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76535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210178038.9
申请日:2012-06-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镁锂合金表面电镀铜溶液及镁锂合金表面电镀铜处理方法。(1)对镁锂合金表面进行前处理;(2)在室温和超声条件下进行活化;(3)在40~60℃温度下进行浸锌;(4)在镀铜溶液中进行电镀铜;所述电镀铜溶液的组成为:焦磷酸铜50~70g/L、焦磷酸钾300g/L、磷酸氢二钾40g/L、酒石酸钾钠40g/L、柠檬酸0.1g/L、植酸0.1g/L、香兰素0.02g/L和余量的水;电镀铜的条件为:pH为8~9、温度为30~50℃、电压为2~4V、电流为0.02~0.04A、时间为20~40min。本发明的镀层具有以往镁锂合金表面处理方法所未能达到的性能,同时镀层形成迅速,提高了镀层形成的速度,提高了表面处理的效率,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498793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510001253.5
申请日:2015-01-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3/00 , B21B1/38 , B21B2001/386 , C22F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高强韧性镁锂合金及累积叠轧焊工艺制备高强韧性镁锂合金的方法。a)将熔炼好的镁锂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b)进行热变形加工,得到镁锂合金板材;c)进行去应力退火;d)将待累积叠轧板材裁剪成尺寸相等的两块,并进行表面处理;e)将两块Mg-Li合金板进行固定;f)进行轧制;g)按照步骤d)~f)重复叠轧4~6次;h)进行退火处理。得到质量百分含量为:Li 7.5%~9.5%、Al 2.5%~3.5%、Zn 0.5%~1.5%,不可避免的Fe、Cu、Ni、Mn、Si杂质总量小于0.03%,余量为Mg的合金。本发明通过特定的合金化元素及其配比强化镁锂合金,在适当的温度下多道次累积叠轧细化镁锂合金晶粒,使得合金在维持良好塑性的同时具备较高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628132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210104292.4
申请日:2012-04-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镁锂合金低温超塑性材料及其制备工艺。由以下组分按质量百分比组成:Li7-9%,Zn1-2%,Y0-1%,余量为Mg及杂质元素。本发明所涉及的低温超塑性镁锂合金材料由α相和β相组成,两相所占的体积分数分别为40-60%和60-40%。合金晶粒尺寸细小(<10μm)均匀,且具有非平衡态晶界。这种合金在高温变形过程中,由于晶粒细小,提供了更多的晶界来协调合金的变形,从而提高材料的塑性;同时由于变形初始阶段,结晶处于非平衡状态,在高温变形时这种非平衡状态的晶界将通过滑动向平衡状态转变,晶界的滑动抑制集中颈缩的产生,提高合金的塑性,从而表现出低温超塑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967568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10282553.2
申请日:2010-09-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往复式挤压制备镁锂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把基体合金切割成片状合金,对片状合金进行表面清洗处理,把增强体在酒精中制成悬浊液,把悬浊液涂敷于片状合金表面,把涂有增强体的片状合金呈层叠状放置并置于油压机下进行预成型使之整体初步成为块体材料,经预成型的块体材料在挤压机中进行挤压变形获得片条状复合材料挤压件,把片条状复合材料挤压件重新切割成片状,片状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后呈层叠状放置并进行预成型,然后再进行挤压成型,获得二次挤压后的片条状复合材料挤压件,如此反复,直到获得所需力学性能的复合材料为止。本发明的方法使基体合金与增强体材料良好结合,并使增强体材料在基体合金内均匀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944695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610150910.3
申请日:2006-10-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薄膜冶金技术制备复合材料及金属间化合物的装置,它包括压制模具、加热装置和温控装置,加热装置套于压制模具的外面,温控装置包括置于压制模具的顶座内的测温部件9,压制模具包括模具底座3、模具套筒5和模具顶座6,模具套筒5通过模具底座3置于底座1上,模具顶座6插入模具套筒5内,模具顶座6的下端与试样接触,上端与顶杆8接触。本发明为薄膜冶金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220068166U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21498361.4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立体点阵结构的可更换式电磁屏蔽通风波导窗,属于电磁屏蔽领域。解决传统波导窗电磁屏蔽效果仍然有待提高以及过多灰尘引起的静电效应问题。它包括固定框基座、通风窗基座、三维点阵结构防尘滤网、立体点阵结构波导式通风窗和通风口,固定框基座上可拆卸连接通风窗基座,通风窗基座远离固定框基座一侧端面上可拆卸设置至少一个通风口,通风口内设置立体点阵结构波导式通风窗,三维点阵结构防尘滤网置于通风窗基座与固定框基座之间并与立体点阵结构波导式通风窗连通,电磁波进入通风口后经立体点阵结构波导式通风窗和三维点阵结构防尘滤网作用下衰减。它主要用于设备的电磁屏蔽。
-
公开(公告)号:CN2900550Y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620020904.1
申请日:2006-05-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C22B9/05
Abstract: 一种铝熔体除氢用雾化器,属于铝熔体处理设备。其主要结构包括熔体导液管、喷射气体出口、气体压力稳定腔、气体入口、调整垫和坩埚。其中,气体压力稳定腔由内、外两层套筒和上、下两块环形板围拢而成并带有气体入口和喷射气体出口;坩埚借助底部中心处的熔体导液管穿过调整垫上的中心孔插入内层套筒后,座在气体压力稳定腔上壁的外表面上;在气体压力稳定腔内的内层套筒壁与底面相贯出的圆周上均布8~10个喷射气体出口,直径为φ2~3mm,其轴线之间的夹角θ为60°。导液管(4)的出口超出喷射气体出口(1)2~5mm。本实用新型对铝熔体雾化效果良好,且使雾化后的熔体在处理炉内具有较长的下落时间,进而提高了除氢效果。
-
-
-
-
-
-