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硒化钯的制备方法
    8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7467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03529.4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硒化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基底表面进行钯金属镀膜,得到基底/钯薄膜;(2)在基底/钯薄膜的表面旋涂含硒分散液,干燥后在保护气氛中,利用等离子体辅助热退火制备得到二硒化钯薄膜。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步骤(2)得到的二硒化钯薄膜转移至目标基底的步骤。本发明利用钯薄膜蒸镀‑硒分子涂覆‑加热反应制备二硒化钯薄膜的方法,不但钯金属膜与硒分子膜固相反应制备方法简单直接、生长速率快,而且利用了钯薄膜前驱体的完整涂覆特点,可以得到完整的二硒化钯薄膜,可获取晶圆级二硒化钯的规模化生产。

    一种绿原酸-钙纳米缓释剂及在促进干细胞成骨分化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05838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65621.3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原酸‑钙纳米缓释剂及在促进干细胞成骨分化中的应用。该缓释剂的粒径为200‑300nm;在弱酸性环境中,可释放绿原酸分子和钙离子。将钙盐溶于双蒸水中得到钙盐溶液;将绿原酸溶于乙醇中得到绿原酸溶液;将绿原酸溶液滴加到钙盐溶液中得到混合液,调整混合液的pH值至9.0,加热并搅拌至产物不再析出,收集析出产物后依次进行洗涤、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绿原酸‑钙纳米缓释剂。本发明的绿原酸‑钙纳米缓释剂可经胞吞进入细胞溶酶体后释放绿原酸和钙离子,可实现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干细胞定向分化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法,对开发基于干细胞疗法的骨缺损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一种多孔碳化钼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0411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67323.9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碳化钼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多孔碳化钼的制备方法为:将钼源和镁源分别用水溶解,然后混合均匀,冷冻干燥后得到冻干物;再将冻干物置于充满载气的环境中,升温后保温状态下进行反应,反应后冷却至室温,酸洗后得到多孔碳化钼。本发明通过将钼盐还原、镁元素高温固定氧化钼,防止氧化钼高温升华,甲烷高温碳化,碳化后移除镁元素进而造孔,提出一种操作简单方便,控制精度低,重复性好,效率高,能制备出高体积量的多孔碳化钼的方法。

    一种基于激光直写钼片制备碳化钼纳米微阵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659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398615.4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直写钼片制备碳化钼纳米微阵列的方法,将构建微纳米阵列结构与合成碳化钼材料相结合,通过激光直写一步法制备具有三维微纳米阵列结构的碳化钼材料。本发明基于激光与钼片的烧蚀作用,制备出三维的微纳米阵列结构,同时与碳源发生反应合成碳化钼,一步法制备碳化钼纳米微阵列材料,避免了传统的微纳米阵列制备中的复杂操作步骤和光刻胶等有毒试剂的使用,降低了制备工艺的复杂性同时增加了实验安全性。本方法可以任意设计碳化钼纳米微阵列的外部形貌和阵列排布,所得碳化钼纳米微阵列形状可控,尺寸精度高,用于电催化产氢反应,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均具有优良的电催化产氢活性和稳定性。

    一种复合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1810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1911341517.6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电催化剂表面粗糙,具有三相硫化镍外层@石墨烯夹层@三相硫化镍内层三明治框架结构;所述三相硫化镍外层和三相硫化镍内层的组成独立为NiS‑NiS2‑Ni3S4。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电催化剂可以提供不同类型和丰富的活性位点,可以调控界面电子传输,促进电催化析氢多步反应的连续和快速发生;三明治框架结构中间层石墨烯的存在不仅可以增强电子传输速率,而且可以提高复合结构的机械完整性,从而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

    一种电化学口罩
    8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0971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183610.5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口罩,包括中间过滤层和位于中间过滤层外侧的外表层,还包括位于中间过滤层内侧的电化学膜电极层,所述电化学膜电极层包括吸湿内表层,以及设置在吸湿内表层外侧面的阴极析氢层和设置在吸湿内表层内侧面的阳极析氧层,所述阴极析氢层和阳极析氧层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设置在口罩上的电源。本发明通过口罩吸湿内表层吸收呼吸蒸汽中的水分,连通阴极析氢层和阳极析氧层之间的离子通路,将呼吸蒸汽中的水电解为氧气和氢气,解决了口罩佩戴过程中呼吸蒸汽引起口罩失效的问题;同时,氧气回供人体,为口罩佩戴者增氧;本发明不改变常规口罩制备工艺,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廉,是特种功能口罩。

    一种3D多功能柔性材料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21099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115768.9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多功能柔性材料及其应用,所述柔性材料包括基底层、基底层外包裹的界面锚定层和与界面锚定层上生长的传导吸附层;所述柔性材料可用于制备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柔性热阻加热器和可穿戴自加热柔性储能器件。所述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的正极和负极均由3D多功能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柔性热阻加热器由3D多功能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可穿戴自加热柔性储能器件包括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导线和柔性热阻加热器。本发明的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出色的循环稳定性;柔性热阻加热器只需要很小的电压就具有很高的饱和温度;可穿戴自加热柔性储能器件可在很低电压下具有很好的饱和温度,可以用于保暖,热疗等。

    一种基于激光直写钼片制备碳化钼纳米微阵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659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398615.4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直写钼片制备碳化钼纳米微阵列的方法,将构建微纳米阵列结构与合成碳化钼材料相结合,通过激光直写一步法制备具有三维微纳米阵列结构的碳化钼材料。本发明基于激光与钼片的烧蚀作用,制备出三维的微纳米阵列结构,同时与碳源发生反应合成碳化钼,一步法制备碳化钼纳米微阵列材料,避免了传统的微纳米阵列制备中的复杂操作步骤和光刻胶等有毒试剂的使用,降低了制备工艺的复杂性同时增加了实验安全性。本方法可以任意设计碳化钼纳米微阵列的外部形貌和阵列排布,所得碳化钼纳米微阵列形状可控,尺寸精度高,用于电催化产氢反应,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均具有优良的电催化产氢活性和稳定性。

    一种双功能的孔道合金电极及其激光选区轰击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659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384951.3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功能的孔道合金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极以具有孔道结构的合金金属片为导电基底,孔道上宽下窄呈锥形,合金电催化剂颗粒原位负载在孔道内壁,此电极同时具有气体扩散能力和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活性;这种双功能的多孔合金电极采用激光轰击选区合成方法,将两种金属片上下叠放在一起后,通过激光器配备的显微镜使激光焦点汇聚于上层金属片,并使用激光对选定的点区域进行一段时间的轰击,上层金属颗粒刻蚀下层金属片形成孔道结构,同时在孔道中原位负载合金纳米颗粒,一步制得一种双功能的孔道合金电极。本发明所采用的合成方法属于常温、常压、固相、开放体系的制备方法,操作方便、易于控制、且环境友好未使用有毒反应原料。

    一种温差产氧水杯及其应用
    9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02446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42918.5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差产氧水杯及其应用,其中温差产氧水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有温差发电片、与温差发电片连接的阳极析氧电极和阴极析氢电极、处于两个电极中间的多孔隔膜。本发明通过热水冷却过程中杯内和环境的温度差,实现温差发电,电能将杯中的水分解为氧气和氢气,其中氧气汇入杯中,通过纯氧或者富氧水的形式回供人体,消除疲劳、改善缺氧用于家用产氧、富氧杯、急救或户外用氧;氢气通过出气口释放或者收集用于氢气治疗。本发明的温差产氧水杯具有节能、简单、安全、有效、便携、供氧及时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