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波长变化的金属腐蚀状态评估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6756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1001843.5

    申请日:2020-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波长变化的金属腐蚀状态评估测试装置及方法,待测金属样品置于载物台上,可见光发射器发射的可见光束经反射镜反射进入衍射光栅,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从衍射光栅表面以不同出射角度射出,再经过聚焦透镜汇聚到待测金属的表面,由金属表面反射的光束通过准直透镜转变为同向、平行的光束,并由发射光接收器捕捉采集,经信号放大、滤波处理、A/D转换后传输给PC机,PC机用于将采集的波长信息及带隙宽与预置腐蚀状态数据库进行匹配,确定待测金属的腐蚀状态。本发明实用性强,可实现对含硫环境下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的金属腐蚀状态的评估测定,便捷、高效、准确性高。

    一种无机块体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7916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986092.5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块体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照明和显示用的光源技术领域。该材料包括无机基质、分散在内部的荧光粉以及底部的基板。其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将无机硅胶溶液和固化剂溶液进行混料;将荧光粉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搅拌;再将混合溶液滴在基板中心,放在旋转台上进行旋转;然后采用热风机进行加热,实现块体发光材料的初步定型;再放入马弗炉进行加热,并进行保温,最终得到无机块体发光材料。本发明创新性的采用预成型和烧制的二次工艺,制备出了无机硅胶封装的块体发光材料,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发光稳定性更好,制备流程简单,适合产业化。

    一种基于折射率高度匹配增益介质的氙灯泵浦固体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11314095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110355952.5

    申请日:2021-04-01

    Abstract: 一种基于折射率高度匹配增益介质的氙灯泵浦固体激光器,包括氙灯泵浦系统和谐振腔,谐振腔包括输入镜、输出镜及端面泵浦增益介质,增益介质是采用凝胶注模方法制备的梯度掺杂的透明陶瓷棒,其中核芯为Cr,Nd离子共掺的YAG陶瓷,外层为Lu、Gd、Te中任一种稀土离子单掺的YAG陶瓷,以N+1方式逐一错开;激光汇聚器件对氙灯泵浦激光器输出的泵浦光进行汇聚后入射至输入镜,透过的泵浦光从端面入射至增益介质,增益介质通过受激辐射产生激光,所产生的激光在谐振腔内振荡,最后从输出镜输出。本发明采用梯度掺杂的透明陶瓷,通过不同浓度稀土离子的掺杂及匹配,在实现理论透过率的同时,解决因折射率不同产生的热效应问题,有效改善光束质量,实现模式调控。

    一种激光照明用双层复合结构荧光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3520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10577424.3

    申请日:2023-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照明用双层复合结构荧光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荧光陶瓷材料为Y3Al5O12:0.2at.%Ce3+黄色陶瓷和Mg2Al4Si5O18:xEu2+红色陶瓷的双层复合结构,其中x表示质量百分比,并且0.005≤x≤0.020,采用玻璃晶化法进行复合和制备。相较于目前商用Y3Al5O12:Ce3+荧光材料,本发明所得的双层复合荧光陶瓷结构材料,在450nm蓝色激光芯片激发下,当激光激励功率密度为2.5W/mm2时,光通量为450~550lm,最大发光效率为150~200lm/W,色温为5200~5800K,显色指数为84~88,在230℃其发光强度仍保持室温下的79~88%,且优于绝大部分的玻璃陶瓷复合荧光材料,适合于未来大功率和高亮度激光照明,且工艺简单,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超长余辉的红色荧光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4057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620508.0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长余辉的红色荧光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红色荧光粉的化学式为:Ba1‑y‑z(Al1‑xGax)2O4:yCu2+,zDy3+,其中,x为Ga3+取代Al3+位的摩尔百分比,0.4≤x≤0.6;y为Cu2+的掺杂摩尔百分比,0.02≤y≤0.1;z为Dy3+的掺杂摩尔百分比,0.02≤z≤0.2;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本发明提供的荧光粉在359nm处有一个宽的激发带,在627nm处有一个宽的发射带,余辉时间可达36h以上,远远超过文献报道的目前广泛使用的红色发光LPL材料,且工艺步骤少,可广泛用于发光材料的工业化制备。

    一种通过纳米金属成核剂制备大尺寸、纳米晶透明陶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7793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0264663.3

    申请日:2023-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纳米金属成核剂制备大尺寸、纳米晶透明陶瓷的方法,该透明陶瓷化学式为:A1.1Al2.2Si1.8O8,其中A为Sr、Ca和Ba中的一种,采用玻璃全析晶法制备,制备中加入纳米金属成核剂,纳米金属成核剂为钨、钼、钽、铌金属中的一种,按照摩尔百分比其添加量为0.005‑0.01,尺寸为40~80nm。本发明通过在铝硅酸盐组分中加入纳米金属成核剂,再结合改进的电磁感应退火平台,一方面实现了大尺寸玻璃前驱体的原位均匀加热,实现受控晶化;另一方面,成核剂可使析晶方式从表面析晶变为体析晶的模式,降低晶化温度和析晶势垒,从而得到大尺寸、纳米晶的硅酸盐陶瓷,工艺简单,绿色环保,可工业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