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72823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010577519.8
申请日:2010-12-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运行工况下的自动变速器润滑油液面模拟方法及试验台,通过测量车辆的车速、纵向倾斜和横向倾斜角度等参数,可以计算得到汽车的纵向加速度和横向加速度,且在坡度和加速影响下可以分别得到在纵向和横向的液面变化情况,通过在互相垂直的翻转试验台上模拟变速器在纵向和横向的翻转运动,实现汽车实际运行工况下变速器润滑油的液面模拟,为变速器的动态和工况润滑试验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2269678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110123911.X
申请日:2011-05-13
Applicant: 重庆市蓝黛实业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湿式多片离合器摩擦钢片温度检测试验装置,其包括动力传动机构、试验机构、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动力传动机构的输出与试验机构的试验箱输入轴连接,并在试验箱输入轴的前端设置转速转矩传感器;所述试验机构的试验箱内部装有待试摩擦片和试验摩擦钢片;在试验箱上设置有油压入口管接头,其向内连通液压加压机构,向外连接液压系统,在试验箱上分别设置冷却润滑油进油口管接头和冷却润滑油出油口管接头,它们向内连通试验摩擦钢片和待试摩擦片,向外分别连接液压系统。该装置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对湿式多片离合器的运行工况进行模拟,易于实施,可以满足离合器设计和分析过程中的验证测试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2072823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577519.8
申请日:2010-12-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运行工况下的自动变速器润滑油液面模拟方法及试验台,通过测量车辆的车速、纵向倾斜和横向倾斜角度等参数,可以计算得到汽车的纵向加速度和横向加速度,且在坡度和加速影响下可以分别得到在纵向和横向的液面变化情况,通过在互相垂直的翻转试验台上模拟变速器在纵向和横向的翻转运动,实现汽车实际运行工况下变速器润滑油的液面模拟,为变速器的动态和工况润滑试验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1340012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069858.8
申请日:2008-06-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车用镍氢电池组散热系统,一是设计一个合理的电池间距和一个合适的倾角,实现空气的垂直流动,同时上下两层电池间隔排列,下层电池在上层电池的中心线上,上层电池在下层电池的中线上,使空气不过早流入电池上侧流道;二是在上述结构改进的基础上,在电池表面增加热阻,热阻包裹在电池模块的外部,各个模块需要包裹的厚度根据其散热效果好坏来施加,温度低散热效果好的电池表面较厚,温度高散热效果差的电池表面较薄,使电池和空气减少换热,提高局部电池温度,从而提高整个电池组温度均匀性。这是一种牺牲电池散热强度,以模块温度均匀性优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0422600C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610054051.8
申请日:2006-01-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汽车变速器档位感应装置,包括选档机构和换档机构;其特征是在感应装置中固定有换档传感器和选档传感器;选档传感器是一角位移传感器,选档摇臂轴的末端插入选档传感器中;在换档摇臂上固定有与选换档轴平行的换档感应杆,两换档传感器固定在换档感应杆两侧,并在换档感应杆随换档摇臂转动的运动轨迹上。这样,汽车在不同的档位就有不同的选换档位置信号,通过组合选档的位移模拟信号和换档的开关数值信号,就可以测量出当前的档位。本发明将传感器安装在变速器换档机构上,控制更为可靠,采用了模拟信号和开关量信号相结合,既具备的档位测量数量不受限和准确感知换档杆位置的优点,又具备开关量感知档位方法具有的成本低廉,布置容易的优点。整个变速器档位感应装置结构简单,控制可靠,易于工程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1251424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69524.0
申请日:2008-03-31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电池组的温度检测系统,包括温度采集模块、A/D转换模块、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温度信号由热电偶线传出,控制芯片接收温度的模拟信号后进行相应的模数转换后通过串口输出,本系统采用120路的多路温度采集,每个电池小模块上都分布了一个温度传感器,这样就能准确的测出每个小电池块的温度分布,进而可以采用的相的散热措施,尽量使动力电池的温度分布均匀。采用了4块芯片,其中一个当主芯片,另外的三个当从芯片。采集的数据都是通过串口传输出去。本系统设计简单,成本低,投资少,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815799A
公开(公告)日:2006-08-09
申请号:CN200610054023.6
申请日:2006-01-13
Applicant: 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电池组的散热结构,包括有蓄电池组、进风导流盖板、蓄电池支承板、蓄电池底板和排气风扇。在进风导流盖板上对应于每块单体蓄电池的位置都斜向开有进气导流槽,进气导流槽的槽口倾斜对向两列蓄电池组之间的空隙,且将进气导流槽的开槽宽度和导流角度大小设计为沿蓄电池组中心向两边逐渐增大。排气风扇安装在蓄电池底板下,与蓄电池组中心位置相对,每组蓄电池对应安装一个排气风扇,并在排气风扇外罩排气导流槽板。另外在蓄电池组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散热系统信号处理单元。本发明和已有的相关技术相比,可以保持电池组内单体电池温度的一致性,从而保证电池组各单体电池性能的一致性,结构简单紧凑,便于整车安装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202141657U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120152792.6
申请日:2011-05-13
Applicant: 重庆市蓝黛实业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用湿式多片离合器摩擦钢片温度检测试验装置,其包括动力传动机构、试验机构、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动力传动机构的输出与试验机构的试验箱输入轴连接,并在试验箱输入轴的前端设置转速转矩传感器;所述试验机构的试验箱内部装有待试摩擦片和试验摩擦钢片;在试验箱上设置有油压入口管接头,其向内连通液压加压机构,向外连接液压系统,在试验箱上分别设置冷却润滑油进油口管接头和冷却润滑油出油口管接头,它们向内连通试验摩擦钢片和待试摩擦片,向外分别连接液压系统。该装置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对湿式多片离合器的运行工况进行模拟,易于实施,可以满足离合器设计和分析过程中的验证测试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207868345U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20283688.2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51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散热系统冷板,属于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该冷板包括冷板外部(5)、冷板内部、冷却液入口(3)和冷却液出口(2);所述冷板内部包括入口导流格栅(8)、散热格栅(6)和分割格栅(7);冷却液从冷却液入口(3)流入,流经入口导流格栅(8),通过散热格栅(6)和分割格栅(7)散热,最后散热后的冷却液从冷却液出口(2)流出,对冷板(1)进行散热。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曲线格栅加大散热面积,提高了冷板散热能力,因此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推动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204567263U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20272682.1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重庆蓝黛动力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3 , Y02T10/624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混联式双行星轮系动力耦合装置,所述动力耦合装置包括发动机、第一、二行星轮系、第一、二电机;第一行星轮系由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第一齿圈及其行星轮构成;第二行星轮系由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第二齿圈及其行星轮构成;第一电机与第一太阳轮连接;第二电机与第二太阳轮连接;发动机通过一离合器与第一齿圈连接,第一齿圈上设有制动器;第一行星架与第二齿圈固连在一起作为动力输出端,第二齿圈通过动力输出齿轮与外部传动机构连接;第二行星架固定在车架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控制简便,能够实现多种动力耦合与模式切换,改善耗油特性与动力性能,并且能够实现无级变速,不需要加装变速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