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液结构、布液器及降膜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14173084U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22318911.2

    申请日:2020-10-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均液结构、布液器及降膜式换热器,涉及换热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均液结构,当流向其的冷媒流量变化时易导致冷媒分配不均匀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均液部和遮挡部,遮挡部与均液部配合形成有冷媒通道;两者中至少任一在布液器内的位置可调节,且调节遮挡部和/或均液部在布液器内的位置能使遮挡部覆盖均液部的不同位置以改变冷媒通道的大小和/或位置。该均液结构,当改变冷媒通道的大小时,能够根据单位时间内或某一时间段内冷媒流量的变化调节冷媒流速,当改变冷媒通道的位置时,能够改变换热器内某一冷媒密集区域或稀疏区域的冷媒流量,提高均液结构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保证内部冷媒压降及其流速稳定,冷媒滴落均匀。

    过冷效率高的闪发装置及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12362923U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21782055.X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冷效率高的闪发装置及换热器。闪发装置浸没于液态冷媒内,所述闪发装置包括:壳体;过冷管,所述过冷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过冷管内部流通有低温冷媒;连通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连通管的端部贯穿所述壳体后与所述液态冷媒连通,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喷射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冷效率高的闪发装置及换热器,将液态冷媒通过连通管引入至壳体内部并喷射进行闪发,然后利用过冷管引入低温冷媒进行过冷,有效的增加过冷度,并且设置挡板能够增加连通管内的气液分离效果,同时增加冷媒的凝露滴落过程,设置波纹结构,增大气液混合冷媒撞击挡板的表面积,放大过滤效果,最大限度的提高过冷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布液器
    8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365505U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20624867.3

    申请日:2017-05-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布液器,包括气液分离器、第一布液层和第二布液层,所述气液分离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布液层上,且出口与所述第一布液层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布液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布液层的下方,且入口与所述第一布液层的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布液器,通过设置第一均液层实现布液器周向的布液均匀,通过设置二级布液层,实现整个布液器的布液均匀,通过设置气液分离器,实现在进液处实现气液两相的分离,保证全液相均匀降膜。

    牺牲阳极装置和水室结构
    8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219669U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621182428.3

    申请日:2016-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牺牲阳极装置和水室结构。该牺牲阳极装置包括牺牲阳极(1)、螺塞(2)和测压装置(3),螺塞(2)固定连接在牺牲阳极(1)上,测压装置(3)固定连接在螺塞(2)上,牺牲阳极(1)、螺塞(2)和测压装置(3)围成测压腔(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牺牲阳极装置,可有效防止牺牲阳极频繁拆卸带来的泄漏问题,同时可以防止牺牲阳极腐蚀完后由于未及时检测导致水室腐蚀加剧的问题。

    立式油分离器内筒、立式油分离器及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5425553U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520703821.1

    申请日:2015-09-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油分离器内筒、立式油分离器及布置结构,属于油分离器领域,为解决现有装置中流体的整体流速不受控的缺陷而设计。本实用新型立式油分离器内筒包括中空筒状的筒壁,筒壁从顶部至底部直径至少部分地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立式油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上述的内筒。本实用新型立式油分离器内筒的筒壁从顶部至底部直径逐渐增大,筒壁的这种倾斜结构保证油滴下落得更加顺畅、快速,应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立式油分离器倾斜的筒壁令内筒外壁和壳体内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化,继而导致流体流动截面积的变化,控制流体的整体流动速度,在保证压损不增加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油分离器的效率。

    一种压缩机及其立式油分离器

    公开(公告)号:CN205136025U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20917310.X

    申请日:2015-1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油分离器,具有以下优点:1、降低油分压降,提高机组能效;此新型立式油分离器效率高达99.6%~99.9%,压降仅为10KPa左右,保证分离效率的同时,压降比常规结构的减少60%~80%,大大提高机组能效;2、简化油分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主要由上封头、筒体、下封头、内筒、滤网、挡油板、进气管、出气管、回油管等组成;内部件装配简单,总生产耗时比常规结构减少50%左右;3、回油可靠易维修;采用立式结构,分离下来的油位于油分底部,且由于下封头的特殊结构,分离下来的油会相对集中到下封头凹槽内,提高回油可靠性,确保机组安全运行。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立式油分离器的压缩机。

    一种冷凝器及调温设备
    8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026999U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20782723.1

    申请日:2015-10-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器以及调温设备,其中冷凝器包括:横置的冷凝器主管,冷凝器主管的顶部开设有与自身的内腔连通的高压气体入口,底部开设有与自身的内腔连通的高压液体出口,且高压液体出口至少沿冷凝器主管的轴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与冷凝器主管的两端密封连接的端盖;布置在冷凝器主管的内腔中,且靠近顶部的水冷管;布置在冷凝器主管的内腔中,且靠近底部设置的换热管,换热管的入口用于与蒸发器的出口相连,出口用于与压缩机的进气口相连。该冷凝器达到了一器两用的目的,整个机组结构紧凑,尺寸不会增大,并且生产成本也能够有效降低;由于后期需要维护的器件减少,因而也给售后维修带来了便利。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冷凝器的调温设备。

    制冷剂均布装置和降膜式蒸发器及冷水机组

    公开(公告)号:CN205014705U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20690316.8

    申请日:2015-09-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剂均布装置和降膜式蒸发器及冷水机组,其中制冷剂均布装置包括盖板、第一均液板和第二均液板,盖板、第一均液板、第二均液板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盖板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口,盖板为折边结构,盖板的周侧设置折边,第一均液板的周侧和第二均液板的周侧也设置有折边,第一均液板的折边置于盖板的折边内,第二均液板的折边置于盖板的折边外,盖板与第一均液板之间形成第一腔体,第一均液板与第二均液板之间形成第二腔体。还涉及一种降膜式蒸发器及冷水机组。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剂均布装置和降膜式蒸发器及冷水机组,制冷剂均布装置采用两腔结构,零件数量少,结构更简单,装配更方便,加工精度要求低,成本更低廉,适合在冷水机组上批量使用。

    挡液板结构以及空调设备的蒸发器

    公开(公告)号:CN204438616U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20039882.2

    申请日:2015-0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挡液板结构以及空调设备的蒸发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除液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该挡液板结构包括挡液板结构,用于阻挡空调装置的冷媒气体中的液滴,其特征在于,挡液板结构包括具有液滴阻挡区和液滴下落部的挡液板本体部,液滴阻挡区被构造成能够使得其上凝结的液滴汇集到液滴下落部,液滴下落部低于液滴下落部周围的区域。该空调设备的蒸发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气液分离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液板,挡液板本体部位于气液分离器的上方,且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提高挡液板结构的除液效率,进而改善压缩机的性能。

    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9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916005U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22948142.3

    申请日:2022-11-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器及空调机组。换热器包括:壳体;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成进气换热区和储液换热区;所述进气换热区和所述储液换热区内均设置有换热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利用第一隔板对进气换热区的换热管与储液换热区的换热管进行分隔,并能够对壳体内的气流进行导流,使得气流不会直接流动至储液换热区的换热管处,从而避免储液换热区的换热管处产生非相变换热,也即在储液换热区的换热管处能够进行相变换热,从而有效的提高换热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