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RNAi沉默翻译起始因子基因培育抗花叶病甘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39355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510570201.X

    申请日:2015-09-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RNAi沉默翻译起始因子基因培育抗花叶病甘蔗的方法,包括SceIF4E1基因和SceIF4E2基因的克隆、RNAi干扰载体构建、遗传转化、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材料的培育及抗病性鉴定。以SceIF4E1和SceIF4E2作为RNAi干扰靶序列,经遗传转化后获得的转基因植株,产生了对甘蔗花叶病的三种病原即甘蔗花叶病毒、高粱花叶病毒和甘蔗条纹花叶病毒不同株系的广谱抗性,具有抗病性好、抗性持久且生物安全性高的特点,使转基因甘蔗的培育摆脱了对抗源基因的依赖,并且可以有效缩短甘蔗抗花叶病育种周期。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培育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在转基因生物安全上,优于转入病毒序列的转基因甘蔗。

    利用RNAi阻断病毒胞间移动培育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21051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610217153.0

    申请日:2016-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RNAi阻断病毒胞间移动培育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的方法,包括RNAi载体构建、遗传转化、转基因甘蔗植株的筛选鉴定及对花叶病的抗性鉴定。本发明采用融合PCR技术,克隆了SCMV的P3N‑PIPO的编码序列,以pGBKT7‑SCMV‑P3NPIPO为诱饵从甘蔗的酵母文库中筛选到了与P3N‑PIPO互作的甘蔗基因ScPCaP。以ScPCaP作为RNAi干扰靶序列,经遗传转化后获得了对SCMV,SrMV和SCSMV均有抗性的转基因甘蔗植株,并具有抗性广谱、抗病性好、抗性持久的特点,有效缩短了甘蔗抗花叶病育种周期。采用本发明的利用RNAi阻断病毒胞间移动的方法培育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在转基因生物安全上,优于转入病毒序列的转基因甘蔗。

    一种利用抑菌培养基培育拔地拉的组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5724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37840.9

    申请日:2017-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4/008 A01H4/0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抑菌培养基培育拔地拉的组培方法,包括培养容器消毒、培养基配制、无菌水制备、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瓶苗移栽。本发明的拔地拉抑菌组培过程中,培养容器和培养基都无需高温高压灭菌,减少了工作量和能源消耗,简化了拔地拉组培技术环节,降低了拔地拉组培成本;而且操作简单,只需按不同的培养基配方配制后即可使用,实用性强,推广性好。本发明的拔地拉抑菌组培方法与常规的拔地拉组培方法相比,可以降低成本10%以上。

    一种适合甘蔗外源基因拷贝数鉴定的内源基因筛选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52094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89807.1

    申请日:2016-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甘蔗外源基因拷贝数鉴定的内源基因筛选与应用,采用的引物和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分别为SEQ ID No.1、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述内源基因PCR扩增长度为95 bp。鉴于目前甘蔗外源基因拷贝数鉴定方法复杂、工作量大、效率低下、准确性低等问题,提供一种适合甘蔗外源基因拷贝数鉴定的内源基因筛选与应用,所建立的内源基因和外源基因标准曲线的构建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度高及可重复性高,为转基因甘蔗外源基因拷贝数鉴定提供科学、准确、实用的检测方法。

    烟草遗传转化后的抑菌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5243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184021.3

    申请日:2014-0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草遗传转化后的抑菌培养方法,包括抑菌剂的配制、培养容器消毒、农杆菌转化、培养基配制、共培养、筛选培养、生根培养和抗性苗检测。采用本发明的烟草遗传转化后的抑菌培养方法,培养容器和培养基都无需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减少了工作量和能源消耗,简化了烟草遗传转化后的培养环节,降低了烟草遗传转化后的培养成本;本发明的烟草遗传转化后的抑菌培养方法,操作简单,只要按不同的培养基配方配制后,再加上抑菌剂即可,实用性强,推广性好;本发明的烟草遗传转化后的抑菌培养方法与常规方法比较,可以降低成本10%以上。

    一种甘蔗愈伤组织显色控制基因ScSN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966233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197758.9

    申请日:2014-05-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蔗愈伤组织显色控制基因ScSN及其应用,根据玉米花青素转录因子基因SN(GenBank:X60706.1)的上游、下游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甘蔗上得到花青素转录因子基因ScSN的全长序列。甘蔗ScSN基因开放读码框长度为1722 bp,编码573个氨基酸。将甘蔗ScSN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在NCBI中进行BLAST分析,与众多玉米花青素相关基因的BLAST同源搜索中,E值等于零,说明了所克隆的基因确实为甘蔗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在ScSN序列两端分别添加KpnⅠ、SalⅠ酶切位点,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35SN-ScSN,再通过基因枪轰击转化甘蔗愈伤组织,转化的愈伤组织颜色转变为暗红色,进一步证实所克隆的基因具有使甘蔗愈伤组织显色的功能。

    长寿花抑菌组培方法
    9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94842B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10184113.1

    申请日:2014-0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长寿花抑菌组培方法,包括抑菌剂配制、容器消毒、培养基配制、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瓶苗移栽。采用本发明的长寿花的抑菌组培方法,培养容器和培养基都无需进行高温高压灭菌,一方面降低了长寿花组织培养对设施设备的要求,尤其不需要高温高压灭菌所需配置的高压锅设备,缩减了投资成本,电能消耗也将大幅度降低;另一方面,采用这种培养基开展长寿花组织培养,组培环节大为简化,人工操作的速度大幅提高,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本发明的长寿花抑菌组培方法与常规方法比较,可以降低成本10%以上。本发明的抑菌组培方法可以在其它植物的组培中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