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26326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910087667.9
申请日:2009-06-2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粗刻点木蠹象引诱剂。第一种粗刻点木蠹象引诱剂,由萜烯和乙醇组成,萜烯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3∶1-3,所述萜烯选自3-蒈烯、柠檬烯、α-蒎烯、β-蒎烯中的任一种。第二种粗刻点木蠹象引诱剂,s(-)β-蒎烯与(1R)-(+)-α-蒎烯的体积比为1-3∶1-3。第三种粗刻点木蠹象引诱剂s(-)β-蒎烯、(1R)-(+)-α-蒎烯与月桂烯的体积比为:1-3∶1-3∶1-3。第四种粗刻点木蠹象引诱剂,s(-)β-蒎烯、(1R)-(+)-α-蒎烯、月桂烯与(1S)-(-)-α-蒎烯的体积比为:1-3∶1-3∶1-3∶1-3。第五种粗刻点木蠹象引诱剂,s(-)β-蒎烯、(1R)-(+)-α-蒎烯、月桂烯、(1S)-(-)-α-蒎烯与3-蒈烯的体积比为:1-3∶1-3∶1-3∶1-3∶1-3。本发明的粗刻点木蠹象引诱剂干净卫生,无毒无害,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926326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0910087667.9
申请日:2009-06-2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粗刻点木蠹象引诱剂。第一种粗刻点木蠹象引诱剂,由萜烯和乙醇组成,萜烯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3∶1-3,所述萜烯选自3-蒈烯、柠檬烯、α-蒎烯、β-蒎烯中的任一种。第二种粗刻点木蠹象引诱剂,s(-)β-蒎烯与(1R)-(+)-α-蒎烯的体积比为1-3∶1-3。第三种粗刻点木蠹象引诱剂s(-)β-蒎烯、(1R)-(+)-α-蒎烯与月桂烯的体积比为:1-3∶1-3∶1-3。第四种粗刻点木蠹象引诱剂,s(-)β-蒎烯、(1R)-(+)-α-蒎烯、月桂烯与(1 S)-(-)-α-蒎烯的体积比为:1-3∶1-3∶1-3∶1-3。第五种粗刻点木蠹象引诱剂,s(-)β-蒎烯、(1R)-(+)-α-蒎烯、月桂烯、(1S)-(-)-α-蒎烯与3-蒈烯的体积比为:1-3∶1-3∶1-3∶1-3∶1-3。本发明的粗刻点木蠹象引诱剂干净卫生,无毒无害,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689155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201395.7
申请日:2016-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43/90 , A01G13/00 , A01N39/04 , A01N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薇甘菊灭除药剂及用其灭除薇甘菊的方法。所述薇甘菊灭除药剂由下列质量比的组分组成:2,4‑D钠盐:敌草快=0.8~1:1~0.8,使用时将其稀释1000~10000倍后,分三次喷施,即可灭除薇甘菊。具有成本低廉、易于推广、用量少、土壤药残期短、对环境污染压力小,可致死薇甘菊茎节,能彻底灭除薇甘菊的优点。广泛用于薇甘菊防除,除了能够显著降低薇甘菊盖度,尤其还能够杀灭薇甘菊茎节,达到灭除薇甘菊的目的,为规模化防治薇甘菊提供重要防除药剂。
-
公开(公告)号:CN10412658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313527.X
申请日:2014-07-02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西南林业大学 , 泽桑梓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薇甘菊颈盲蝽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其是将香叶烯溶解在二氯甲烷中,直至浓度为10-4g/mL。对薇甘菊颈盲蝽雌雄成虫均有较强的引诱作用。本发明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的优点。可用于诱捕、聚集薇甘菊颈盲蝽成虫防控薇甘菊,持续控制薇甘菊的扩散和蔓延,为薇甘菊的生物防治提供重要的技术和产品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3190277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37750.9
申请日:2013-04-20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大花菟丝子控制薇甘菊的方法,具体是:截取大花菟丝子的茎蔓顶梢;将2~3支截取的茎蔓顶梢插入盛水的容器中,得大花菟丝子繁殖组块;在薇甘菊发生区域,按每100m2放置20~30个大花菟丝子繁殖组块,并将大花菟丝子繁殖组块上部的茎蔓在薇甘菊嫩茎上缠绕2~3圈,或者辅助攀附在薇甘菊嫩茎上,自然生长至大花菟丝子茎形成吸器固着在薇甘菊上,完成大花菟丝子侵染薇甘菊,从而侵染、寄生致死薇甘菊,防止其扩散和蔓延。本发明操作简单易行,无污染,对环境非常友好,成本低廉,防控效果好,具有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等优点。可在薇甘菊盖度达90%以上,且无重要经济作物伴生的薇甘菊发生区域,有效持续控制薇甘菊的扩散和蔓延。
-
公开(公告)号:CN103141480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120983.8
申请日:2013-04-09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薇甘菊颈盲蝽性引诱剂,其将十六烷酸溶解在二氯甲烷中,控制浓度为10-5g/mL。对薇甘菊颈盲蝽性成熟雄成虫有较强的引诱作用。本发明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的优点。可用于诱捕、聚集薇甘菊颈盲蝽雄成虫防控薇甘菊,持续控制薇甘菊的扩散和蔓延,为薇甘菊的生物防治提供重要的技术和产品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1933511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288551.4
申请日:2010-09-21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诱捕褐梗天牛成虫的引诱剂,它由下列体积比的组分组成:3-蒈烯∶无水乙醇=0.8~1.2∶1。具有制作工艺简单,对褐梗天牛的引诱效果显著,无污染,对环保友好,引诱持久性好等优点,与聚乙烯薄壁缓释塑料瓶,和黑色塑料十字诱捕器配套同时使用,对褐梗天牛成虫具有很好的引诱作用,能够用于褐梗天牛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可有效控制褐梗天牛林间虫口密度和遏制松树的线虫病的传播和蔓延,为松材线虫病、拟松材线虫病,和褐梗天牛的综合治理提供重要的技术和产品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5130572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510418119.5
申请日:2015-07-16
Applicant: 泽桑梓 , 云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西南林业大学
IPC: C05G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栽培平菇的薇甘菊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由下列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薇甘菊40~70份、木屑20~30份、麦麸5~15份、生石灰2~4份、石膏粉2份、普钙2份、尿素0.1份;且培养基含水量为60~65%、pH值为8~8.5。用质量浓度为2~5%的生石灰水浸泡薇甘菊数小时后,再加入木屑、麦麸、石膏粉、普钙和尿素,搅拌均匀后,用生石灰水调节含水量至60~65%、pH值为8~8.5,即得到薇甘菊培养基。本发明既可以有效转变有害植物薇甘菊进行资源化利用,又可以替代食用菌生产原材料,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为薇甘菊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本发明具备环境友好、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255363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34658.3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西南林业大学 , 泽桑梓
IPC: A01G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杉木控制薇甘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杉木种苗按照1m~1.5m×1.5m~1m的株行距种植在薇甘菊发生、且适宜杉木生长的区域,抚育杉木3~4年,即可逐步替代直至完全遏制薇甘菊。本发明除了能够完全遏制薇甘菊生长,控制薇甘菊的扩散、蔓延;还能收获杉木木材及其加工的制品、产品;且具有环境友好,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简单、易行、易推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322239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410434659.8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西南林业大学 , 泽桑梓
IPC: A01G22/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麻竹控制薇甘菊的方法,其将麻竹株行距按照3m×4m~5m×6m种植在薇甘菊发生,且适宜麻竹生长的区域,抚育麻竹3~4年,即可逐步替代,直至完全持续遏制薇甘菊。本发明提供的替代控制薇甘菊的方法,除了能够完全遏制薇甘菊生长,控制薇甘菊的扩散、蔓延;还能收获麻竹的竹材、竹笋及其加工的制品、产品;且具有环境友好,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简单、易行、易推广的特点;生态效益、观赏价值显著,能促进增产、增收,提高土地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