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9466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745521.4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D21H19/18 , D21H21/16 , D21H25/06 , D21H19/02 , D21H23/70 , D21H27/00 , C25D5/54 , C25D9/00 , C01G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钇掺杂氧化锌‑铜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纸的制备方法,首先在纸芯片表面生长一层金纳米粒子,获得纸基金导电基底;然后利用旋涂法和水热生长法在纸基金导电基底上生长钇掺杂氧化锌,获得金‑钇掺杂氧化锌复合纸;最后利用过氧化氢辅助阴极电沉积法在钇掺杂氧化锌表面包覆铜基金属有机框架,获得金‑钇掺杂氧化锌‑铜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纸。钇掺杂后的氧化锌的禁带宽度显著变窄,不仅有效扩宽光响应范围,而且增强了光电性能,由于铜基金属有机框架与其匹配的带隙结构可以有效加速电荷载流子的分离和传输,进一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该复合纸原材料丰富,易于大批量生产,在光催化和光电传感领域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023771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301149.3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花状硫铟铜‑硫铟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材料制备领域。本方法制备步骤主要包括:前驱体溶液的制备‑前驱体浑浊液为模板形成花状硫铟铜‑硫铟钴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特点是形成一种花状硫铟铜‑硫铟钴复合物,其具有制备成本低、步骤简单、绿色无毒、比表面积大、吸收光性能强等优点,在光催化、电催化和传感器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09466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45521.4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D21H19/18 , D21H21/16 , D21H25/06 , D21H19/02 , D21H23/70 , D21H27/00 , C25D5/54 , C25D9/00 , C01G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钇掺杂氧化锌‑铜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纸的制备方法,首先在纸芯片表面生长一层金纳米粒子,获得纸基金导电基底;然后利用旋涂法和水热生长法在纸基金导电基底上生长钇掺杂氧化锌,获得金‑钇掺杂氧化锌复合纸;最后利用过氧化氢辅助阴极电沉积法在钇掺杂氧化锌表面包覆铜基金属有机框架,获得金‑钇掺杂氧化锌‑铜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纸。钇掺杂后的氧化锌的禁带宽度显著变窄,不仅有效扩宽光响应范围,而且增强了光电性能,由于铜基金属有机框架与其匹配的带隙结构可以有效加速电荷载流子的分离和传输,进一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该复合纸原材料丰富,易于大批量生产,在光催化和光电传感领域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13659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384951.3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25B11/032 , C25B11/051 , C25B1/23 , C25B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功能的孔道合金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极以具有孔道结构的合金金属片为导电基底,孔道上宽下窄呈锥形,合金电催化剂颗粒原位负载在孔道内壁,此电极同时具有气体扩散能力和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活性;这种双功能的多孔合金电极采用激光轰击选区合成方法,将两种金属片上下叠放在一起后,通过激光器配备的显微镜使激光焦点汇聚于上层金属片,并使用激光对选定的点区域进行一段时间的轰击,上层金属颗粒刻蚀下层金属片形成孔道结构,同时在孔道中原位负载合金纳米颗粒,一步制得一种双功能的孔道合金电极。本发明所采用的合成方法属于常温、常压、固相、开放体系的制备方法,操作方便、易于控制、且环境友好未使用有毒反应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76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96114.5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7/416 , G01N21/17 , C12Q1/6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纸芯片光热效应‑光电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所述的三维纸芯片设备在microRNA‑141检测中的应用。通过蜡打印技术在纸芯片上制备信号采集区、加样区和储水区,并印制三电极,进而对信号采集区功能化,经过层层修饰,在信号采集区加入含有无水硫酸钠电解溶液,连接电化学工作站和808 nm近红外光驱动设备,实现对microRNA‑141高灵敏、高准确性、便携式的双信号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02377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01149.3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花状硫铟铜‑硫铟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材料制备领域。本方法制备步骤主要包括:前驱体溶液的制备‑前驱体浑浊液为模板形成花状硫铟铜‑硫铟钴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特点是形成一种花状硫铟铜‑硫铟钴复合物,其具有制备成本低、步骤简单、绿色无毒、比表面积大、吸收光性能强等优点,在光催化、电催化和传感器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42769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06542.4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H2‑UiO‑66/Au/In2O3光催化材料,具体涉及光催化技术领域,其中光催化材料是以In2O3为基底,还原态Au纳米颗粒和NH2‑UiO‑66修饰在In2O3表面,其中还原态Au纳米颗粒的负载量为In2O3纳米棒质量的0.1%‑10%。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在CO2捕获、CO2催化转化中的应用。本发明在In2O3基底上修饰一定量的Au纳米颗粒,产生肖特基结,以提高电荷分离效率,同时将紫外区域吸收范围拓宽至可见区域,提高光吸收能力;然后在Au纳米颗粒修饰的In2O3表面修饰NH2‑UiO‑66,提高CO2捕集能力并形成异质结,提高电荷分离效率。得到的NH2‑UiO‑66/Au/In2O3光催化材料不仅能降低光生载流子复合效率,还可以拓宽光吸收范围、增强CO2的捕捉效果和光催化还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8127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63630.0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27/24 , B01J37/34 , B01J37/08 ,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8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中空结构的N,O共掺杂碳包裹四氧化三钴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Co3O4@N,O‑C材料是将ZIF‑67中所含的碳转化同时进行氮、氧掺杂,对ZIF‑67中所含的Co进行转化得到的N,O共掺杂碳包裹四氧化三钴;Co3O4@N,O‑C具有中空结构,其包覆层为多孔结构。将ZIF‑67前驱体置于连续流动的Ar和O2氛围中,激光聚焦照射ZIF‑67即可得到。本发明通过激光的一步作用制备出Co3O4@N,O‑C,该材料采用传统的高温煅烧难以得到;具有能够分离催化剂表面上污染物的吸附位点和过硫酸盐的活化位点—两个类型的多种活化位点,大大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3659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384951.3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25B11/032 , C25B11/051 , C25B1/23 , C25B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功能的孔道合金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极以具有孔道结构的合金金属片为导电基底,孔道上宽下窄呈锥形,合金电催化剂颗粒原位负载在孔道内壁,此电极同时具有气体扩散能力和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活性;这种双功能的多孔合金电极采用激光轰击选区合成方法,将两种金属片上下叠放在一起后,通过激光器配备的显微镜使激光焦点汇聚于上层金属片,并使用激光对选定的点区域进行一段时间的轰击,上层金属颗粒刻蚀下层金属片形成孔道结构,同时在孔道中原位负载合金纳米颗粒,一步制得一种双功能的孔道合金电极。本发明所采用的合成方法属于常温、常压、固相、开放体系的制备方法,操作方便、易于控制、且环境友好未使用有毒反应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709013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105108.X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灰尘检测装置、灰尘检测系统及方法,通过在灰尘检测装置中设置分光装置,提取光电池敏感的光束作为光电池进行光电反应的光源,提高了灰尘检测的灵敏度,通过对光电池的发电电信号的检测,发电电信号的数值直接反应灰尘的累积量,将灰尘的多少进行了量化,可以根据采集的数据及时对光伏板进行清洁,避免了由于清洁不及时造成发电效率下降,同时避免了经常清洁带来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对于降低光伏发电系统运行成本,提高其发电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