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67971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110186931.1
申请日:2011-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烷胍基复合阴离子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类膜由具有重复单元的无序体型硅烷胍类聚合物制备而成,由于含有大量的易传导阴离子的胍基团,同时硅烷的保水能力也提高了膜的离子传导能力,使膜具有电导率高的特点;硅烷胍与其他非传导离子介质复合后,具有优良的膜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提高了膜的化学和机械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86797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110186931.1
申请日:2011-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烷胍基复合阴离子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类膜由具有重复单元的无序体型硅烷胍类聚合物制备而成,由于含有大量的易传导阴离子的胍基团,同时硅烷的保水能力也提高了膜的离子传导能力,使膜具有电导率高的特点;硅烷胍与其他非传导离子介质复合后,具有优良的膜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提高了膜的化学和机械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479962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563791.0
申请日:2010-1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交联型阴离子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阴离子膜由含苄基卤基团的聚合物通过双胍或多胍交联制备而成,该类膜可应用于燃料电池和酸性电解质液流储能电池中。膜结构更加紧密,形变、含水率较低,离子选择性好,由于正电荷分布更加分散,热稳定性,耐氧化稳定性更好。双胍或多胍交联阴离子膜的强碱性,能更好地阻隔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中钒离子的迁移,同时交联能抑制溶胀,能进一步抑制钒离子的迁移,提高电池的库仑效率至99%以上,表现出高稳定性、高电导率和低溶胀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867929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110186832.3
申请日:2011-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阴离子膜及其制备和应用。该膜由卤甲基化聚合物、离子交换基前体、双效交联剂和增强材料制备而成。在制备过程中,双效交联剂将增强物分子链与导离子聚合物分子链“锁”在一起,形成强制性互穿网络,避免宏观相分离。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实施过程对膜的强度本身没有伤害,所得阴离子膜具有稳定的界面和机械稳定性,膜的电导率和耐溶胀性可以同时得到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2867929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110186832.3
申请日:2011-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阴离子膜及其制备和应用。该膜由卤甲基化聚合物、离子交换基前体、双效交联剂和增强材料制备而成。在制备过程中,双效交联剂将增强物分子链与导离子聚合物分子链“锁”在一起,形成强制性互穿网络,避免宏观相分离。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实施过程对膜的强度本身没有伤害,所得阴离子膜具有稳定的界面和机械稳定性,膜的电导率和耐溶胀性可以同时得到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3840184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210483030.3
申请日:2012-1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单电池的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初期活化、电化学交流电流加速活化以及电池性能测试三个步骤构成。本活化方法具有快速拓展电化学反应界面、活化时间短、节约燃料、系统简单等特点,特别适合于催化剂活性低、活化时间长的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的活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682208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326174.8
申请日:2012-09-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空气电池用复合膜及其制备,所述复合膜由大孔聚合物支撑层与微孔表层构成,微孔表层覆盖于大孔聚合物支撑层的一侧表面;其中支撑层孔径为100纳米-1微米,厚度20-200微米,孔隙率70-95%;所述微孔表层孔径为1-20纳米,厚度为5-30微米,孔隙率为70-90%。本发明的复合膜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不仅能够传导锂离子,同时可以有效抑制和减少氧气向锂负极渗透,降低对锂负极的腐蚀,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制备工艺简单、可控性强、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2299344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10210049.1
申请日:2010-06-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4/88 , H01M4/90 , C08F25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材料,具体说是用于碱性阴离子膜燃料电池的电极催化层立体化试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立体化试剂为部分氟化聚合物的接枝产物,制备步骤为:1)按重量份数计,将1份的部分氟化高分子聚合物、0.01-0.1份的催化剂、0.05-0.5份的配位剂4,4′-联吡啶或者0.01-0.1份的配位剂五甲基二乙烯三胺(PMDETA)置于反应器中;2)在惰性气氛下,向反应器中加入强极性溶剂使反应器内的上述物质完全溶解,再加入0.1至10重量份的苄乙烯基三甲基氯化铵(VBTAC),于10-80℃下反应12-96小时;3)将上述过程得到的溶液缓慢倒入低级醇中,得到淡绿色沉淀;搅拌12-24小时后过滤并用低级醇冲洗,然后于40-100℃下真空干燥,即得到部分氟化聚合物的接枝产物。产物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配制溶液直接作为电极立体化试剂之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682208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210326174.8
申请日:2012-09-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空气电池用复合膜及其制备,所述复合膜由大孔聚合物支撑层与微孔表层构成,微孔表层覆盖于大孔聚合物支撑层的一侧表面;其中支撑层孔径为100纳米-1微米,厚度20-200微米,孔隙率70-95%;所述微孔表层孔径为1-20纳米,厚度为5-30微米,孔隙率为70-90%。本发明的复合膜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不仅能够传导锂离子,同时可以有效抑制和减少氧气向锂负极渗透,降低对锂负极的腐蚀,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制备工艺简单、可控性强、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3855406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210509216.1
申请日:2012-12-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空气电池或锂-氧气电池用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极主要由导电多孔材料和构建孔道的绝缘材料构成,二者质量之比为5:1-1:1。在电池的整个放电过程中,由于在绝缘材料表面不能进行电化学反应,因此由其构建的孔道不会被固体放电产物堵塞,可始终作为反应物氧气的溶解扩散通道,因而,可极大提高整个电极的空间利用率,提高电池放电容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