高,根据温度变化梯度微调结晶器及二冷水水量,保证结晶器冷却效率不变,连铸坯进矫直区前温度基本稳定,保证连铸生产顺行、铸坯质量稳定。本发明通过温度变化梯度调整,稳定了低温或高温环境下结晶器冷却效率,结合环境温度对于二冷水进行互动调整,换季期间生产事故得到控制,特别是对于低温环境下铸坯进矫直区的温度,铸坯内外部裂纹将大幅减少,对于提升铸坯质量具有明显的意义。

    一种处理溜槽积矿的爆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93408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0996431.0

    申请日:2019-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溜槽积矿的爆破方法,属于爆破技术领域,针对溜井底部积矿厚度过大导致放矿不畅的问题,采用直径50mm的钢管,将其一端底部加工成楔角,另一端焊接一螺母,并在其螺母上系上钢丝绳,用于将钢管固定在设计爆破的位置,然后将钢管在外力作用下插入溜井底部积矿,根据钢管打入深度计算装药量和堵塞高度,选择导爆管韧性较高的高精度导爆管雷管与直径40mm的棒状乳化炸药,将其加工成爆破装置装入钢管内,装入深度低于积矿矿石面20cm,上部用细沙填堵,填塞高度不少于50cm,最后进行爆破。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溜井底部积矿过多导致的放矿不畅问题,减少堵矿后人员处理频次,降低溜井捅矿、爆破安全风险,提高溜井放矿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