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挥发性的抑菌、杀线虫活性成分的裂褶菌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350459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784876.9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严东辉

    Inventor: 严东辉 王凯英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产挥发性的抑菌、杀虫活性成分的裂褶菌菌株及其应用,属于裂褶菌菌株的分离和应用领域。本发明从杨树树叶中分离得到一株产挥发性抑菌、杀虫活性成分的裂褶菌菌株,该菌株的微生物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772。GC-MS分析发现,该菌株所产生的挥发性气体中包括16种有效成分,以β-红没药醇为主要成分。抑菌和杀线虫试验结果发现,本发明所分离的裂褶菌菌株能有效防控危害植物生长的各种细菌性或真菌性病害,所产生的挥发性产物对线虫的虫和卵均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用所述裂褶菌菌株制备的生物熏蒸剂及其在防控危害植物生长的各种病害或寄生线虫中的应用。

    一种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的种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12865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071656.1

    申请日:2016-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Y02P60/40 A01C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的种子,种子依次从内到外包裹有内包衣层和外包衣层,内包衣层为多功能包衣层,由生物炭、粘土矿物、营养保水材料和粘合剂组成;外包衣层为包裹有内包衣层的种子浸渍在外包衣层溶液中形成。制备方法包括备料、形成内包衣层、一次晾干、形成外包衣层和二次晾干。本发明提供的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的种子,由两层包衣材料组成,内层主要为种子萌发提供养分和水分,外层主要是提供同土壤中其它矿物的粘合功能,防止种子流失,尤其在严重侵蚀林地,能有效改善种子萌发生长的生态环境、降低树种成本、提高了植树成功率;本发明提供的侵蚀林地直播造林种子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制备方便、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一种基于森林火灾发生概率划定森林火险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6387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57174.1

    申请日:2014-0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森林火灾发生概率划定森林火险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关键影响因子;基于关键影响因子,构建森林火灾日发生概率模型,根据是否着火的二级判别方法,计算出判断阈值Y0;以着火样本、不着火样本的着火概率平均值MY、MN、着火样本的标准离差DY以及判断阈值Y0进行不同的组合,确定1-5级不同的火险等级;火险分级进入2级为防火期开始,火险分级进入3级为防火戒严期开始。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从火灾发生概率的角度进行防火期的界定,数量化确定森林火险期,更准确而且更具有科学性,有效改变了缺乏数量化确定火险期的现状。

    一种粗刻点木蠹象引诱剂
    8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26326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0910087667.9

    申请日:2009-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粗刻点木蠹象引诱剂。第一种粗刻点木蠹象引诱剂,由萜烯和乙醇组成,萜烯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3∶1-3,所述萜烯选自3-蒈烯、柠檬烯、α-蒎烯、β-蒎烯中的任一种。第二种粗刻点木蠹象引诱剂,s(-)β-蒎烯与(1R)-(+)-α-蒎烯的体积比为1-3∶1-3。第三种粗刻点木蠹象引诱剂s(-)β-蒎烯、(1R)-(+)-α-蒎烯与月桂烯的体积比为:1-3∶1-3∶1-3。第四种粗刻点木蠹象引诱剂,s(-)β-蒎烯、(1R)-(+)-α-蒎烯、月桂烯与(1 S)-(-)-α-蒎烯的体积比为:1-3∶1-3∶1-3∶1-3。第五种粗刻点木蠹象引诱剂,s(-)β-蒎烯、(1R)-(+)-α-蒎烯、月桂烯、(1S)-(-)-α-蒎烯与3-蒈烯的体积比为:1-3∶1-3∶1-3∶1-3∶1-3。本发明的粗刻点木蠹象引诱剂干净卫生,无毒无害,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环境友好。

    人工繁殖花斑花绒寄甲及应用于防治松褐天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89697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0810114181.5

    申请日:2008-05-30

    Inventor: 杨忠岐 张翌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繁殖花斑花绒寄甲及应用于防治松褐天牛的技术,首先在环境温度为25℃±2℃、湿度为60%±5%的环境中对花斑花绒寄甲的成虫进行饲养和诱发使其大量产卵,并孵化出花斑花绒寄甲的幼虫;然后利用替代寄主使其寄生、发育,最后羽化为成虫;之后可将花斑花绒寄甲的卵或成虫制成卵释放卡或成虫释放袋或指形管释放于松材线虫病疫区的松褐天牛危害的林分。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可以在不污染环境、维护了生态平衡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使害虫和病害得到有效而持续的控制,是控制松褐天牛和松材线虫病的先进技术。

    线虫卵寄生真菌和孢子萌发促进剂的复配制剂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986737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424889.7

    申请日:2012-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虫卵寄生真菌和孢子萌发促进剂复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真菌和孢子萌发促进剂复配菌剂包括:淡紫拟青霉孢子粉或发酵液、孢子萌发促进剂。本发明采用正交试验获得能够促进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最佳组合,并通过室内生测实验验证了其促进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及防治根结线虫的生防效果。本发明复配菌剂作用于根结线虫5天,对于根结线虫卵寄生率就可达80%以上,根结线虫卵孵化率几乎为零,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证明本发明复配菌剂中所添加的孢子萌发促进剂能够有效促进孢子萌发从而提高了淡紫拟青霉对根结线虫卵的寄生率并缩短了作用时间,最终显著提高了对植物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