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槽位置为圆弧分布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

    公开(公告)号:CN101761512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110230.5

    申请日:2010-0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4213 F04D29/685

    Abstract: 开槽位置为圆弧分布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涉及一种离心式压气机处理机匣,属于叶轮机械技术领域。通过在压气机涡壳壁面上设置抽吸环槽、回流环槽和导流环槽,形成自循环通道,并使抽吸环槽的前端面距主流叶片的前缘的距离Sr在圆周方向上为圆弧分布,以优化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对离心压气机的扩稳效果。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的开槽位置为圆弧分布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相比于圆周方向上开槽位置一致轴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可以较大地提高离心式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同时维持效率基本不变。

    串列叶型混流或径流涡轮
    8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15126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198275.2

    申请日:2010-06-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4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叶片式流体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串列叶型混流或径流涡轮。该串列叶型混流或径流涡轮由轮毂、前排叶片和后排叶片组成,串列叶型前、后排叶片数之比Z1∶Z2为1∶1或1∶2,前、后排叶片长度的比值变化范围为0.1~0.5,后排叶片前缘与前排叶片尾缘的相对周向角度的变化范围为0~2π/Z1,前排叶片尾缘到后排叶片前缘距离的变化范围为整个叶片弦长-0.3~0.3。通过前后排叶片间的间隙形成的气流吹除作用,抑制叶片前缘附近的流动分离,减弱二次流动,扩大高效运行范围,改善涡轮在非设计工况及脉冲进气条件下的总体性能。

    开槽宽度为圆弧分布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

    公开(公告)号:CN101761513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1010110273.3

    申请日:2010-0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4213 F04D29/685

    Abstract: 开槽宽度为圆弧分布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涉及一种离心式压气机处理机匣,属于叶轮机械技术领域。通过在压气机涡壳壁面上设置抽吸环槽、回流环槽和导流环槽,形成自循环通道,并使抽吸环槽的宽度br在圆周方向上为圆弧分布,以优化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对离心压气机的扩稳效果。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的开槽宽度为圆弧分布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相比于开槽宽度在圆周方向上一致的轴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可以较大地提高离心式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同时维持效率基本不变。

    开槽位置为抛物线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

    公开(公告)号:CN101737358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1010110248.5

    申请日:2010-0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4213 F04D29/685

    Abstract: 开槽位置为抛物线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涉及一种离心式压气机处理机匣,属于叶轮机械技术领域。通过在压气机涡壳壁面上设置抽吸环槽、回流环槽和导流环槽,形成自循环通道,并使抽吸环槽的前端面距压气机叶轮主流叶片前缘的距离Sr在圆周方向上为抛物线分布,以优化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对离心压气机的扩稳效果。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的开槽位置为抛物线分布的离心压气机非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相比于圆周方向上开槽位置一致的轴对称自循环处理机匣可以较大地提高离心式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同时维持效率基本不变。

    离心压气机可控型面无叶扩压器

    公开(公告)号:CN1995762A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610169820.9

    申请日:2006-12-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离心压气机可控型面无叶扩压器属于叶轮机械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含有压气机转轴、叶轮轮盘、叶片、外壁面扩压器轮盖、扩压器轮盘及叶轮挡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壁面扩压器轮盖的内侧壁上,还装有一个挠性环状圆盘,所述挠性环状圆盘的内圆周与所述外壁面扩压器轮盖的内侧壁固定,在所述挠性环状圆盘的圆周面上固定有至少两组径向分布的圆弧环片组,每一组圆弧环片组含有沿周向分布的至少3个圆弧环片,每一个圆弧环片连接一个可控型推力机构。本发明能够在不同流量工况下,收缩或扩张的流道,且型面逼近最优型面形状,避免扩压器内部流动分离,提高了扩压器效率,扩展了压气机工况范围,提高了失速裕度。

    一种交叉纹路微细结构面及其在汽车上的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0216C

    公开(公告)日:2005-05-04

    申请号:CN02129311.2

    申请日:2002-08-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张扬军 涂尚荣

    Abstract: 一种交叉纹路微细结构面及在汽车上的使用方法,涉及一种可以控制流动分离减少汽车空气阻力的微细结构面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微细结构面是由横向槽纹和纵向槽纹构成的交叉纹路。本发明无需对汽车外形结构进行大修改,通过在汽车外部流体分离点之前设置微细结构面,可以影响气流粘性底层,有效控制外部流体分离流动,达到延缓分离,减少尾部分离区,改变汽车尾部流场结构,从而起到减阻效果。试验表明,可以使分离区减少约1/2,总空气阻力可减少15~30%。

    一种低散热闭式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6057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011154638.2

    申请日:2020-10-26

    Inventor: 马同玲 张扬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散热闭式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系统,该系统由加热器、涡轮、压气机、主发电机、回热器、对称膨胀涡轮、减速器、辅助发动机、连接管路和工质组成。工质通过在由加热器及其连接管路、涡轮及其连接管路、回热器热侧及其连接管路、对称膨胀涡轮及其连接管路、冷却器及其连接管路、压气机及其连接管路、回热器冷却侧及其连接管路和加热器及其连接管路组成的闭式系统中有序循环流动,实现热能向机械能的转换,并通过主发电机和辅助发电机实现机械能向电能的转换。该系统具有能量利用率高、系统向周围环境散热少等优势,可以更好应用于空间环境下的热电转换。

    一种具有主动安全功能的闭式循环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60572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011154639.7

    申请日:2020-10-26

    Inventor: 马同玲 张扬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主动安全功能的闭式循环发电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加热器、涡轮、压气机、电机、回热器、冷却器、储备涡轮、变速器、储能飞轮、旁通阀、连接管路和循环工质。当闭式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系统正常工作时,旁通阀处于关闭状态。当闭式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发生故障时,旁通阀处于开启状态,储备涡轮、变速器和储能飞轮处于工作状态,储备涡轮将加热器出口高温工质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并通过变速器传递给储能飞轮。该系统在发生故障时不仅可以将管路内聚积的高温循环工质的热能及时转变为机械能存储起来,而且可以为闭式布雷顿循环热电转换系统提供稳定力矩,有助于保证系统姿态的稳定性,实现对系统的主动安全防护。

    电机与离心压缩机集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556016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110825485.8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机与离心压缩机集成装置,其包括蜗壳、叶轮、定子组件、转子盘、永磁体和止推轴承。定子组件能够产生沿着叶轮的轴向的主磁场。转子盘与叶轮同轴并且与叶轮相对固定,永磁体嵌入固定于转子盘中并且与定子组件在轴向上相对。定子组件与永磁体组成轴向磁场电机。在转子盘与定子组件之间设置止推轴承轴瓦,转子盘作为止推轴承推力盘使用。这样,由于轴向磁场电机的永磁体嵌入固定在止推轴承的推力盘(转子盘)中,不额外占用轴向空间,可显著减小电机与离心压缩机集成装置的轴向长度,提高该集成装置结构紧凑性和转子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