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41885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711213861.8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IPC: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高全钒液流电池运行时高浓度负极电解液稳定性的方法,所述可溶性碱性物质为质量浓度20‑35%的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铝、氢氧化锂、氢氧化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高浓度负极电解液为二价和/或三价钒的硫酸水溶液,其中钒离子浓度为1.6‑4mol/L,硫酸浓度为0.5‑3mol/L。本发明使用的提高高浓度负极电解液稳定性的稳定剂,能够在短时间内使高浓度负极电解液中的H+浓度恢复至正常水平,提高高浓度负极电解液的稳定性;本发明所用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工艺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可控、同时能够保证电池能够长期地高效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244468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811431913.3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IPC: H01M4/86 , H01M8/0273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梯形液流电池的双极板,所述双极板为一梯形平板状结构,在平板的一侧表面或二侧表面中部有一用于与电极接触的等腰梯形区域,称之为电极区域;电解液从梯形区域的下底边流入经电极区域后再由上底边流出,流入的下底边称之为电极区域入口侧边,流出的上底边称之为电极区域出口侧边;在电极区域的梯形左侧腰所在侧边和梯形右侧腰所在侧边分别向电极区域中部设有2组由2个以上长条状凹槽构成的顺序间隔的长条状凹槽组,1组长条状凹槽靠近电极区域入口侧边设置,另1组长条状凹槽靠近电极区域出口侧边设置。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提高电解液利用率,最终提升电池性能,降低系统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841885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11213861.8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IPC: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高全钒液流电池运行时高浓度负极电解液稳定性的方法,所述可溶性碱性物质为质量浓度20-35%的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铝、氢氧化锂、氢氧化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高浓度负极电解液为二价和/或三价钒的硫酸水溶液,其中钒离子浓度为1.6-4mol/L,硫酸浓度为0.5-3mol/L。本发明使用的提高高浓度负极电解液稳定性的稳定剂,能够在短时间内使高浓度负极电解液中的H+浓度恢复至正常水平,提高高浓度负极电解液的稳定性;本发明所用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工艺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可控、同时能够保证电池能够长期地高效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76830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711094326.5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IPC: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极电解液在全钒液流电池中的应用,所述负极电解液含有焦磷酸、磷酸盐、磷酸二氢盐、磷酸氢二盐、多聚磷酸盐或焦磷酸盐的钾、钠、铵盐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所述负极电解液为含有钒氧根和硫酸根的水溶液,全钒液流电池负极电解液中钒浓度为1-5mol/L,所述含磷的物质在负极电解液中的浓度为10-3mmol/L~1mol/L。本发明使用的负极电解液的稳定剂,既能有效提高负极电解液在高质子浓度下的稳定性,实现电池的稳定运行,又能提高电解液中钒离子的浓度,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本发明制备工艺操作简单、节能环保、成本低、同时能够实现电解液在电池中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867967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110187033.8
申请日:2011-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用电极材料及其应用。所述电极以碳素类材料作为基体,表面浸渍或涂敷有电催化剂。该电催化剂具有耐强酸性,在全钒液流体系的强酸强氧化性环境中能保持性能稳定,制备的电极材料,对VO2+/VO2+和V2+/V3+两个氧化还原电对均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有效改善两个氧化还原电对的可逆性,有效提高VRB的能量转换效率,实现了对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效率的可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479968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010563789.3
申请日:2010-1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IPC: H01M8/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多卤化物储能电池,以导电惰性材料为电极,以氯化锌和溴化锌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锌/多卤化物储能电池。锌/多卤化物储能电池采用电化当量较小、析氢过电位高的锌及多卤化物作为电池的活性物质,正负极电对间具有较高的电位差,两者共同决定了该电池技术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相对于锌溴液流电池,新体系储能电池能量密度提升30%,功率密度提升10%,明显提升了电池的可移动性,降低了电池系统的成本。该电池正、负极采用元素组成相同的电解液,避免了由于电解液交叉污染对电池性能和寿命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循环寿命长,成本低,可移动性强等优点,可广泛应用在能源电力、交通运输、信息通讯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487148B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010568311.X
申请日:2010-12-01
Applicant: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集成领域,特别是大规模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设计及其相应的运行控制方法。大规模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由若干个不同或者相同功率规模的电池单元系统组成,单元系统之间通过液体管路连接,通过调节液体连接管路上阀门以及电池模块的进出口阀门,实现电池系统不同功率规模、不同容量需求的运行模式,以及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单元系统的独立运行。本发明设计的大规模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柔性系统主要针对太阳能、风能发电应用过程中对储能规模需求的不稳定性,延长电池模块和电解液的使用寿命、降低大规模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的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2299352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010210161.5
申请日:2010-06-25
Applicant: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含有阻钒层的电解质隔膜在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中的应用;阻钒层由芳杂环聚合物膜构成,该复合膜的基膜为磺酸类阳离子交换膜;所述的复合膜可按如下方法制备:将磺酸型基膜置于0.05-10M的NaOH中直至H+被完全交换为Na+,从而得到钠型化的磺酸型基膜;将阻钒层在110-200℃下转压至钠型化的磺酸型基膜上得到双层膜,将得到的双层膜置于0.1-25mol/L的强酸溶液中酸处理,使阻钒层中的碱基与磺酸型基膜中的H+发生酸碱交联反应,最终得到双层复合膜。同时,本发明使用价格低廉且阻钒效果明显的烃类阻钒层,对液流储能电池的成本控制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867972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110191850.0
申请日:2011-07-08
Applicant: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流储能电池用离子交换基团接枝的多孔复合膜及其应用,该多孔复合膜是以聚偏氟乙烯树脂为原料制备而成的多孔隔膜为基体,在此基体表面和/或孔内接枝磺化或氨基化苯乙烯而成。该类多孔复合膜制备方法简单,孔径可控,磺化度或氨基化程度可调,容易实现大批量生产,制备的离子交换基团接枝的多孔复合膜可有效提高多孔膜的电解液浸润性和离子传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86797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110186931.1
申请日:2011-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烷胍基复合阴离子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类膜由具有重复单元的无序体型硅烷胍类聚合物制备而成,由于含有大量的易传导阴离子的胍基团,同时硅烷的保水能力也提高了膜的离子传导能力,使膜具有电导率高的特点;硅烷胍与其他非传导离子介质复合后,具有优良的膜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提高了膜的化学和机械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