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79968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010563789.3
申请日:2010-1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IPC: H01M8/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多卤化物储能电池,以导电惰性材料为电极,以氯化锌和溴化锌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锌/多卤化物储能电池。锌/多卤化物储能电池采用电化当量较小、析氢过电位高的锌及多卤化物作为电池的活性物质,正负极电对间具有较高的电位差,两者共同决定了该电池技术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相对于锌溴液流电池,新体系储能电池能量密度提升30%,功率密度提升10%,明显提升了电池的可移动性,降低了电池系统的成本。该电池正、负极采用元素组成相同的电解液,避免了由于电解液交叉污染对电池性能和寿命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循环寿命长,成本低,可移动性强等优点,可广泛应用在能源电力、交通运输、信息通讯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479968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563789.3
申请日:2010-1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IPC: H01M8/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多卤化物储能电池,以导电惰性材料为电极,以氯化锌和溴化锌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锌/多卤化物储能电池。锌/多卤化物储能电池采用电化当量较小、析氢过电位高的锌及多卤化物作为电池的活性物质,正负极电对间具有较高的电位差,两者共同决定了该电池技术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相对于锌溴液流电池,新体系储能电池能量密度提升30%,功率密度提升10%,明显提升了电池的可移动性,降低了电池系统的成本。该电池正、负极采用元素组成相同的电解液,避免了由于电解液交叉污染对电池性能和寿命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循环寿命长,成本低,可移动性强等优点,可广泛应用在能源电力、交通运输、信息通讯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544563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580321.5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流储能电池系统,该系统由沉积型锌负极、负极电解液、负极储罐、正极、正极电解液、正极储罐、液泵、管道及控制系统组成。负极电解液分为充电态电解液及放电态电解液,充电时采用含有锌离子的酸性溶液,放电时采用碱性锌酸盐溶液,电解液由液泵从储罐中经管路送经电池并循环利用,该液流电池系统具有实际电压效率高于100%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56983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580324.9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锌溴液流储能电池负极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极包括碳塑复合材料板及在碳塑复合材料板的一侧表面附着高比表面积的多孔层。多孔层由粘接剂和多孔材料构成,粘结剂为氯化聚丙烯或氯化聚乙烯;多孔材料包括活性碳、碳载金属、石墨或碳黑,二者的重量比为1-5:1-15。多孔材料在碳塑复合材料板上的担载量为0.5mg/cm2~10mg/cm2。本发明采用高比表面积的多孔层碳塑复合材料作为负极电极,可增大电解液与电极间的接触面积,减小负极锌沉积溶解的电化学极化,同时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大大提高了电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487142A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1010569510.2
申请日:2010-12-01
Applicant: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流储能电池用电极,电极通过对碳材料的表面掺氮改性制备而成,电极表面氮原子占表面原子总数的2-10%,表面氮元素的存在形态中包含吡啶型氮,其中,吡啶型氮原子占表面氮原子总数的30-80%,吡啶型氮的孤对电子增加了石墨片层的电子密度,从而提高了碳材料的电催化活性;另外表面含氮官能团的引入,改善了碳素类电极材料的亲水性;并且由于氮原子的掺入,提高了电极材料的导电性,从而提高了包含其的液流储能电池的电压效率和能量效率。同时电极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对设备无特殊要求,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具有较高实用价值,易于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544563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010580321.5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流储能电池系统,该系统由沉积型锌负极、负极电解液、负极储罐、正极、正极电解液、正极储罐、液泵、管道及控制系统组成。负极电解液分为充电态电解液及放电态电解液,充电时采用含有锌离子的酸性溶液,放电时采用碱性锌酸盐溶液,电解液由液泵从储罐中经管路送经电池并循环利用,该液流电池系统具有实际电压效率高于100%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137941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110400210.6
申请日:2011-12-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锌溴蓄电池用电极及其组装的锌溴蓄电池,考虑到锌溴蓄电池无电解液流动的特点,该电极采用基体搭配极膏的方法,在极膏中混入了高浓度的电池活性物质,并加入络合剂及析氢抑制剂,一方面解决了锌溴蓄电池因电解液无法流动而导致的能量密度较低的问题,也抑制了电池的溴渗透及氢析出的问题,简化了电池排气孔;同时结合电池内部电化学反应集中于隔膜两侧的特点,该电极的极膏在基体内部呈梯度分布,在靠近电解质膜一侧的极膏量较多,靠近集流体一侧的极膏量较少,使得极膏内部的活性物质能够充分的参与电化学反应的同时,也保证了电极内部的反应面积不至于降低,提高了活性物质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110820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10265439.6
申请日:2009-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锌溴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正极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碳塑复合材料板,及在碳塑复合材料板的一侧表面附着的高比表面积的催化层;催化层由粘接剂氯化聚丙烯或氯化聚乙烯、催化剂活性炭或碳载金属、导电剂导电石墨或碳黑构成。本发明是在聚丙烯、聚乙烯等热塑性导电板上涂覆或粘接高比表面积的催化层,同时兼顾较高的比表面积和高导电率,提高了正极溴的氧化还原活性和整体的导电性能。避免了使用传统碳毡电极时导致的电极厚度过大和由于碳毡差异导致的电池性能差异等问题,可以作为取代传统碳毡电极的新型锌溴液流电池正极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64548C
公开(公告)日:2004-09-01
申请号:CN01110645.X
申请日:2001-04-13
Applicant: 中国石化集团天津石油化工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用于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加氢生产1,4-环己烷二甲醇的催化剂,由主活性组分和助剂组成。主活性组分是氧化铜。助剂是由第一助剂组分和第二助剂组分两种类型助剂组分组合而成,第一助剂组分是氧化锌,第二助剂组分是氧化铝。也可以再加入含有锰、碱土金属化合物。本发明的催化剂可以用于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加氢,生产1,4-环己烷二甲醇,催化剂中助剂组分的加入改善了催化剂的性能。并且使用原料原素少,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398841A
公开(公告)日:2003-02-26
申请号:CN01110645.X
申请日:2001-04-13
Applicant: 中国石化集团天津石油化工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用于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加氢生产1,4-环己烷二甲醇的催化剂,由主活性组分和助剂组成。主活性组分是氧化铜。助剂是由第一助剂组分和第二助剂组分两种类型助剂组分组合而成,第一助剂组分是氧化锌,第二助剂组分是氧化铝。也可以再加入含有锰、碱土金属化合物。本发明的催化剂可以用于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加氢,生产1,4-环己烷二甲醇,催化剂中助剂组分的加入改善了催化剂的性能。并且使用原料原素少,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