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9384693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303492.6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IPC: C07C269/06 , C07C27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用除草剂领域,针对收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S)-1-乙氧基羰基-3-溴丙基氨基甲酸甲酯的制备方法,该技术方案如下:在有机溶剂中,利用醇与溴化剂共同作用,(S)-2-氧杂四氢呋喃基-3-氨基甲酸甲酯开环,酯化,得到(R)-1-乙氧基羰基-3-溴丙基氨基甲酸甲酯;利用醇与溴化剂共同作用,使得2-氧代四氢呋喃基在中性条件下,形成稳定的(S)-1-乙氧基羰基-3-溴丙基氨基甲酸甲酯,该合成路线中2-氧代四氢呋喃基的活性较高,使得转化率提高,最终产物的收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369534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302661.4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IPC: C07D23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针对终产物含量较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1-(4-氯苯基)-3-吡唑醇的制备方法,该技术方案如下:在30-60℃,以硫酸铁为氧化剂,在非水溶解性溶剂及硫酸铁水溶液组成的两相反应体系中,将1-(4-氯苯基)吡唑烷-3-酮氧化位1-(4-氯苯基)-3-吡唑醇,将物料过滤后,滤饼烘干为产品,所得滤液分层,水相通过双氧水氧化后将硫酸铁重生后再套用。采用廉价的硫酸铁做为氧化剂,降低成本,同时使得氧化反应较为温和,反应过程中不易产生过度还原物,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品质,使得吡唑醇含量可以达到97%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119837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10893969.0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申请号为202110912586.9的分案申请,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混配制剂及其应用,涉及农药领域,包括如下重量分数的原料:氟啶虫酰胺1‑50%、螺虫乙酯1‑50%、稳定剂和剂型辅料;所述制剂为水悬浮剂;所述稳定剂包括酸和羧酸类分散剂,酸占制剂总质量的0.1%‑20%,羧酸类分散剂占制剂总重量的0.1%‑20%。本发明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混配水悬浮剂,通过引入稳定剂(酸和羧酸类分散剂配合),可有效抑制悬浮液贮存后螺虫乙酯含量的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5119837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93969.0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申请号为202110912586.9的分案申请,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混配制剂及其应用,涉及农药领域,包括如下重量分数的原料:氟啶虫酰胺1‑50%、螺虫乙酯1‑50%、稳定剂和剂型辅料;所述制剂为水悬浮剂;所述稳定剂包括酸和羧酸类分散剂,酸占制剂总质量的0.1%‑20%,羧酸类分散剂占制剂总重量的0.1%‑20%。本发明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混配水悬浮剂,通过引入稳定剂(酸和羧酸类分散剂配合),可有效抑制悬浮液贮存后螺虫乙酯含量的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3508819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0912586.9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混配制剂及其应用,涉及农药领域,包括如下重量分数的原料:氟啶虫酰胺1‑50%、螺虫乙酯1‑50%、稳定剂和剂型辅料;所述制剂为水悬浮剂、可溶液剂或可分散油悬浮剂;本发明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混配水悬浮剂,通过引入稳定剂(酸和羧酸类分散剂配合),可有效抑制悬浮液贮存后螺虫乙酯含量的下降。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混配可溶液剂,通过引入稳定剂,进一步筛选溶剂,可有效抑制螺虫乙酯的含量下降。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混配可分散油悬浮剂,通过筛选稳定剂及介质油类别,筛选对应乳化剂,也可有效抑制螺虫乙酯的含量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0948557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303491.1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IPC: C07C201/12 , C07C205/06 , C07C249/02 , C07C25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针对对设备腐蚀严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含取代基的溴化苄的制备方法,该技术方案如下:在55-70℃,两相条件下,以溴化盐为溴源,以氯气为氧化剂,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助剂和催化剂存在下,将含取代基的甲苯溴化为取代溴苄,将物料降温至20-40℃下静置分层后中和,二次分层后得到取代溴苄溶液。以不挥发,刺激性极低的溴化盐为溴源,通过氯气氧化使得溴重生,提高了溴元素的利用率,反应可快速发生,不存在累计现象,减少对设备腐蚀的情况,降低了工业生产的风险,使得生产过程较为安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